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

时间:2021-06-29 10:44:06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精选100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120分) 1、“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2、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战国史 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⑦④①③ D.④①②③ 5、《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的出现 B.井田制瓦解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6、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B 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D 7、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

A.动用军队 B.征调百姓 C.招募手工业者 D.有专业的匠户从事工程 8、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9、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D.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

10、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11、中国古代史上,相权被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但宰相的职务在很长时间内又并未取消。这说明 A.皇权尚不足够强大 B.丞相大多是皇帝的亲信

C.丞相受制于皇帝,没有实权 D.皇权与相权虽有矛盾但又相互依赖

12、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B.加强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15、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A.郡 B.县 C.州 D.省 16、《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 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 互为监督 C.程序繁琐 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 相 17、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剥夺分割诸侯王的封地 B.限制诸侯活动,不得参与政事

C.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D.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维护统一18、清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普遍流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B.地主、商人积极投资田地 C.经济作物增长超过粮食作物 D.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19、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这时的中国对正在扩展的工业革命豪无反应,最直接

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制度腐朽 20、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日;“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秦日:“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帝”是指 A.秦始皇 B。汉武帝c.宋太祖 D.明太祖 2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该材料

推荐访问:古代史 选择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