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5:29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质量管理体系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2015 年 4 月6 日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本论文主要从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说明质

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阐述怎样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这个工具,为实现我国中小企业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作出指导,同时也指出在使用这个工具的误区与改善方案。通过合理的使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技巧,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人员稳定度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企业对管理过程中管理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质量保证;

目 录

1. 质量管理体系???????????????????????(5) 1.1 质量管理体系架构????????????????????(5) 1.2 标准作用????????????????????????(5) 1.3 标准精髓 ????????????????????????(6) 2. 企业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运用??????????????(7) 2.1 企业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误区?????????????(7) 2.2 企业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局限性??????????????(8) 2.3 怎样有效的运用质量管理体系???????????????(8) 3. 中国中小企业科学运用管理工具一些建议???????????(9)

1.引言

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属于主要活动,对于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在发达国家已经经过验证的科学管理体系,在现阶段我国的太多中小型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走入一个死胡同,无法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真正的用处,所以,综合多年来在企业中管理体会,提出此观点;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科学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1.2 研究背景

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延伸自旧有BS5750 质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3.1 GB/T19000-2000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1.3.2 QS9000 质量体系要求;

1.3.3 TS16949 :2002 国际汽车质量的技术规范; 1.4研究方法

采取抽样的方式统计数据,得出相对应的结论。

1.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该组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化。ISO组织制定的各项国际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该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质量保证标准,诞生于美国军品使用的军标。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部吸取二次世界大战中军品质量优劣的经验和教训,决定在军火和军需品订货中实行质量保证,即供方在生产所订购的货品中,不但要按需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保证产品实物质量,而且要按订货时提出的且已订入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要求去控制质量,并在提交货品时提交控制质量的证实文件。这种办法促使承包商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978年以后,质量保证标准被引用到民品订货中来,英国制订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即BS5750。随后欧美很多国家,为了适应供需双方实行质量保证标准并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多年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相继制订了各自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实施细则。

ISO/TC176技术委员会是ISO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往来中民品订货采用质量保证作法的需要而成立的,该技术委员会在总结和参照世界有关国家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协商,于198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该标准的诞生是世界范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新纪元,对推动世界各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供需双方的质量保证,促进国际贸易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1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ISO组织最新颁布的ISO9000:2000系列标准,现在最新标准为2008年执行标准,有四个核心标准: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4:2008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其中《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标准,也是想进行认证的企业需要满足的标准。

1.2 标准的作用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和理解顾客的要求,确定顾客要求,通过体系中各个过程的运作满足顾客要求甚至超越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的测量来获取顾客满意程序的感受,以不断提高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地位,增强顾客的信心;

明确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层直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从公司层面制定质量方针

篇二:质量管理论文

食品质量管理学

结课论文

姓名:蔡修均

学号:2012511008

班级:食工1班

关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浅谈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逐步由价格竞争演变为质量竞争。日本被誉为质量型经济战略国家,他们所使用的战略武器就是质量,这一武器使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世界各国也十分重视推行最新质量管理理论和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新方法,认为这是国家富强,企业兴盛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食品质量已经成为国际上农产品和食品市场竞争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为了获得质量优异的产品,人们必须对从原料生产,收购到产品消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另外,消费者也已经清楚食品质量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这就迫使农产品贸易和食品加工的从业人员在生产,加工和技术革新过程中必须将食品质量管理当做一个重要的任务。

