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2-06-14 14:55:03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篇一】

20xx年,我局遵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强化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突出职责职能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切实推进职能工作

1、就业服务呈现新的亮点

一是抓实培训“强”就业。先后开办了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和戒毒(康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3期,完成了100名贫困劳动力、60名“两后生”和40名戒毒(康复)人员培训任务,落实了两期324名中职生创业培训和2129名企业职工在岗培训,有效提升了困难就业人群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创建基地“好”就业。我们新建并认定了“临湘市钓具电商协会”为我市创业孵化基地,“湖南比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积极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和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三是组织招聘“找”就业。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首次跨省就业扶贫劳务协作等多次就业招聘活动,为我市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3000多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00余人。

四是选树典型“促”就业。组织开展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双十资助工程”评审活动,共接收申报企业20家、能工巧匠19名。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演讲展示、评审考评打分,评定岳阳大喜婚嫁服务公司等十家企业为优质初创企业,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专家李响等十人为能工巧匠。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共完成新增城镇就业51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10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116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6人,新增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40万元,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社会保险展示新的形象

一是积极落实社保扩面,普惠群众。重点落实了湘人社发【20xx】103号文件,采取积极宣传、严格审核等措施,稳妥推进103号文件参保工作。积极解决市属企业破产改制、原黄盖湖农场改制两大遗留问题。将全市机关事业系统1029名自筹编制退休人员纳入企业养老保险。完成各类社会基金征缴19.54亿元,支出13.24亿元。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完成参保扩面18660人,基金征缴13亿元,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3.3亿元,发放养老金6.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积极落实特殊群体参保工作,完成参保30.52万人,参保率100%,年发放养老金8700万元。

二是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待遇调整,服务群众。按湘人社发【20xx】44号文件要求,完成全市政策范围内4433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调整,发放调待工资570万元;协调中国银行启动社发工作,共发单位189家4440人;全力推进新待遇计发工作,核定人数1328人,已完成新待遇计发1284人,完成97%。全年共完成251家17121人在职参保信息采集任务,征缴基金17430万元,完成率100%。

三是深入开展工伤保险,救助群众。积极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将新开工建筑工程全部纳入工伤保险,把行政事业单位和低风险企业作为重点扩面对象,全市工伤保险参保单位达436个,参保人数42324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693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120万元)的240%。共受理工伤案件474例,认定工伤256例(其中工亡申报9例),基金支出1977万元。

四是全面提升社保卡使用,方便群众。根据上级要求我市持卡40万张、使用率75%以上的任务,我们通过电视媒体、张贴海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将社保卡应用目录清单内容分解到各经办机构,在保证不影响群众正常待遇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证社保卡的使用率。目前,我市共采集提交制卡信息401359条,20xx年新增制卡13381张,城乡居民养老、企事业职工养老、职工医保、失业保险等均已使用社保卡领取待遇。

3、医疗保障突出新的服务

一是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我市根据岳阳市医保政策,实行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扩大特殊病种门诊医疗保障范围,对重大疾病和特殊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我市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均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大大地方便了参保居民的多种就医需求。

三是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医保业务操作流程,实行住院审批制度,引导参保职工“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分级诊疗办法。同时,我局配合卫计部门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保证了签约服务质量,提高了签约群众的获得感。

职工医保完成基金征缴15230万元,支付1186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18528人,按政策标准筹集资金28100万元,共计补偿41393人次,统筹基金补偿支出26718万元,门诊补偿258457人次,支出5137万元,其他补偿7141人次,补偿1283万元,

4、人事人才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人事招聘阳光公正。今年组织了两次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考试,其中教体系统公开招聘教师191人,卫计系统计划招聘50人。公务员招录48人(不含另由公安局和森林公安面向省公安学校定向招录的7人),另外,我市通过“三支一扶”招募3人(其中扶贫2人,支农1人),现已派遣上岗。每次招录均实现了公开、公正、透明,规范运行、阳光招聘的标准。

二是“四海揽才”招聘积极主动。分别于4月27日和12月1日两次组织本市知名企业参加岳阳市“四海揽才”活动,对我市紧缺人才或高学历人才赴长沙、武汉等地进行人才引进。我市金叶众望、如虹制药、十三村、惠临投资等10家企业单位积极参加,先后有47名优秀人才与用人单位现场签订就业意向。

