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

时间:2021-07-04 01:00:07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柳永诗词鉴赏

《雨霖铃》赏析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是柳永却的这首词却表现出了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词的起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念去去”以后,一泻千里,似江流出峡,直驰平川,词亦直抒胸怀。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冷落清秋的时节呢“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此去”二句,再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便纵有”两句,再从上两句的遭遇,深入下去,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柳永

八声甘州赏析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rǎn)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nèn)凝愁!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

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 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篇二:宋词·柳永

大家下午好。关于宋词,我今天主要只讲一个人——“时代歌者”柳永。 以《歌唱我们时代的繁华》为主题,讲一讲柳永的失败与光荣,以及他所歌唱的北宋时代的风物民情。

第一章1、倾国倾城一首词

所谓红颜祸水,倾城倾国。柳永万万不会想到,他的一首词,竟然会有了倾国红颜的妙用。

传说歌唱钱塘自古繁华的《望海潮》,引得金国名将完颜宗弼,即《说岳》中那位金兀术先生,掷卷兴叹,誓要夺取宋室大好河山,北宋因此而亡。

事情还没完,南宋被打得落花流水、偏安一隅的账,也要结算。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当时金国皇帝完颜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北宋最大成就之一,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发达。杭州,古称钱塘,就是一个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城市。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是柳永在强调杭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历史很悠久。好比我们夸说一个人,也总要先夸他的家世,有多么来历非凡。杭州是战国时的吴越旧地,三国孙家父子又苦心经营过的地方。“吴兴”、“吴郡”、“会稽”三地,合称三吴,占了大宋朝东南一面的形胜。而钱塘就是其都,是一幅风景画中的画眼。

接着要细说它的好。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十万是实数,柳永去的时候,杭州连辖县在内,居民已达十余万户,此后还在不断增加。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十余万户的人,到了八月,万人空巷地去看潮。 年复一年,观潮的人挤成欢腾的另一片海,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在怒涛涌汹、白浪滔天的江潮之上,有例行的水军操练,是军事演习,更是娱乐。(背景即是)

(重湖叠巘yan3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是在城内城外的全景描述完之后,镜头摇回来,开始细细特写。街市、商肆,声色之极盛;湖山、花木,风物之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时美景中生活的人们,也是欢乐的。比如,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这城里,总是有音乐与舞,有人月夜湖上泛舟,有人太阳下戴斗笠钓鱼,男女老少,各有心仪娱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最后没忘了夸一夸当地领导人——柳永这时候正年轻,正从家乡去往东京赶考。两浙转运使孙何是世交的长辈,路过地头,于情于礼,总要拜谒投赠的。因为是在这样的地方当长官,所以也清闲风雅得很,千骑高拥中,别有种富贵风流。以后高升之日,回想起此地美景,还要赞叹留恋——现在主旋律如果都能写成这样,也就不会没人爱看了叭!】 主旋律要写得好,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激情。当一个年轻的、正对前途踌躇满志的词人,碰上一个时代的繁华,他这种激情,就不仅靠谱,更有了艺术的感染力。

歌唱是需要激情的,而享受美、享受生活,也需要激情。于杭州城里的人们,激情来自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所以有了足够的余暇和精力去经营精神世界。

我们愿意鼓足热情歌颂的,是真正能够让自己感到欣悦的东西。而很明显,柳永热爱他的这个时代。

柳永是后来人们划分出婉约派的当家,但《望海潮》豪放,以及后来那首极有名的《鹤冲天》。婉约和豪放,本来就是人生的两面。

人从来不是片面的。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不管基调多么悲观,总有被感动被鼓舞的时刻。在人们安然追逐欢愉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上,产生《望海潮》这样和谐的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章2、你之白衣,我之卿相

柳永的一生,用成功学的标准来说,很失意很失败。明明成名那么早,却在仕途上坎坷不前,屡试不第,好容易考上了,做个不得重用的小官,最后又弄丢了,流落江湖,死在了异乡。于是传说又怀着浪漫与善良登场,说是青楼歌妓们替柳永出资殓葬,出殡之日,满城红粉无不缟素,所谓“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事实是,他是由当地官员安葬的。这个结局不唯美,但也不无温厚,怜他才华的人,毕竟很多很多,不仅限于姑娘们。

在那一年,又一次落第之后,柳永写了这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词流传得太广了,后来他一考再考,总算考中进士,皇帝却翻起旧账,御笔一挥:且去填词。这又是与事实有违的传说。可也说明了,在人们的心目中,柳永就该是那个样子,没有官人嘴脸,只是一位落拓的行吟诗人,行走在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生活中,转身之中,留下美妙的歌声。那是我们自己时代的歌声,浪漫,又亲切。

是,他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卿相。人们爱他,替他抱不平,可是,没有人小瞧他。

他怀才不遇,但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终会在时代里流芳,在时间中永恒。这是传说折射出来普通百姓的心声和价值观。

柳永也出身官宦之家,两位兄长都比他早中进士,早早当了官。他是这个家庭里的不肖子,前半生,都在市井街巷里厮混,出入青楼酒肆,生活浮荡。一方面抱怨着,感受着要上进的压力,一方面,他又是真爱这平民百姓的乐趣。

