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察报告

时间:2022-06-01 12:05:02 学习计划 浏览次数:

 2011年5月15日 至17日,在xxxxxx的统一带领下,我有幸到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等地进行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两市在改革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学习了他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期间,不论是所到之处,还是所在之处,都感触颇深,无不被其超常的发展规模、崭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求实的精神状态所感染。使我既更新了观念,坚定了信心,又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启迪,进一步树立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坚定了推进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  

一、学习考察的感受  

(一)深切感受到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合肥市、芜湖市考察期间,所到之处强烈的现代化气息处处可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活力的经济开发区,星罗棋布的企业集群,宏伟气派的滨湖新区,无不让人心潮澎湃,赞叹不已。合肥、芜湖两市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自主创新,推进精深开发,狠抓精细管理,着力改善民生。滨湖新区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历时四年半,累计投入447亿元,建设规模相当于再造两个合肥老城区。2010年底两市GDP分别为2702.5亿、1109亿,并且始终保持年均17%左右的高速发展态势,合肥市增速连续3年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总量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59.43亿、201亿,两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难能可贵的是,合肥、芜湖两市的发展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加,走进市区,天空蔚蓝怡人,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魅力,合肥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4%,尤其是滨湖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9平方米,芜湖则是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总之,合肥、芜湖两市实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强大崛起,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成就令人震撼。  

(二)深切感受到城乡规划处处体现高起点、国际化。这次考察学习,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规划“高起点、国际化”。合肥市、芜湖市各级领导在规划方面,一是规划先行的意识强,规划执行的力度大,在规划上舍得投入,这是高起点规划的关键。二是在规划中特别注重区域规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在发展上全面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主动淘汰落后产业。也正是有这种高起点、国际化的规划,才会有高水平建设和高效益的发展。  

(三)深切感受到城乡统筹、和谐共进的发展改革新局面。近几年来,合肥市、芜湖市坚持将统筹发展放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中来谋划,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让城乡居民真正共享到了改革开放成果。合肥市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县域经济在结构调整中迅猛发展。大宗农产品总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58户,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市级以上示范村镇200个、农村集中区和新社区420万平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创建3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7个省级生态村,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芜湖市坚持大手笔建设,改造完成了44个老旧居民小区、60万平方米棚户区,新增赭山公园、中央公园等处绿化面积480万平方米,新增营造林7.95万亩。两市城区道路、水电气热、公交等设施加速向县乡延伸。  

(四)深切感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纵观近年来合肥市、芜湖市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两市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齐心拼搏。合肥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招商第一要事,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141”空间布局等重大发展战略,凝心聚力,从容应对复杂形势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功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加快发展、被誉为“合肥模式”的体制和机制。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重点解决好了社会关心的入学就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芜湖市以全面转型、率先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统筹城乡、开放合作、和谐发展”五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建设创新芜湖、优美芜湖、和谐芜湖、幸福芜湖,立足安徽省次中心城市定位,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合肥市、芜湖市两市的发展,是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成绩。  

二、今后工作计划  

(一)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高起点,“规划好、起步小”,规划好了,建设速度量力而行。好的规划,为发展助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更好的为发展服务。今后,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规划意识,从总规开始反复征求意见、反复论证,认真做好总规的修编、完善和整理。在总规指导下,做好控制性建设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保证城乡建设先规划、后审定、再建设,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管理。今年计划建设规划馆,把长远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通过规划馆的方式,向全社会和各族群众告知,依靠全社会力量监督规划、参与规划、执行规划。  

(二)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生态脆弱、环境恶劣是xxx的基本县情,生态第一是我们的立县之本。积极争取城北风口地带治沙项目,建立起护城林带和绿色长城;争取国家湿地公园、三北五期防风治沙项目,严格落实每年3月15日—5月15日的湿地休牧制度,保护生态平衡;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抓好天然林和植被保护,积极推进农村林网建设,建立生态防护体系;保护好水源,加大工程性节水和水利工程建设,保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高度重视城市绿化,狠抓城市环境治理。  

(三)努力推动城市建设。一是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新一轮对口支援提供的经贸合作交流和招商平台作用,紧紧围绕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商贸流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全面落实“三优要求”,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开发,增强招商的吸引力。争取油井专用水泥厂、耐火砖厂、保鲜仓储、红枣加工、尼雅黑鸡深加工等企业落户xxx。  

二是进一步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做好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服务中石油、中石化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经常性开展油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及石油部门的支持,尽快实施“气化xx”压缩天然气民用工程。认真学习借鉴友邻地区的先进经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石油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壮大县级财政。  

三是进一步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紧紧抓住xxxxxxx矿产资源深度勘探的有利机遇,努力在重点成矿带上实现找矿新突破。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矿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立项、建设,支持矿产加工项目建设,尽快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四是进一步培育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按照“绿色、特色、规模、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扶持培育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取红枣加工企业落户xxx,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五是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投资规模效应,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集聚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xxx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县已成功引进xxxxxxxxxxx企业,xxxxxx正在前期准备中。通过积极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使更多的企业落户园区。  

(四)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增收措施,加快推进以畜牧、林果为支柱的富民工程,真正夯实农牧业增收基础,力争“十二五”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份额林果业占到60%以上,畜牧业占到30%以上。一是坚持大力度增畜,通过实施250万亩无水草场建设,增加山区草场载畜量,今年计划增畜3万头只。同时,鼓励户户育肥、户户养殖尼雅黑鸡,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坚定不移地把红枣、核桃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三是坚持大动作、巧安排,把安居与富民、定居与兴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两大工程”建设,解决产业带动问题。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农村林网、节水农业等涉农项目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住房、教育、卫生、道路、供热、燃气、电力、绿化等关系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狠抓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围绕“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面积不落后、功能不落后、质量不落后、产业不落后及户均住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水、电、路、气、厨、厕、浴七项基本功能配套的要求,坚持连片推进,重视教育引导,狠抓工程质量。  

(六)积极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加强实用科学技术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加大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广大公民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提高了思想认识,看到了存在的差距。我们要按照xxx书记“树立信心,后发赶超”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倡行新疆效率、加快推进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