三是人才数据库建设成效突出。我市自20xx年开始就进行人才数据库的录入工作。截至目前,我市人才数据信息库人才录入22572人,在岳阳市完成率排名第一。其中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16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640人,高技能人才558人。另外,今年共送审高级职称参评48人、中级职称参评45人,为185人办理了初级职称认定。

5、基金监管创出新的特色

一是通过专线开展非现场监督。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督体系,我局基金监督股通过湖南省基金监督管理软件处理日常预警,对预警信息的检查分析,掌握被监督单位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制度运行情况,今年共处理预警420余条。

二是通过强化监督严查违纪案件。通过多种形式向外公开人社工作政务信息,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大对基金骗保案件的检查和打击力度。今年通过群众举报和内部自查发现两起骗保案件。其中:协和医院在群众举报下,发现该院存在套取居民医保基金问题。现已初步查实该院两年内共报销医药费用810万元,套取医保基金252.8万元。目前该案已移送市纪委监委和公安经侦部门。另一起为詹桥中学四名已死亡退休人员存在冒领养老金的问题。现已核实该校4名退休教师死亡后冒领养老金29.78万元,现已将四人多领取的养老金退还到事业保险所基金专户,案件也已移送市纪委监委。

6、劳动保障构建新的和谐

一是加大了政策宣传。在“春风行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等活动中,广泛宣传了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2300多份,接待相关法律咨询620余人,在全市逐步形成了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良好氛围。

二是快速处置了投诉举报案件。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工资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基本做到月结季清。截至11月底,共处理日常投诉举报66起,涉及农民工973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1425.1万元;受理“12345”公众服务热线投诉231起,涉及农民工714人,追讨工资532.15万元。

三是组织了多起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专项行动、夏季高温劳动保护工作专项检查和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日常巡查58家单位,检查劳务派遣企业3家、职业介绍机构1家,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检查11家在建工地。共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73份,立案14起,有效确保了我市良好用工环境和秩序。

二、以队伍形象为关键,突出抓好意识形态及党建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领导。明确了党组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组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单位、股室的意识形态。各党支部书记为各局属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抓、具体抓,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十九大报告》学习活动。以党组领导为示范,在全局各党支部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每名党员均抄写学习笔记二十页以上,撰写学习心得一篇,并印发十九大学习试题到每名干部职工学习。

坚持每周例会开展意识形态学习,现已达20次之多,并举办青年座谈会、党员宣讲会,开展专题讨论和“学习十九大”、“善待你所在的单位”心得交流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

三是推进支渐五化建设。及时选优配强基层支部班子,明确了党建工作书记负责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制度,组织开展“双百”主题活动6次,提升了党建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完善了23项党建制度,规范了所有党员活动室和宣传阵地。

四是优化服务窗口建设。在所有办证大厅设置了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等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推行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等要求。全局所有在职人员全部着装挂牌上班,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五是积极参与各类主题活动。今年5月,由临湘市纪委、临湘市团委主办的“树家风、扬正气、促发展”朗读者活动中,我局参赛组(陈实、熊扬、谢进),以一篇《习近平写给父亲的家书》出色的完成了朗读表演,在十六名决赛选手中排名第二。在岳阳市医保系统“学习十九大.岗位大练兵”知识竞赛中,由局医保经办机构组建的参赛队伍(吴淼、卢凯、胡一丁)从1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竞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六是开展了“三岗评选”主题活动,遵照岳阳市人社局提出的“五比五创”活动要求和市委文明创建工作精神,我局重点开展“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青年示范岗”评选活动。坚持不搞名额分配、有一评一、侧重一线工作人员等原则,共评选”三岗”先进人员10名。对获评人员进行重奖,大力表彰,以此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倡导积极健康的人社形象。

三、以服从大局为基准,积极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1、民生实事办理。20xx年上级分配市人社局的民生实事共三件,其中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1件,新增城镇就业5025人(也是临湘市本级实事);岳阳市重点民生实事两件,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新增城镇就业方面,重点做好了信息采集维护,积极推进劳务协作,落实一系列劳务补助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已达5112人,超额完成了新增城镇就业年度任务。在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我市于20xx年12月1日正式出台了《临湘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开始实施。现已对羊楼司镇被征地农民开展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方面,此项工作去年我局即已完成,我市任务数为33780人,录入率101.29%。