工商业繁荣,城市文化发达,以帝京为中心,各大都市里,娱乐设施繁多,和今天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更有趣。酒楼、菜馆、茶坊、歌院、瓦子唱戏、说书、杂耍、卖唱士农工商、江湖艺人、城市游民、各色人等穿插交错,种种悲欢同时上演,做出恩爱情仇、光怪陆离。

由唐及宋,这样的市民生活,就像闻一多先生所说:“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经士大夫们所屑于涉足的,也不被官方允许,但,多么令人留恋陶醉。

雅文化与俗文化间有分明的界限,谁料到,柳永这个被上流社会放逐的人,来斜插了一足。误打误撞,承担起记录时代的任务。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柳永是如何记录他那个时代的。

第三章3、站在大时代为你唱

柳永的词,在写道自己感情生活的时候,和替那些青楼女子抒写心怀的,非常不一样。他的思念、怀想,总是和时代的背景、住过的城市、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紧紧联系在一起,互为表里。

有时候,你真不知道,他是怀念在那座城里的人,还是那个城本身。

但城也罢,人也罢,我们怀念的,或许,是那段永不再来的光阴?我们的一生,就是这样子的,我们住过的地方,我们遇见过的人,映照出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十分钟年华老去。所以,我们才会去热爱一个城市,热爱一个过去的年代。

而判断一个时代好不好,第一,要看那个时代的女人过得怎样;第二,要听那个时代的诗人在吟什么样的诗歌。想要知道北宋年间的故事,跟着柳永的词,没错的。《东京梦华录》回忆道:“太平日久,人物阜繁,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者不识干戈,时节相生,各有观赏。”如此等等,早已在柳永的词中一一描绘。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这是皇城;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这是城中的大道;

“路缭绕。野桥新市里,花农妓好。引游人、竞来喧笑。”这是春天里郊外踏青;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这是新春灯会。

一年四季,节日一个接着一个,需要人们认真地尽兴地去过。生老病死,用中国式的坦荡来面对。岁首为元旦,放鞭炮,换新衣拜年,赌博游艺的彩棚到处都是,贵家小姐都跑出来看戏;元宵节灯会,彩灯从皇宫里结到城门外,与民同乐,全国的灯匠都来用奇技淫巧争高下;花朝节到了,举城出去看花;清明、寒食扫墓踏青,男女互递眼色;中秋焚香拜月;重阳要头插菊花、胸佩茱萸地去爬山;冬至烧香,腊八拜佛 歌舞团和杂戏班子,每个节日都要隆重出场,和他们同等受欢迎的,是开店面摆小摊或提篮小卖的生意人,不分昼夜流水价地卖花卖酒水卖小吃。那些食物真是丰盛,名目繁多,即使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看到了恐怕也要流口水。

而最后,在这里不妨给大家讲两个北宋【当市井遇上文人】关于吃的有趣小故事。

著名老饕苏东坡,说起吃的来,立刻滔滔不绝, 光黄州猪肉就写得恨不能自己先流下口水来。他被贬谪到琼州的时候,为当地一位贫苦老妇打生意广告:“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写得好生香艳,卖的是啥?搓成环状的大饼,怎么想也不会好吃到哪里去吧。可架不住这金字招牌,名人效应,霎时间卖饼老妇生意盈门。

老饕也有被老饕晃点的时候。苏东坡的字,在当时就红得很,有人就打他的主意,给他写信,拿到回信就赶紧到东坡粉丝那里去换羊肉,能换十几斤。这天,东坡先生正公务繁忙,该人又派小厮来了,拿着封信要回书,要得挺急。东坡先生笑道:“跟你家大人说,本官今天不屠宰。”文化文化,在没文化的粗人眼里,就落到了最直截了当的口腹之欲。各取所需,也没什么不好。这个故事让我捧腹,也让人神往。它像一个时代的注脚,看得见大俗与大雅的交会,在互相打量又彼此欣赏。它是一组交响曲中,一支小号吹出的小小滑音,在宏大里流露出生活的俏皮。

最后,虽然有些跑题,我还是想说, 歌唱时代,歌唱我们时代的繁华,本来就可以有各种方式,不完全是柳永的专利,或者说是诗词的天职。普通人不经意中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也可以有着诗意。只要你是真心地喜欢着这个时代,安享着它的一切:美妙的书法,或者,一堆羊肉。

篇三:满江红柳永诗词赏析

诗文赏析练习(一)

《满江红》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蔬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 船泊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蓼是蓼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大多生长在水边)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 ,可见时间是在萧瑟的秋天 ;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从“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在夜空里,映照在江水中 ,在黑暗中向前飞行 。“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 ,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

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在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

“ 飞 ”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在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

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下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在船尾飞翔,鱼虾在船旁跳跃。“鹭飞鱼跃”,亦在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 “ 游宦 ”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 区区 ”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 ,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

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 ,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 ,景况极为凄凉。在这“ 归去来 ”的悲叹声中,实在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 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 “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表达

推荐访问:诗词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