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3:29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中国古代文学论文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课程教师 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赏析 黄健(副教授)

中国古代诗学的语

论文题目

言观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统计学

统计二班 殷婷

2012 年 4 月 4 日

中国古代诗学的语言观

殷婷

摘 要:语言从我们生命和意识的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和伴随着我们,它是我们思想、感情、想像和知觉的精神空气。

关键词:语言观儒家逻辑结构本质特征

随着这个学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欣赏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但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中国古代诗学对诗歌语言的研究,有着优良传统,许多诗论家依据创作实际情况,有过精细的阐述和深刻的见解。特别是对具体诗作的评析,不仅很有说服力,而且有不少卓见,使读者常有豁然开朗之感,由此获得审美的享受。其中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语言所以我选择一个我最喜欢的专题。从小就喜欢语言的我,对语言观特别的感兴趣。

语言从我们生命和意识的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和伴随着我们,它是我们思想、感情、想像和知觉的精神空气。罗素甚至说语言像“呼吸、血液、性别和闪电等其他带有神秘性质的事物一样,从人类能够记录思想开始,人们就一直用迷信的眼光看待它”。和人类其他活动相比,人类的哲学思想、美学智慧或诗性思考须不能脱离语言,语言构成了我们精神生产和文化表意实践的前提和条件。语言和世界本体、真理、意义、心灵、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语言是否与思想直接同一?语言是否是一个自足王国?从语言结构能否推知世界结构?语言意义与经验对

象的关系如何?语言是工具性还是本体性的?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学者对语言的形上思考和诗性观照有着独特的背景理论、逻辑结构以及不同于西方诗学语言观的本质特性。对古代诗学研究观这一主题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哲学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国艺术思维独特性的可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加对中国艺术思维独特的可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使古代文艺表意实践的理论图像变得更加明晰起来。

在探讨古代诗学语言观的逻辑结构和本质特征之前,回溯其背景理论将有可能是我们避免空洞的哲学抽象而重新遭遇历史真实。因为对语言的考察,只有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学说中去把握其存在,真正的哲学理解与阐释活动才算开始。尽管墨家和名家对中国古代语言哲学奉献甚巨,但它们对古代审美智慧和诗性思考却影响不大,因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语言观的思考模式、兴趣侧重点及其差别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儒家语言观属于宗法社会本体论下,道家语言观是宇宙自然本体论下以及自我心性本体论下的语言观。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诗学中,人文观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拳文从文学的拳质论、创作论、作品论等方面入手,在对“仁”、“礼”、“情”、“德”等思想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中,着重论析了中国古代诗学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和精神价值。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不少理论、观念、概念都是具有原创性的,如“诗言志”、“诗缘情”、“情境”、“意境”、“神思”、“风骨”、“气韵”、“滋味”、“兴趣”等等。在我的记忆中儒家语言观尤为深刻,儒学是纯粹的人学,其基本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社会秩序。个体同社会秩序的调适与和谐是儒家人学的主旨,可以说儒学是以宗法社会为主体的人学体系。关于个体与宗法社

会之关系的思考对儒家语言观念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语言的运用在儒家看来有着生命存在意义上的本质关联。在规范伦理秩序和处理社会冲突上,正名理论引导儒家走向语言的绝对主义,而相对远离了对直觉、情感、想象等规则系统的有效描述和解释。由于重视把个体道德修养纳入到群体伦理秩序中来加以思考,儒家对个体的语言运用效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换言之儒家侧重于语用学研究,而不是语形学或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孔子就语言运用提出了“慎言”和“辞达”的语用要求。“子曰:辞达而已矣”即要求语言的运用以达意为标准。

语用学研究倾向对后世儒家诗学反对虚妄之言和华伪之文,提倡文必符实,文质相符的艺术真实论有积极的作用。而汉儒及后世儒生对《诗经》等古典艺术文本的误读,很大程度则是语用研究走向过度诠释的历史产物,这也许就是认识的历史运动中洞见和盲视的辩证体现。

从语言工具论出发,中国古代诗学语言观以言意关系为核心,形成了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潜在逻辑结构。共时性逻辑结构有四个基本的纬度或方向:以言与道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文艺本原论、本体论;以言与气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艺术作品构成论、风格论‘审美主体建构论;以言与象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艺术表现中的语言桲论问题。历时性逻辑结构在审美体验上形成了三个逐次深化的沉面:言象关系侧重关注生命意符之感悟;言气关系侧重关注终极境域之开启。共时性结构主要在诗学层面展开,历史性结构则带有强烈的哲学、美学色彩。语言符号作为艺术表意实践的基本手段,与艺术实践的整体生产流程有着密切关系。语言与古代的象论审美观、气论审美观和道论审美观三大审美观念形态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语言的体验本质正是在形而下的象之审美、形而中的气之审美以及

