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30 09:2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生态莲都”建设的迫切需要。今年全会期间,区政协委员对城乡环卫整治工作给予高度关注,188件立案提案中,涉及城乡环卫整治的意见建议有11件。最近,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部分区政协委员组成视察组,就“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水平”课题进行专题视察。  

视察组先后视察了黄村乡的严溪村、李村村、下陆村和岩泉街道的关下村、青林村,每到一地都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乡(街道)、村“双委”负责人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就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水平进行了充分研讨,积极寻求对策。  

一、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把它摆上重要位置,作出全面规划,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1、加大投入,环卫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区建设分局认真编制、组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截止2007年底,共建成垃圾中转站36座,其中压缩型2座,标准型12座,简易型22座,沤肥中转场13座,垃圾焚烧炉14座,垃圾处理点131座,固定垃圾收集房1323座,基本实现全区环卫设施全覆盖,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以上的总体目标。  

2、城乡统筹,环卫长效管理扎实推进。进建立健全 “户集、村收、乡镇(街道)管理、区处理”的环卫整治格局,对社区、农村全面开展环卫保洁和管理,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并投入600余辆环卫保洁车到农村基层,落实了保洁员和清运员及工作经费,去年在实现216个重点村庄长效管理的基础上,今年将力争实现全区长效管理全覆盖。7月份,全区社区和城中村环卫保洁、清运已全面推向市场,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环卫服务企业,由清扫保洁公司统一实施环卫作业,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点多面广,环卫工作动态管理要求高,任务重。视察组走访的上述各村庄及居民区内街道、沟渠等面上卫生保洁情况都较好,但城乡结合部、村与村邻接地带以及河道池塘、毁弃建筑无人居住区域等依然存在垃圾多、环境差、整治不明显的状况,农村整体保洁质量较低,各村庄环卫管理水平不平衡。主要问题及原因是:  

1、环卫设施建设布局不够合理,选址不够妥当。垃圾中转站、处理点及垃圾收集房大部分离村庄较远,村民使用不便,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环卫设施选建地点不理想,不少垃圾箱、中转站、垃圾集中房和焚烧炉建在公路沿线,影响行车视线,有碍景观,少数的投资大,修建标准高,群众反映象“小别墅”。  

2、环卫保洁经费和人员不足,缺乏统一的保洁标准。“乡镇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村民集一点的村庄环卫管理资金筹措由于大部分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集资又有一定的难度开展环卫保洁工作只能依靠有限的政府补助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将区政府按人均8元/年下发到村人均克扣2元,仅下发人均年补助费6元。全区没有制定统一的环卫保洁标准保洁人员不足保洁时间不够保洁范围受限,管理覆盖面不广保洁水平较低,垃圾清扫不彻底,有的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3、乡镇、村重视不够,村民环卫意识淡薄。农村环卫工作还没有真正引起乡镇、村的重视,也没有列入当前的工作考核内容,一般都只是应付农村整治阶段性的工作,或充当配角,村双委工作被动,而作为受益主体的村民更是忽视环卫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多数村民环卫观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习惯较差,不讲卫生,实行一日一扫或两日一扫仍难以保洁,有效落实环卫保洁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有差距,村庄环卫面貌难以得到全面有效改观。  

三、意见和建议    

视察组认为,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使用塑料等各类生活、建筑污染材料,其废弃物已成为主要有害垃圾,农村环卫未能与城市环卫同步,已多年没有进行过一次全民参与、彻底清除的卫生大扫除活动,城乡环卫统筹运作近年刚起步,城乡环卫一体化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净化农村,美化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才能建设 “生态莲都”。  

1、加快建设步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环卫建设资源。  

尽管基本实现了全区环卫设施全覆盖,但主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居住区为重点,在整体服务范围内,配置密度较低,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在财政困难、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切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好《丽水市区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全区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与管理,合理配置、调整中转站、处理点、收集房等环卫设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覆盖密度,优化服务功能,提高处理效益。要以实用、美观、与自然协调为原则,精心设计环卫设施,提高建设质量,防止因设施质差和建设不当给环境带来新污染。改善居住和生态环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卫设施的作用,垃圾房、中转站和焚烧炉要全部利用,绝不能闲置。凡闲置不用的,要追究责任。要细致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尽快落实规划选址和调整,制定和落实好设施管理、维护,确保环卫设施正常、高效运行。  

2、强化城乡统筹,创新一体化机制,提高环卫工作水平。  

刚出台的《莲都区社区和城中村环卫市场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自7月起对22个社区和29个城中村保洁区域全面实行市场化管理,这是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最新措施。社区和城中村统筹,可有效解决城区“三把扫帚”各自为战,导致服务不到位,存在失管空间等问题。在加强城区环卫力量的同时,应加强城市和乡村统筹,增强辐射功能,扩大乡村服务范围。协调市区关系,克服环卫工作多头管理造成的矛盾和不利因素,促成“三位一体”,力量互补,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横向互助,努力将“三把扫帚逐渐变成二把、一把,最终形成一个部门管理、一把扫帚服务”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格局。要逐步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益事业,首先考虑环卫经费预算,建设环卫管理队伍,提高保洁人员的待遇,规范、合理使用环卫经费,有条件的村庄应从集体经济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环卫工作经常性经费,切实落实“乡镇补一点、村民集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制定统一的环卫保洁标准,提高示范村、整治村的质量标准,提高城中村的动态保洁标准,逐步增加乡村重点区域的日清扫次数,扩大保洁范围,提高突击性环卫作业能力。进一步推进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环卫工作整体水平,实现全区环卫长效管理全覆盖。  

3、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环卫整治科学化、常态化。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目的是建设生态莲都,为城乡居民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各地务必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环卫整治更趋科学化、常态化。目前,莲都区垃圾中转站有36座,日常有大量的农村垃圾运至城区填埋场,以致城区污染源扩大,且耗费人力和财力。实行垃圾分类科学处理,有利于节能环保、节省费用。建议对农村的生活垃圾,由农户自行分类,将大量的生活垃圾变为“有机肥”,将建筑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就地就近选择山岙填埋。想方设法使农村垃圾尽量“少入城”,既可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又能新增土地。  

4、增强环卫意识,广泛发动、齐心合力建设生态文明新莲都。  

搞好环卫工作不单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更是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建设生态莲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内容,列入区级各相关部门工作考核范围,实施好《莲都区社区和村镇环卫管理办法》、《莲都区社区城中村环卫保洁和管理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社区和村庄环卫管理机制,层层落实,明确责任,明确任务,细化考核,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高环卫管理能力,提升环卫服务质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是做好环卫工作的重要前提。村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条件的限制,环卫意识普遍较弱,生活陋习一时难改,对实施环卫管理要求、使用全新的环卫设施,需要广大干部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思想工作,广泛发动,自觉行动,积极投入以环卫一体化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新农村新生活建设。视察组相信:只要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环卫整治的成果就一定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就一定能够使莲都生态文明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得更加丰硕成果。  

推荐访问:环卫 城乡 调研报告 推进 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