2、网络平台建设。一是配合市委组织部搞好村级58服务平台建设,上报服务事项16项,其中即办事项5项,代办事项6项,协办事项5项。二是积极推进人社平台和村级平台整合工作,现已实现乡镇人社服务平台的全覆盖,在五里千针、羊楼司如斯等11个村开展村级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让基层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各项社保险种的信息查询、生存认证等服务。

3、行业扶贫工作。一是在就业扶贫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就业扶贫省级平台建设,抓好“311”就业扶贫服务,开展了劳务对接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兑现各项就业扶贫优惠政策。评选了一家就业扶贫基地和一家“爱心单位”,发放各项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补助30余万元。同时,加强了各乡镇的督查指导和上级部门的联络对接,针对检查项目逐一进行自查,及时整改,确保各级检查不扣分。二是在健康扶贫方面。对认定救助对象实行了24种重大疾病补助政策,对四类九种疾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取缔乡镇(中心)卫生院住院起付线,对贫困户实施了“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于8月1日启动“一站式”就医结算,现通过“一站式”结算1042人次,总医药费用567.13万元,补偿金额487.64万元,补偿比例达92%。

4、精准扶贫工作。首先注重加强扶贫村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发展青年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通过党员骨干示范带头,硬化组级公路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其次注重村组产业的发展,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为贫困户送去仔猪和鸡苗等生产资源。不定期上门为贫困户解决各类居住、就医、就业等困难,落实各项扶贫举措,先后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万多元。20xx年联系的19户贫困户,已有16户达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超过了年初9户预脱贫计划,4户c级危房进行了修缮,4户d级贫困户的房屋得以改造,扶贫成效显著。

四、以执行政令为要点,科学谋划20xx年工作思路

一是积极落实好机构改革相关工作。做好医保局单列、社保基金划归税务部门统一征缴、公务员和军转干部管理职能划转等改革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包括职能划转、人员安排、业务交接等具体工作。

二是继续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加大作为,全面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为主,努力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对就业困难对象等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帮助转移就业。

三是认真抓好人事人才工作。组织各类人才引进活动,协调各部门落实好引才引智优惠政策,尽最大努力为我市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壮大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做好我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确保“阳光招录”持续推进。

四是全力做好劳动维权工作。重点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加大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征缴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规范管理,加大对恶意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工伤调查力度,及时处理工伤事故,搞好工伤理赔。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调解仲裁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是加大社会基金的支付与监管力度。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积极为参保群众做好各类社保基金的发放与支付工作,加大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力争全年超过5亿元,确保我市参保人员各项待遇能及时足额发放。同时加大对各类社保基金的日常监控,严查违纪违规套取骗取社保基金行为,有效保障全市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篇二】

20xx年,全市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系统上下精心谋划、盯紧任务、狠抓落实,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人社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防控风险,克服困难,着力在织精人才网、织密民生网上下功夫、求突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9%以内,低于控制目标(3.1%)0.31个百分点。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收入分别为59.03亿元、19.15亿元、1.79亿元、1.91亿元、1.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206.4%、125.63%、163.05%、139.2%、130.9%。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全力以赴,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落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党的十九大对人社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制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党建7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从严强化监督检查和立规执纪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完成中央、自治区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持续推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整治工作,认真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1项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9.2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34%。帮助7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保持了动态清零。全市培训各类人员3.1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2336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及取暖补贴3922.47万元,发放率100%。全市建成创业园和孵化基地32家,入驻创业实体4768家,带动就业12853人。为9家创业园和实训基地发放创业就业“以奖代补”项目资金816万元。完成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7家企业286名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全年举办招聘活动14场,有3007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完成全年就业任务的123%。

(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20xx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0万人、153.62万人、22.19万人、27.34万人、24.81万人和51.63万人。全民参保登记累计入户调查9.7万人,完成应入户任务的100%。为6.07万人办理了养老保险补缴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48元,达到3146元/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统一。更新了20xx版医保报销药品目录,新增300余种药品。18家医院、17家药店顺利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系统。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75%以上。此外,门诊慢性病起付线以上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50%。同时,设立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大病补充保险,对特殊人群做到了应保尽保。