形而上的道之审美三层的逐次深化中得以敞现的。

将言意关系的考察和历时性结构的分析从第二部分中剥离出来,言意关系所包含的语言桲论及诗学桲论和历时性结构所敞现的古代诗学语言的体验本质,是我们把握古代诗学语言观之本质特征的关键所在,如果再加上第一部分的自然结论——语言的工具性,可以看出,古代诗学语言观的本质特征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工具性的语言功能论,桲论性的语言特征论,体验性的语言本质论。(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语言是一个是隐秘之物得以呈现的场所,它把令人之为人却又对人遮蔽着的存在敞现在人面前,并为“道”的展示提供一条地平线。把语言看成是人的布德修能(儒)、悟道(道)、观性(佛禅)的基本手段和工具,重视以主体的意象营构解决言意桲论,强调在人的味象、观气、悟道的逐层升华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体验本质,这深刻表明中国古代诗学的言语观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诗学语言观,而这就是中国诗学语言观与西方诗学语言观浓重的科学主义、逻辑主义色彩的显著区别之所在。

总而言之,我国古典诗歌语言,因其使用语种的独特性和限制性,在本体意义上,呈示一种极富于个性化的存在方式。它的语词结构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迹化的境象涵盖多重意味,在变动不居的时间流衍中,具有空间的延展性。诗之格律,表征了外在自然与内在心灵之生命节律的感应、汇通。字无虚设,语出常境,情性流转其中,意境悠远深邃,体现了中国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葱茏絪緼、充盈生机的人生观念与审美状态。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

篇二:古代文学的论文

从咏月诗之月意象

看李杜风格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谭富瑶

班级:2012级10班

学号:2012101492

目录

一、“意象”的由来 ........................................................................ 3

二、相似的情怀 .............................................................................. 5

三、不同色彩与情调 ...................................................................... 7

四、语言风格比较 ........................................................................ 10

五、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综合分析并总结 .................................. 11

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 ...................................................................... 12

内容摘要:“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写下了数以百计的咏月诗章。月意象也被看做是李白、杜甫性情的物化。本文先阐释意象的形成起源,然后从李杜咏月诗中月意象入手,通过这一意象,剖析情感意涵,进而论述李杜风格异同。

关键词 咏月诗 意象 月亮 李白 杜甫 风格 异同

自古以来月亮成为了人们吟咏的对象,或触景生情,感发志意;或移情于景,借景抒怀,不一而足。①《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以月喻美人之容颜仪采,首开诗中月亮意象之先河。汉乐府及汉末文人五言诗中多有咏月之作,如②《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③曹植《七哀》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则是抒写闺妇思人之情境。④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因出色地描绘了月下春江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而成为咏月诗的千古绝唱。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巨擘李白与杜甫,对月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两位诗人以月亮为载体,写下咏月诗,随之月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涵。李白与杜甫对咏月诗的贡献,不仅在于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传统,把月亮写得意象纷呈,色彩缤纷,而且还在于他们以出色的直觉能力,使月亮意象的情感体验趋于深入和精妙,共同把明月意象思维推向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本文分别将李白与杜甫的咏月诗置于一处来分析比较诗人笔下月意象寄托情感的异同。 ①

④陈国戌:《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1995年版,第339页。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版,第404页。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版,第260页。 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繁体字版)》,高等出版社·北京,第32页

一、“意象”的由来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神韵》:

??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以定墨;独照之将,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⑤

刘勰在这里使用“意象”一词,显然是为了突出“意”中之“象”,这意象的形成本身就是心物契合的结果,这就说明在创作构思过程中产生的意象,是“心境想得,见相交融”的心理成果。⑥在刘勰的《物色》篇中说意象的形成是人在动情感物的状态中,启动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心灵能随物像一起变化,物像也能与心灵共同起伏,正是在这种交互不息的心理活动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就勃然而生。刘勰首次拈出“意象”这一概念及其对于美学内涵的具体表述,是符合艺术构思的基本规律的。这就难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意象是客观物像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统一,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主观与客观物像相融合的产物。而月就很好的充当了诗人的一 种情感产物。

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如⑤

⑥王运熙 黄霖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06页15行。 王运熙 黄霖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07页7行。

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月作为一种自古有之而为人熟悉的自然景物,常能通过视觉冲击引起人们的微妙感觉,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情绪,以至于成为某种意象,实现“言外之意”的深沉内涵。

从文化渊源上来看,月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商周时就有了对月亮的崇拜。至秦汉以后,民间拜月已成为一种风俗。另外月的阴晴圆缺的变化也激起了人们的联想。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像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 朱光潜先生也在《文艺心理学》中说过:自然界本有两种美,一种是峻崖悬瀑,一种是清风朗月。所以会产生对月的歌咏,但两位诗人更多的是倾注了他们的真挚感情,以月寄寓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社会现实的忧思和对人的关爱,从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月亮意象,曲折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二、相似的情怀