而如何能够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关键就在于我们从源头到企业内部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者所有环节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而国内许多企业的现状就是抓产品质量流于形式,有的是抓住了这一个环节,而放松了另一环节,有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另一问题营运而生,抓质量经常会形成顾此失彼,究其根源主要是未能形成系统管理法,而许多企业都是通过了ISO9000体系、ISO9001体系、HACCP体系、GMP和SSOP,但产品质量照样会出现问题,理论上的质量要求是目标为零,而现实中很难做到,控制的好只能说是没有大问题,但小问题总会出现。往往小问题也会引起大问题。所以质量管理关键就要事先预防,持续改善。前几年3、15双汇瘦肉精事件,对整个行业都是一次警示,作为肉类行业老大,内部管理可谓是非常先进非常到位,可在源头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造成企业沉重损失,由于后期整改较好,措施得当,力度较大,双汇逐步在恢复中。所以食品企业要建立一种真正实用的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势在必行。确保安全、健康、新鲜、美味、价廉的食品,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国内认证证书是很好拿的,国内质量体系也是比较健全、比较完善的,但很难有哪个企业能坚持做下去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制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能坚持做下去的并能行之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实用、管用就是好的,而不能照搬照抄、死套框架,而认证体系也是与企业实际结合讲究灵活性的。记得2007年我有幸摆放一知名企业集团老板时,他当时的一句话我到现在

都记忆犹新,国内的企业要经过认证拿证很容易,但严格按认证要求是很难能做到的,关键是要把认证中先进的好的做法引用的实际中,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起真正实用的能用的适合自己的管控模式,这样你的企业才会健康快速发展。我认为食品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才能真正控制产品质量。

一、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

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顾客满意,顾客的要求就是“标

准”,产品质量最终由顾客评价。而顾客满意是全方位的(如高质量、低成本、交货期短等),而食品行业首要的是要满足消费者安全、放心的需要,然后是满足味美、价廉、等需要。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质量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系统,确保企业持续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长期的发展。顾客满意分为以下情况: 当顾客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很满意

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满意

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不满意

企业经营中,我们要经常深入市场多聆听客户意见,了解消费者需求,根据顾客的要求去开发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要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安全、健康、美味、价廉的产品才是顾客真正感受到的价值。

二、质量管理体系首要的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企业的源头就在原料收购环节,如何保障原料的品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食品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评审系统,对供应商的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备案和管理,将供应商的评审延伸到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和屠宰,控制手段以资质管理和现场审核结合为主,进厂原料批批检验,特别是食品安全指标,做到事先防范,只有合格原料才被接收使用。如双汇集团在瘦肉精事件后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检验设备,对生猪头头检验。而众品集团则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加强疫病和药残控制,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

三、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即“三全一多样”

1、全员的质量管理

每个员工都处于不同的质量环中

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

实现全员参与要做的工作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

每个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最终质量

要控制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

体现两个思想: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上层——制定质量方针、目标、政策, 组织协调质量管理活动;中层——落实领导层决策,确定本部门目标和对策,指导基层业务管理;基层——执行各项决定,按标准、规范生产。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就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4、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

PDCA是一个动态循环,可用于任何过程。

P—策划:建立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

A—处置:采取措施持续改进业绩

四、保持干净卫生,健全消毒设施。

食品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尤其是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工器具、人员、环境卫生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需要建立健全消毒设施,做好消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五、低质量成本才能达到价格低廉,增加企业效益 据统计,在制造业低质量的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10%—30% ,劣质成本包括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返修和顾客投诉处理等成本。

系统持续地改进流程和管理系统,可以在无须进一步投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在企业内部,下道工序就是顾客。

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层层把关系统,从而避免或减少产品质量的发生。所谓的“三工序”活动:复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

于识别顾客的需求,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七、质量与培训

尤其是新进员工,对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不熟悉,最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实际生产中,关键技术性岗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不断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八、建立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手段,是稳定、提高质量的措施。核心在于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质量问题追溯制,产品质量责任到人,从而避免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九、现场质量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为企业的管理职能80%集中在现场,生产现场职能的管理是优化管理的突破口;企业的员工80%集中在现场,抓住现场人员管理才能调动全员积极性;产品质量80%孕育在现场,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保证质量的核心;生产成本80%取决于现场,现场是绩效之源、管理之纲、竞争之本、文明之窗。

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目的: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控制不合格品,改进生产和服务质量。

当然以上都是从生产方面来说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往往还有更多的方面:仓储,运输,销售这些过程我们也不能放松,当然最基本的在原料的选择与控制,工厂的环境的保护,做好这些才有了我们最基本的保证。