(四)人才强市工程扎实推进。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提出30条更具实效的政策措施。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组建人才工作站,增设专门机构、配备专门场所、安排专人负责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20xx年市财政安排人才工作专项资金6000万元。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吸引22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通过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36名,引进合作机构、企业46家,签约项目32个,累计签约金额28.25亿元。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成效凸显,由我市高铝煤炭开发利用产业创新人才团队主持完成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项目”荣获“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自治区唯一获此奖项的项目。积极组织自治区人才选拔推荐和项目申报工作,“鄂尔多斯地区苜蓿新品种中外联合选育技术引进项目”入选自治区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选拔44名选手参加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全区总决赛,24人跻身总决赛前十名。

(五)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印发实施《20xx年职称工作安排意见》。公务员及参公单位公开考录137人,事业单位公开考录650人。对1600余册干部人事档案的“三龄两历”进行核查整改。优化积分选岗办法,妥善安置20名军转干部。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举办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等各类培训班12期650人次。

(六)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全年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单位893家、54548人;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541户,办结群众投诉举报415件;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8985.5万元,涉及劳动者0.54万人。全年受理案件总数1495起,涉案金额1.37亿元,审限内结案率98%。出台农牧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制度,企业新开工项目严格按制度落实保障金,市旗两级设立工资保障金专户,建立农牧民工工资分级管理台账,形成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双保险”。同时,实行领导包联制,逐一排查重点工程,确保农牧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篇三】

上半年,新沂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目标。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亮点工作

1、就业创业工作稳步发展。始终坚持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促进就业创业,就业创业工作形势基本稳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周”、“新沂市重点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积极为企业招聘各类人才搭建平台。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5900人,完成任务的71%;城镇登记失业率2.06%,低于省控指标4%以下;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2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成72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100%、服务率100%,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295人,完成任务的112.6%。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3379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584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337人。同时,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动态监测、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补贴申请工作。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

2、人社系统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一是村级平台全面布设到位,从而打造了覆盖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层级清晰、功能互补的服务模式,全面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招聘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市18个镇(街道)及风景区、30个社区、254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人社基层平台,实现了人员、经费、制度、平台建设等“六到位”。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齐全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就业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岗前培训提高协理员业务能力,5月16至17日对我市人社基层平台协理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封闭式业务培训。立足“系统全面、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着重讲解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维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切实提升我市人社基层平台协理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明确工作目标,同时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新形势下所肩负的使命,为更好地开展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新沂市委、市政府对扩面征缴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列为20xx年重点考核工作之一,召开了全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动员大会,进行了工作部署,明确了镇、街道、经开区,高新区和马陵山景区等20个板块为扩面征缴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我局根据工作要求,迅速落实指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扩面征缴工作机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指导组织各板块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我们以“金保工程”数据为依据,对相关用工信息进行了核查比对,共排查摸清企业未参保人数14570人。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宣传力度,开通了扩面征缴绿色窗口,参保企业在一个窗口就能便捷完成用工备案、参保登记工作。以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截至6月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6.6007万人,净增企业职工参保3328人,基金征缴收入2.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累计完成9.3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7745.6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87.10万人,基金征缴收入60000万元(其中个人缴费12140.3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参保缴费18.25万人,征收保费5895万元,发放基础养老金15.3万人,发放养老金1.3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员信息核定和参保登记工作有序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在省平台注册469家,在职18684人,退休7072人,已上线运行423家,在职16877人,退休5921人。

4、人事人才工作有序开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钟吾英才计划”,来新工作的本科生,连续5年每年补贴1.5万元,今年1-5月份已经109人通过审核,今年工业企业新引进大学生420名,其中本科以上大学生107人。成功申报蓝丰生化、华信塑业2家单位成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今年5月认定利民化工、花厅生物、晋煤恒盛等8家企事业单位为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积极搭建引才平台,推荐蓝丰生化参加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大力开展引智工作,共申报并执行市级引智项目9个。专业技术人才稳中有升,今年以来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120人。