同把月意象作为怀乡思亲寄托

我们都知道明月成为历代文人怀念家乡、思念亲友的寄托。在李、杜的咏月诗中,不仅多处出现这样的月亮意象,而且使这一明月意象更趋于细密精妙。

李白年轻时曾漫游四川,峨眉山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唱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⑦诗人以清新俊朗的峨眉山月指代家⑦选自(《李白集》卷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篇三:中国古代文学毕业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

4.治水神话的蕴含

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

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

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

9.浅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

10.《诗经》与妇女问题

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2.“思无邪”辨

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

14.《诗经》与行役问题

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

16.从《论语》看孔子其人

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19.孟子“仁政”说评议

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

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

22.谈谈《劝学》的比喻和铺陈

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

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

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

27.《左传》所写的女性

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

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

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

31.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32.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

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

35.屈赋“兮”字解

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

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

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

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

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

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42.荆楚文王考

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

汉魏六朝文学

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

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

46.司马相如大赋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47.司马迁是怎样塑造项羽和刘邦的

48.司马迁是怎样处理史实与文学手法的关系的

4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50.《史记》塑造正面人物的艺术方法

51.司马迁笔下的反面人物

52.《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说

53.从《淮阴侯列传》看《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艺术

54.汉乐府民歌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

55.《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6.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的妇女问题

57.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

58.汉代的宫怨文学创作

59.《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

60.《神记》故事情节的几个特点

61.《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

62.谈谈中古时期的几篇书信体抒情散文

63.三曹诗歌比较举偶

64.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65.曹操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

66.曹操乐府诗评说

67.曹操其人与其诗

68.评曹植诗歌的文学价值

69.曹植诗歌艺术性初探

70.略论曹植的《洛神赋》

71.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72.《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情感分析

73.自然、真淳、和谐——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74.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75.从陶渊明生命历程看桃花源思想的形成

76.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风貌

77.说陶诗的平淡与醇美

78.陶诗抒情手法管窥

79.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

80.隋以前骈体文的发生与发展

81.以礼闲情的爱情佳作——评陶渊明的《闲情赋》

82.士与仕的夹缝里——从西方心理学看魏晋风度

83.钟嵘“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

84.阮籍的身世及其《咏怀》诗

85.试论左思的《咏史》诗

86.论左芬的文学创作

87.南朝诗歌“有句无篇”的研究

88.谢灵运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89.谢脁对近体诗律的探索与贡献

90.《诗品》评价标准的得与失

91.陆机文学思想的价值

92.六朝骈文的对偶艺术

93.南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

94.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

95.“永明体”与“宫体”的承传关系

96.“颇学阴何苦用心”——学习阴铿、何逊的诗

97.读江淹的《恨赋》、《别赋》

98.评钟嵘对鲍照、嵇康诗的评论

99.学习《文心雕龙》札记X则

100.刘勰论诗与儒家诗论之比较

唐宋文学

101.隋以前小说发展概况综述

102.四杰对唐诗的贡献

103.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104.王维心态研究

10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

106.李白与盛唐

107.杜甫心态与唐代社会

108.白居易诗歌理论与中唐诗歌的繁荣

109.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

110.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111.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

112.李商隐诗歌的社会价值

113.晚唐诗扫描

114.唐传奇的历史价值

115.从陈廷焯、王国维的评价再看李词

116.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

117.从《人间词话》看姜夔词

118.唐传奇的文学价值

119.李冶的文学创作

120.薛涛的文学创作

121.鱼玄机的创作

122.边塞诗的成就与西北开发

123.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

124.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

125.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126.黄庭坚诗歌接受阐义

127.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

128.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

129.朱淑真的艺术生命

13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

131.严羽的诗歌理论

132.论张先的慢词

133.宋代的歌妓词

134.“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 135.论婉约词的风格

136.论豪放词的风格

137.萧观音文学创作

元明清文学

138.明代小说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139.张南庄《何典》研究

140.凌蒙初与“二拍”研究

141.冯梦龙与“三言”研究

142.陈忱及《水滸后传》的研究

143.李汝珍《镜花缘》的研究

144.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

145.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

146.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

147.浅论凌濛初《二拍》之盗贼观

148.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149.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150.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 151.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

152.历史、虚构与《镜花缘》

153.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154.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155.《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

156.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

157.“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

158.一个仁慈而辛苦的救赎者一一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

159.最小也是最大的道德劝惩者一一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

160.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 161.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

162.从大观园到贾府而不是从贾府到大观园

163.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

164.《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

165.论《花月痕》

166.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推荐访问:古代文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