增加高考作文分数的三招

时间:2021-04-17 14:25:25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增加高考作文分数的三招

【内容提要】 作文教学任重道远,高考作文分数举足轻重。本文笔者主要从 “扣题准、语言美、感情真”三方面来谈如何增加高考作文卷面分数,希望能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扣题 语言文采 真情实感 好印象

高考在即,作文是语文试卷中重中之重的题型,作文分数的高低对于任何一个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对考生的作文“一见钟情”,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博得较高的分数,笔者试图给广大高考学子们支三招。

第一招:随时扣题,确保不离题。

无论是过去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还是现在正时兴的新材料作文,都是有一定的题意要求,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就是你的作文是否扣题,扣题准是考生写作的底线,高分的基石。考生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常用的点题技巧有三种。

1.小标题+题记扣题,双重保险。

小标题扣题是确保你的文章不跑题的关键之一,一般全文分3—4个小标题,它既是你文章的“眼睛”,又能显现你行文的思路或者结构。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是以“脸”为话题,我们来看一满分作文的题目《脸,生命的诠释》和三个小标题:

小标题一:忧郁之脸,生命的无常

小标题二:淡泊之脸,生命的静谧

小标题三:沧桑之脸,生命的沉重

此文从题目到小标题,很好的扣住了话题“脸”,而且行文的思路非常清晰,从三个角度来描绘“脸”的不同特征:“忧郁”、“淡泊”、“沧桑”,然后从脸的不同特征来反映生命的不同特点:“无常”、“静谧”、“沉重”。这就很好的扣住了文章的中心,也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好评,取得高分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有的学生爱写题记,这个习惯比较好,好的题记既能抓住话题,又能吊起阅卷老师的胃口。我们来看一篇成功的题记,2007年湖北卷是以“母语”为话题,一考生在《母语如河》中篇首写到

“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呢?”

——题记

只有一句话的题记,却能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告诉大家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一定不能丢,该“拾”起来了。那么作者接下去就会从“为什么需尊重和热爱母语”以及“如何去热爱我们美丽的母语”来构思了,这样的开篇想跑题都难。如果考生能恰当的运用小标题+题记扣题,那么就能在“切合题意” 和“思路清晰”这两个发展等级上取得高分。

2.首尾点题。

好的开头,落笔入题,语言优美,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精彩的结尾,既能锁定主旨,又让人感到余韵悠长。在这个基础上再将首尾呼应起来,既能突出主旨,又能使结构严谨。四川高考作文以“做人”为话题,一考生拟题《星月雨雪》,开篇以简明隽永的诗的语言点题:“星,梦的开始;月,情的寄托;雨,心的宁静;雪,无暇的纯洁。星、月、雨、雪,我做人的原则。”全文拟出了四个小标题,从四种事物的不同特征寄托不同的情感,演绎“做人原则”的内涵。结尾又一次点题:“星,梦的开始;月,情的寄托;雨,心的宁静;雪,纯洁无污。星、月、雨、雪,与我常相伴,星、月、雨、雪,我做人的原则。”这篇满分作文优秀之处在于使全文凸现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题贯始终,中心突出。

3.行文点题。

行文过程,要特别注意在一些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重复的语句反复点题,从而达到贯穿全文、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闪亮于视觉表面,给评卷者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震撼。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举手投足之间》的中间几段,就是几个点题句组成:“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品格”,“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品格”。这几个点题句好比把珠子串成一条线,永远不脱落。

第二招:语言美,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我们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自己的语言比较枯燥,显得味同嚼蜡,其原因在于的语言积累比较浅薄,可是考场作文的时间比较短暂,有没有妙招让味同嚼蜡的语言变得“飞扬”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1.表达准确,文从字顺。

语言表达精彩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对绝大多数的同学特别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来说,首先考虑的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来行文,与其出现因你的作文中的生造词语、病句等问题影响评卷老师对你作文印象的情况,与其出现因为追求所谓的语言优美而让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产生感情虚假矫情的情况,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表情达意,做到文从字顺为佳。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学生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这是学生组织语言的基本功,做好了这一点,然后再考虑表达的精彩。

2.善用修辞,语言亮丽。

重视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会使你的作文精彩灿烂。排比、对偶使句式整齐而充满气势,引用、仿词使语言厚重而富有才华,比喻、拟人使事物形象而充满灵性,夸张、反语使文章幽默而显深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2007年满分作文《在“摔跤”中成长》中的优美的语句“假若面对荆棘满布的丛林,我甘愿被刺破光裸的脚心,让灼热的鲜血,教会我谨慎;假若面对巍峨的高山,我甘愿被摔下俊俏的高坡,让破损的灼痛,教会我什么是坚强与执著;假若是一支鸟儿,我也甘愿遭受被猎获的危险,使惊慌的心跳,告诉我警惕的重要;假若是一条潺潺的小溪,我也甘愿在奔向浩淼的大海前,叮叮当当,磕磕绊绊,体会什么是崎岖。”这段文字,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进行综合运用,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妙用诗文,富含意蕴。

有的学生把一些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熟语等等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以致美景迭出,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让阅卷老师频频伸出大拇指。如2004年陕西的一篇佳作《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片段“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文中引用的两句诗,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而这个考生妙就妙在将熟悉的诗歌恰如其分的运用到作文里了。她从落叶联想到杜甫写的“落木”,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

第三招:感情真,深深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情感是作文教学的灵魂,是作文的原动力和催化剂。真情是学生以其清澈心灵观照生活时的自然流露,是学生个性的真实表白。《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有了真情,我们对生活原先不敏感的心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就会在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这样即使不去刻意的安排技巧,作文也会尽显真情的迷人魅力。

中学生都学过朱自清的《背影》,此文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真实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作者的心理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那么中学生如何做到以吾手写吾心抒真情呢?请把握好两个关键点。

1.情需真实真诚。

“真实真诚”就是要求我们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学生们写作时经常抒发的一种情感是母爱,请看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中的片段“还记得你那次生病,恰好我放假回家,父亲给了我一把零钱,让我给您买点您爱吃的菜。我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带着上次考试的悲伤,走得缓缓的,在这喧闹的市场上,我无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只顾伤心地走着……偶尔间,抬头望望菜市,寻找你爱吃的菜。其实我根本没曾想过,你爱吃什么,只是记得您爱吃我爱吃的菜……又是偶尔抬头,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那好熟的稻草绳……这不是母亲一直编着的稻草绳吗?母亲您那单薄的身体倚在门前,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子……”。这位学生将一片真情展示了平常的真实生活,着重运用细节描写,字字含情,句句浸泪,真实的情感给阅卷老师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这种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是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矫揉造作的题材,绝不可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

2.情从细节处显现。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平淡是生命的真谛。平凡、朴实的爱,渗透在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构造了伟大的爱。这种爱蓄积到一定程度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也许只是眼神的某时触碰,也许只是心的某时感应,也许只是一杯酽酽的茶,也许只是一声轻轻的“晚安”……用心去感受那些简单的爱,你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爱,到处都是快乐。感人之文不必满篇惊天地,无须段段泣鬼神。有时候,一个平淡的微笑胜过一场激烈的咆哮。平淡的细节之力量,大概也在于此吧。

当今的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种改革要敢于突破传统的不足,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写作的实用技巧,毕竟分数才是硬道理。只有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和交流,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学生的作文成绩也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2004-2008五年高考满分作文典藏》 焦文林

[2]. 《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 戴启篁译

[3]. 《2008年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你什么》 云如

[4]. 《如何写好发展等级作文》 汤登仲

推荐访问:三招 高考作文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