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认真学习,深刻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深意切,寄托着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党对青年工作的深切关怀。作为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立足实践,深入基层,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服务于国家和山东的经济文化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以学术繁荣、理论创新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关系,深刻指明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建功成才的努力方向,并对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新时期共青团事业新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广大农村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时代相结合、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切实增强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是青年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正确道路,要把握基本国情,保持清醒头脑,脚踏实地、持续奋斗,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也是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
二、以青春的力量实现青春梦与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这为广大团组织做好青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团干部,应提高履职能力,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让青春梦与中国梦交相辉映。
要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引导青年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勇敢地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肩负起属于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好舞台,自觉把个人追求和奋斗融入这一进程,共同支撑、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伟大的中国梦。深刻理解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青年树立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青年坚持共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获得更加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要立足岗位,发光发热。
我们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年轻的我们,充满朝气的我们更具有创新的热情和潜力。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热情,挖掘自己的潜力。勤于研究,敢于创新。时刻注意自己的品行,要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礼让宽容等,做学生的表率。
伟大的时代在召唤我们,我们的肩上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期望。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以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准绳,不断地丰富自己,磨练自己,在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留下自己的青春印记。
2020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八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与时俱进地实现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不仅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新形象、新作风、新行动,让人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凸显了我们党在执政使命、执政规律等问题上的新认识,在执政能力、执政方略等方面的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表述,深刻阐发了党在治国理政理念上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传递出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自信心。研读系列讲话内容,让人思索,给人期待,催人奋进。
一、奋力实现中国梦
新的战略思想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思想。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中国梦的提出,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基础上,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战略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中国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特征,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全面概括和回答。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视野,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为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成就的正确道路。因此,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行。同时,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最根本的要求是,让我们把眼光放远,充满自信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强调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执政态度和治国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即小鱼。唐玄宗曾对这一名句作过诠释: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向来被视为一种智慧,它的最高目标是艺术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长期累积的困难不少。面对13亿多人口、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共存的发展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坦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引用《道德经》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才能把事情办好,道出了人民内心的期待。
第一,就是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永不懈怠。烹小鲜要求小心专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情况复杂,矛盾交织,既有尚未化解的老问题,更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中较容易的领域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需要攻坚的任务,怎样平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从上到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调研谋划,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切实找准规律、把握好度,促成整个社会和谐共进。
第二,就是做工作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烹小鲜需要对火候、味道精细掌控,张弛有度进行安排,这体现了一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思想,凸显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第三,就是不折腾,不劳民。烹小鲜不能多搅动翻腾。具体到治国理政,就是要防止情况不明决心大,稀里糊涂办法多,拍脑袋决策、凭感觉折腾,以致政令频出、朝令夕改,而要把主动权交给人民,多体察民心民意,既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又保持政策的坚韧性。
第四,就是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件事,不马虎,敢担当。烹小鲜是小事也是难事。这也是提醒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尽量做到决策不失误。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实干是连接认识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2012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党的十八大将求真务实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求全党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下,牢记两个务必,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言语。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能留下怎样的印迹,关键取决于踏踏实实地干了些什么。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要坚定信念不动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互相缠绕、不同观念互相碰撞,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在所难免。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标十分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唯有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务实观。务实与形式主义格格不入,也绝不是强调主观的实用主义和识时务的庸俗观,其本质内涵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的地方工作看似落实了,实际并未落实。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讲大局,只选有利于一时一地一己的工作落实;抓工作不是为了见成效,而是为了做给上级看,都不是抓工作应有的态度。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只有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把作风转到干实事上,把能力用在干成事上,才能真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第三,要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务实。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是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只有用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预见性的眼光,不断研究新情况、积累新经验,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科学施策干、尊重规律干,围绕大局干、依靠大家干,才能真正做到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发展有新境界。
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强调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夙夜在公,语出《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勤于政事公务。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业乐群、恪尽职守的传统美德。业精于勤荒于嬉。夙夜在公,宣扬的是一种恭敬严肃、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踏实奉献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和谨慎的作风,彰显的是一种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人生观念。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习近平同志两次履新都用夙夜在公回应人民的期待和信任,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我们党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就是要求我们:
一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阔步前进,但仍面临着突破改革的难关险隘、破解民生的重点难点、经受执政党建设中的危险考验等硬任务。加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团结一心,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要增强时间的紧迫感。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我们比以往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决于现实的作为。这就要求我们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干工作、抓落实,多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多做一些实事,多出一些成果,真正把发展推向前进。
三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就要求对于干事创业要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度自觉,要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担当。要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杨善洲等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勉工作,锐意进取、敢于拼搏,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党的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