5、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上半年共检查120余家企业,涉及民工3万多人,共清欠民工工资900余万元,同时完成170多家企事业的日常巡查任务,400家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书面审查工作。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落实案前调解制度,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确保劳动关系和谐平稳。年初以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立案受理案件446件,调解结案439件,裁决结案7件,调解结案案件占案件总量的98%。

6、简政放权稳步推进。做好“放管服”改革,梳理上报行政权力事项清单78项,并对其中19项公共服务类事项办事指南进行编制汇总,并分别在新沂市政府网站和政务平台网站进行专项录入。编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及涉企培训考证目录清单,明确要求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活动,对权力清单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行动态管理,提高清单的时效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对所有对外服务事项编制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进一步厘定服务事项的名称、对象、法定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内容,并将印制的服务指南摆放于服务大厅和前台的显著位置,方便群众查阅。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及“一单、两库、一细则”(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针对性地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注重事前预防、减少事后查处,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机制。

7、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与职能工作目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党组班子成员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切实负起对分管范围内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监督制约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重点加强社保基金、就业培训专项资金、人事招录考试、退休审批、职称评定、劳动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廉政“风险点”的监督,实现“零事故”、“零违纪”。

二、存在的问题

1、就业创业方面,突出问题是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依然同时存在。受经济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群众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青年就业中,普工(产业工人、低附加值岗位)比重偏高,技工(技术工人、高附加值岗位)比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2、社会保障方面,突出问题是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加大,基金可持续运行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增加。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给我们社保工作带来更多新的挑战,挖掘潜力扩面征缴是当前社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3、人才工作方面,突出问题是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严重缺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等)及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的引进、培养、留住、使用还有待加强,人才总量、结构与创新创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劳动关系方面,突出问题是劳动违法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多发、高发,劳动关系协调难度日益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经常出现,同时劳动监察、仲裁人员紧张,如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做好矛盾纠纷预防,需要我们积极研究。

5、社会保障政策业务知识宣传亟待加强。20xx年以来,国家相继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出台实施新的全国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惠民政策并没有完全深入老百姓心中。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以来,医、保、患三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多市民不清楚现行的医保政策,导致就医不能及时报销,无法享受正常的居民医疗待遇。

【篇四】

20xx年,市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领跑江苏的总体要求,紧扣保障民生和服务发展两大主题,超前谋划,对标找差,以思想解放领先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多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多件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突破,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或超额完成,有力推进了人社事业的发展。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重点目标预计完成情况: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1万人(目标11万人),登记失业率1.78%(目标3%以内);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49%(目标>98%);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40%(目标>98%),失业保险参保率98.68%(目标>98%);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903人(目标800人)。

二、20xx年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就业质量跻身新方阵。“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和“就业援助精准帮扶”工作入选人社部年度地方就业创新实践案例。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在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第一。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到位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就业工作成效得到市委李小敏书记的批示,全市各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就业政策进一步升级。先后制定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办法、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等操作文件。实施多项为企业减负政策,发放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2.11亿元、稳岗补贴1.91亿元,降低社保费负担26.38亿元。二是创业效应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全市扶持自主创业2.16万人,实现带动就业7.94万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782人。创业载体体系更加健全,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列入江苏省地方标准计划,全市已建成212个创业载体,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24个,入驻企业1.9万户,孵化成功率达52%。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发放创业补贴1134万元。创新实施银行直贷模式,全市前三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83万元,其中:市区发放3237万元,同比增长110.74%。探索建设无锡市创业大学,精心制定筹建方案。举办“创响无锡”大学生创业大赛。继续打造创业品牌电视栏目,累计展现140名各领域创新创业代表人物的风采,进一步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三是就业援助进一步深化。开展大学生“阳光就业”活动,今年以来共发放大学生租房补贴3671.94万元、就业见习补贴351.56万元和研究生交通补贴17.5万元。实施就业援助对象分类服务制度,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17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2.87万人。与延安和海东市对口扶贫结对,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援助,累计推送1.1万个岗位信息,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四是职业培训进一步强化。落实失业保险支持职工提升技能补贴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向2705人次发放补贴437.57万元。开展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训计划。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购买培训服务成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就业预警进一步优化。针对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制定无锡市就业应急工作预案。就业质量评估规范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得到中国就业促进会张小建会长高度评价。进一步健全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用工监测等功能,就业失业监测体系更加完善。