其实如今社会,质量管理已经发展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我们不仅要从生产企业抓起,每一位消费者,生产者我们心中也应该有那么一杆天平,只有忍忍都做好了,我们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全面的推行质量管理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和生活所需产品的质量才会提高。

篇三: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班 级

学 号

本科期末作业论文

题 目论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摘要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就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开展状况、推行要求及企业具体的实施途径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以使大家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质量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上升到了首要位置,国际间的竞争基本上是以质量为中心而展开的。正如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所言,“未来的2l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必将成为新世纪的主体。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的现状,探讨实现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与构成要素

20世纪5 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60年代初,美国一些企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职工“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s) ,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Cycle)活动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1.1 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需要,强调参与团队工作,并力争形成一种文化,以促进所有的员工设法,持续改进组织所提供产品/服务的质量、操作过程和顾客反应时间等,它由以下要素构成:

第一,全面质量管理由结构、技术、人员和变革推动者四个要素组成,只有这四个方面全部齐备,才会有全面质量管理这场变革。

第二,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核心的特征:即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第三,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即要求全部员工,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酱通办公职员或一线工人,都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参与。改进工作质量管理的核心机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

第四,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批必须在市场调研、产品的选型、研究试验、设计,原料采购、制造、检验、储运、销售、安装、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中都把好质量关。其中,产品的设计过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原料采购、生产、检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而产品的质鼍最终是在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评判与认可。

第五,全面的质量管理是用全面的方法管理全面的质量。全面的方法包括科学的管理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行。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1.2 我国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如果把追求“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的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管理思想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虽然早在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

A.V.Feigenbaum就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但这一理念在中国真正产生影响却是近10年的事。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以达到生产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实现客户满意。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长期成功”。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工作模式,因各国、各企业情况不同,贯彻TQM的方法和效果各不相同。

就中国企业而言,主要是通过ISO9000的达标活动来实现质量的提高。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于1987年问世。这是TQM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ISO9000在许多方面反映了TQM的思想,可以把它看作是TQM的一部分。企业达到了ISO9000标准,并不意味着它成功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因为ISO9000标准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而全面质量管理则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机会,是更高的要求。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还是把ISO9000标准当作申请的过程。虽然按照ISO9000标准操作,质量有很大提高,但企业的文化并未因此而改变,领导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尤其需注意的是TQM中所定义的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响应顾客的投诉等有关。因此,中国企业要真正贯彻全面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流程、技巧、技术支持、培训系统、企业价值和文化等都做一个全面的改进。

我国有组织有领导的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试验阶段(1978一1979年)、推广阶段(1980—1985年)和巩固深入、普及推广阶段(1986年至今)。

可以说,通过推广普及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中推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但是,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现状、开展质量管理的状况并不乐观。

根据1998年第一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统计,我国企业由于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所造成不合格品共计996种,占当年全国不合格品总数的66.6%,位于其他原因之首。2000年,国家经贸委对山东省济南市小企业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处于质量检验阶段的企业占31%;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处于质量控制阶段的企业占20%;在产品设计、采购、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占35%;企业按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占5%;其他无检验、无质管的企业占9%。

为了解我国制造业、服务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委托中国质量协会、北京广播学院统计研究所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国内制造业、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质量管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6%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73%的制造企业自认尥已处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但是,其后的调查数据表明,其中有37%的企业不具备适当的管理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有近20%的企业检验和试验工作尚不完善;从所处的行业来看,制造业实施质量管理措施的企业比例明显比服务业高,而且制造业企业中67%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明显高于服务业的22%;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合资企业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明显好于国有企业集体私营联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而且合资企业中有75%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明显高于国有企业;从企业规模大小来看,大企业在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明显好于小企业,大企业中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占77%,而中小企业中只有42%通过了lS090100质量体系认证。这些数据说明,要在我国企业中真正普及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还任重而道远。


推荐访问:质量管理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