当前,党面对的长期执政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都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做到:
一要把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作为第一能力。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要把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作为第一责任。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为政,通下情为急。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了解群众所思、所虑、所盼,掌握基层热点、难点和焦点,常思富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常兴为民之举。
三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清醒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站稳群众立场,围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民心,以惠民安民富民的工作实绩接受历史的检验。
六、底线思维
强调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是公共管理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会动荡。底线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同样道理,底线思维起着与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对应的最低防线、危机最小化的作用。基于这种底线思维所进行的底线管理,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底线思维实质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上的辩证法。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快速期,也是矛盾的浓缩期。在一个矛盾多样、冲突多发、薄弱环节较多的阶段,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就要做到:
一是全面把握实情。对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
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为了出政绩、树形象而不顾一切后果,只有前瞻没有后顾的错误思维方式。从守住底线开始,量力而行,步步为营谋求发展。
三是树立风险意识。善于排查各种潜在风险,找出安全与风险、常态与危机的分水岭,守住各种风险的底线,如安全的底线,秩序的底线, 绩效的底线,利益的底线等。
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更在于积极转化,着力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力争把坏事变好事。
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强调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就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待,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风只能在从严治党中形成,在党建实践中铸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向全党发出了扎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正党风、纠政风、转民风的时代强音。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肃认真、坚定自觉地抓好作风建设。
一是要有一股真抓真改的冲劲。只有着眼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紧紧扭住那些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魄力,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才能确保作风建设要求逐项落地、取得实效。
二是要有一股敢于碰硬的狠劲。抓作风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无论踏石还是抓铁,实质上都是碰硬。只有增强敢抓的意识,动真碰硬、严查严纠,对不良现象亮剑,敢于打破陈旧的经验、过时的套路、失效的做法,才能切实根除作风建设中的顽症。
三是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既是苦功夫也是长功夫,能否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虑,能否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能否持之以恒、持久发力。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抓一抓、松一松,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以坚定的决心与毅力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党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八、打铁还需自身硬
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朴实的话语最有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各国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中国传统白话,无论是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还是赴基层调研,都多次强调。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直接的含义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挑战,指明了85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
一是政治上要过硬。就是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服从中央决策部署,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终做到大局为重、人民利益为重,勇挑重担、勇担责任,真心为民谋福祉,真情为民办实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二是思想上要过硬。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各种考验,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实、做事干净,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是能力上要过硬。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和能力,来自勤奋的学习、实践的磨砺。只有坚持不懈乐学、博学、善学,才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九、政贵有恒
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观、发展观、政绩观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并且只有钉下一颗再钉一颗,不断钉下去,才能管住长远。干事业就好比钉钉子。有了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就需要沿着目标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尚书》有言:政贵有恒。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历程也充分证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始终坚守崇高理想、保持坚定信念,一代接着一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发扬钉钉子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反映的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执政心态,本质上是科学的历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力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
接续发展的胸襟。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我们的工作和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有些工作本身就需要持续推进才能见成效。
功在千秋的远见。建设工程中有个赶工期的现象,结果往往造成豆腐渣工程。在一些领导干部当中,也存在着一种赶任期的现象,不少政绩工程的背后就是这种心态在作祟。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在任期内,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注重近期效益,更致力于长远发展,多做铺路石的工作,甘为发展铺路,不断促转型、增后劲;甘为改革铺路,坚持打基础、夯基层;甘为稳定铺路,切实惠民生、促和谐。
工在当代的担当。倡导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淡化的是一朝一夕的政绩得失,但绝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成为不做工作、不抓落实的挡箭牌。今天的工作今天做,当前的任务当前来完成。尤其是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攻坚克难的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具体细微的基础性工作入手,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从源头、根本、长远上拿出治本之策,耐心踏实地啃好每一根硬骨头,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福祉。
2020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要求。陕西省专门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陕西省开展学习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党员开展的两学一做到底是什么?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陕西新闻联播》从今天(4月14日)开始连续专题报道。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目的在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抓好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0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十
习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朴实厚重,推心置腹,语重心长。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提出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为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开封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更要学习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一,要深学,就是要把焦裕禄精神学深学透、入心入脑。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一是把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一份政治责任。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是在开封工作的基本职责,要让焦裕禄精神在开封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二是把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一个现实需要。充分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营养,使之变成思想、化作行动,贯彻三严三实,在教育中做到三严,在实践中做到三实,真正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提高和进步。三是把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多做群众受益的事。要弄清楚我们入党为什么、干工作为什么?明确工作目标,把准人生态度。
第二,要细照,就是要对照焦裕禄精神认真反思我们自己。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一是要逐条对照自己。看看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的行事作风与优良传统差多远,我们的求真实干够不够,我们的责任担当强不强,我们的行为要求严不严,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二是要勇于直面差距。对不同的声音,尤其对那些指出我们不足和差距的意见、建议,真正能虚心接受。要敢于拿自己开刀,给自己动手术,这样才能及时强身健体、保持健康。三是要坚持立行立改。坚持从具体工作抓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身边工作人员改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实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以问题整改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三,要笃行,就是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做为民的表率、实干的表率、奉献的表率、廉洁的表率。在为民上,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履行好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责任,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实干上,珍惜组织上给予的这个机会和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一件成一件,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在奉献上,党和人民养育着我们,我们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投入到发展中,用行动和成绩来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廉洁上,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敬畏法度、敬畏良心,明是非、分善恶、知荣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滴水见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