(二)社会保障实现新突破。全面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是社保覆盖面显著扩大。出台本地户籍人员断保接续贴息政策,利用政策杠杆助力社保精准扶贫。完善全民参保登记长效机制,率先实施全省唯一整合培训、就业和参保“三位一体”的入户核查机制。推进交通水利能源机场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社保扩面再创新高,截至10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净增缴费12.57万人,压降本地户籍断保人数8.09万,创五年来最好水平。二是社保制度日益健全。创新出台无锡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作为“第六大社会保险”制度,对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长期失能时能获得长期护理服务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生活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制定贯彻落实企业年金办法,新增企业年金建制单位32家,同比增长300%。及时调整女性参保人员、个体工商户雇工等群体退休政策,解决百姓长期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三是基金运行安全高效。出台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drgs-pps”江苏省试点项目,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全面取消定点零售药店准入数量限制,市区范围内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分别达到472家和657家。加强医保智能监控,追回各类违规费用2940万元,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实现了双降。深入推进社保缴费基数核查,查实漏缴基数1.75亿元。市区社保费征收xx亿元,同比增长22%,五大类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xx亿元。四是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4连增”,从人均2596元/月提高到2747元/月;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人员的政府保养金从830元/月、720元/月提高到920元、810元;纯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从405元/月提高到450元/月;五六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定期补助金和保养人员保养金同步调整。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6%,位于全省前列;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持续调低,市区参保人员享受大病保险实时补助2万余人,受益金额xx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攀上新高峰。聚焦“高精尖缺”,坚持引培并举,切实推动人才工作协同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实现突破进展,今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6203人,海外留学人才1612人,高校毕业生3895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856人。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更具竞争力。配合制定“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实施办法,参与举办20xx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无锡交流大会活动。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支持为重点,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引进政策。精心组织举办5场国内高层次人才交流推介活动、18场人才交流对接品牌活动,为企事业单位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搭建桥梁。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工作,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留学人员服务主窗口优势作用,启动新生代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计划,优化完善留学人员从出国前到回国后的全服务体系。无锡人才云信息平台开发工作有序推进。二是高水平技能竞赛成绩更斐然。出台落实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积极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第8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在世赛省选拔赛中获得10个第一名、9个第二名、10个第三名,位列全省第一;在世赛全国选拔赛中获得1个第一名的历史性突破,8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在全国数控大赛中5名无锡选手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位列全省前列,并获得省代表队唯一的第一名。无锡技师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集训基地。顺利承办第4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紫砂陶制作项目省级预选赛。完成首批无锡市乡土人才、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的评选工作。三是为重点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更精准。举办各类主题活动42场,共为81家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318家次。专门成立华虹项目服务组,深度对接华虹项目服务需求,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精准的人力资源服务,得到了市委李小敏书记的高度评价。启动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与推荐。开展劳务用工市场“人头费”乱象整治工作。

(四)人事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激励约束保障并举,着力提高公务人员素质能力、创新活力、服务水平。一是精心组织公开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序进行,其中机关考录公务员及参公人员569人,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325人,确保考录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考试安全,考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人性化。二是进一步规范人事制度。全面做好我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推行工作,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环保机构监察监测垂直管理改革人员过渡安置任务。稳慎推进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人员过渡安置工作。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日常管理服务基本实现网上经办。鼓励、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通过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方式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成立事业单位人事处理申诉公正委员会,组织完成对首例事业单位人事处理再申诉案的审理工作。统筹安排机关与事业、事业单位间的收入差距得到缩小,收入水平更加合理。三是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有序推进678名军转干部安置计划的实施。用心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事迹宣传和慰问工作,获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的肯定。

(五)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实现新跨越。持续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关系领域社会治理。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宏观调控。落实企业用工监测和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制度,防控劳动用工风险,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99%。提高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履行质量,已建工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9.9%。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发布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工作,完成市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报审。二是严格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开展“治欠保支”行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统一调度”工作机制,稳步推进预警监控维权指挥平台建设,实施“双随机”执法检查机制,畅通“一窗、一电、一网”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欠薪案件“快立、快查、快处、快结”工作机制,依法高效处置欠薪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共查处涉及拖欠职工工资用人单位286家,拖欠工资数额4709.87万元,已责令补发4700.03万元。三是创新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出台全省首家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全国首创企业调解专业联盟工作平台,推进调解组织规范化和示范化建设,打造争议处理全程贯通的无锡模式。四是多措并举做好信访稳定。坚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会商会办妥处层面矛盾纠纷,全局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9%,继续呈现信访总量连年下降、形势平稳可控的良好态势。

(六)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把优化人社公共服务作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185项,对列入清单的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统一办事指南。进一步优化对外经办业务事项,先后对800多项业务经办事项逐一简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开展3轮证明材料清理工作,取消证明材料82项。二是深入实施“数字人社”新三年计划。整合优化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了网上经办、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打印、网上缴费等服务功能,服务事项达230项,形成了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服务模式。拓展移动服务功能,“无锡人社”微信平台实现“自主转院”以及长期异地就医自主登记、人事人才证书自助核验、职业培训微信报名,以及个人社保月缴费明细、退休人员养老金增资、医保增资等功能,关注人数超过61万。移动办公系统按时上线运行,电子档案系统启动建设。三是纵深推进标准化建设。市区47个街道(镇)人社所361个服务窗口全部配备高拍仪、读卡器、双屏显示器等信息化设备,“一窗式”服务率达70%以上。实现基层平台机构、人员、设施设备的在线管理,构建起以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核心,以服务基础标准体系和服务保障标准体系为支撑的标准体系。通过第三方测评显示,群众对人社所的满意率由试点前的83%提高至97.2%。社保经办大厅开设“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简单业务当场办、复杂业务后台办”的经办服务模式,社保综合办事效率上升了28%以上,服务质量满意度从93%提升到96%以上,经办差错率从0.8%下降到0.05%以下。推进“五险合一”标准化精品展示、“综合窗口”标准化实践验证、“数字社保”标准化创新研究和“便民社保”标准化宣传培训四个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七)自身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一是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辅导宣讲、研讨交流、形势报告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培训。夯实党支部建设根基,对36个党支部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项检查,提出整改建议,全年发展8名新党员。二是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组织全局128名干部分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培训,举办5期“求知学堂”,大力选拔科职(级)干部20人,其中正科职9人,副科职9人,调整交流4名正科职干部到重要岗位,有效提高人岗匹配度。三是系统行风建设全面推进。全面启动系统行风建设,制定行风建设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构筑了全市上下联动、运作协调的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人社系统行风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对36个窗口单位和85个人社所开展明察暗访,发现和整改行风问题205个。窗口服务规范、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显著提升,市局在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和作风建设综合考评半年初评中,获得85.1的高分,位列政府执法组第二。四是文明单位创建如火如荼。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道德讲堂、命名党员先锋岗、“人社好故事”宣传等活动,切实提升机关文明程度和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在全局形成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篇五】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局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加快“调转促”行动计划,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进展顺利,各项工作均按序时进度超额完成。

一、立足民生为本,就业创业推陈出新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99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7.5%、126.5%和189.4%;开展创业培训3720人,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其中个人贷款xx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和108%。农村转移劳动力1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全面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是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20xx年,我们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阜阳市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促进经济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等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政策体系。

二是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公共创业服务机构为载体,积极开展阜阳创新创业大学创建及省级备案工作,打造创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拓展培训内容,大力推广在线创业课程等网络学习,提升创业能力。组织实施“3611”创业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扶持大学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工,目前组织创业培训3720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2万户、小微企业1.25万户。

三是深入开展“接您回家”活动。20xx年“接您回家”以“看望农民工,推介阜阳新亮点”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我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鼓励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等,阜阳市人民政府通报表彰了104名返乡创业典型。活动期间,共慰问农民工4.96万人,慰问金额976.6万元,解决农民工问题1.62万条,协调资金2353.9万元。

四是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组织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和退役士兵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活动,共组织各类招聘会377场次,吸纳农民工就业12.6万人,提供维权及法律援助

1.9万人,发放春风卡等资料40.3万余份。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584

户,帮助实现就业2732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组织高校毕业生网络和现场招聘大会,积极开展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工作,建立“阜阳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台帐,实行动态就业服务管理。

五是做好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落实失业保险基金发挥稳岗、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为166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1620万,涉及职工59514人,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

六是全力推进就业脱贫工程。层层签订《就业脱贫工作责任书》,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建立完善就业脱贫“月点评、季通报”制度、“星级评定”制度和

“定点联系人”制度,以就业脱贫工程推进会、调度会、通报会等多种形式予以推动促进。出台各项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就业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就业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阜人社〔20xx〕122号)。大力开展就业脱贫基地认定和就业脱贫车间促就业工作,制定了《阜阳市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和补贴办法》,大力开发就业扶贫基地,现有省级5个、市级68个,扶持打造新型就业脱贫车间,有效解决贫困劳动者家门口就业的难题。组织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行动。核定并录入全省就业创业脱贫管理信息系统贫困劳动者信息419340人,已经就业188522人,未就业贫困劳动者230818人中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25904人。已制定帮扶措施28157人,就业帮扶率108.6%。帮扶后稳定就业16242人,稳定就业率124.5%。9月份以来,组织开展了“就业脱贫招聘周”、“就业脱贫服务月”等专项活动,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招聘活动162场次,提供岗位信息2.7万个,开展技能培训7662人。20xx年度,我局紧紧围绕就业创业脱贫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就业脱贫工程,在全省12个二类市的就业脱贫工程评比中,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立足优质高效,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344.04万人,参续保缴费率108.61%,完成目标任务的106.85%。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企业职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仅含阜城三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39万、39.95万、26.18万、25.45万、30.41万、27.95万,全市持卡人数达586.35万,以上指标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度。

一是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立了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业务人员能力建设,做好舆论宣传,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进改革的工作合力,使改革工作取得了多方面实质性进展。截至12月底,我市编制部门已完成对409家机关事业单位22344人的参保资格确认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完成了1905家单位数据采集初始化工作,1750家单位开始进行系统数据采集录入,累计录入119026人(其中在职79437人,退休39589人)数据信息,为下一步顺利启动参保登记、基金征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稳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引导,拓展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计划实施范围,加强园区企业、中小企业、个私企业以及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扩面参保工作。推进建筑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

三是继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及时调整社会保险费征收计划,确保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发放率100%。出台《阜阳市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暂行)》、《阜阳市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保转诊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做好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与省内68家定点医院、省外2家定点医院发生联网结算,方便群众异地就医。开展工伤保险费率调整测算,加强工伤定点机构管理,严格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科学编制社保基金预决算,进一步规范基金收支管理,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开展退休人员人脸建模信息识别,主动上门为异地退休人员服务,保障了基金运行安全。

三、立足创新驱动,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一是大力实施公务员能力提升计划,按照三围绕(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公务员实际需求办培训)的原则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省公务员局统一部署,全市选调了95名公务员,分别参加了省公务员局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班。组织市直单位科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轮训班及脱贫攻坚培训,开展新录用、新任职公务员任职培训等多类别培训。采取多种方式灵活组织培训,全市培训公务员1万人次以上。

二是加快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核发18类专业技术资格及执业资格证书2500余本,完成了工程、农业、中专、技工院校、新闻、非国有建设工程、自然科研与民营科技系列等各个系列的中级职称评审工作,全市共有7500余人晋升或评定了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全面推开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络远程培训学习,举办传统手工艺(国家级非遗)高级研修班。新增2家企业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人获批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被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三是紧紧围绕“人才大市”战略,打造技能阜阳,大匠之城。培养新技师524人、高级工培训3400人、职业技能鉴定3.89万人、就业技能培训3.2万人、技能提升培训1.9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201.5%、101.8%、105.2%、110.3%和102.1%。成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出台《十三五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阜阳市技能人才职教孵育工程实施办法》等文件。组织首批认定8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举办阜阳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受到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积极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出台《阜阳市“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引智工作。引进外国专家2人,解决技术难题2项,实施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23人次,有2家公司申报成为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单位。

四、立足依法施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相关制度。加大公务员考录和遴选工作力度,新招录用公务员756人。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市直机关公开组织遴选公务员43人。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考录工作。新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5名;招募19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直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阜阳市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从“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以及落实人事管理制度和完善薪酬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充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扎实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

三是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审核工作组,分工负责,分步推进,切实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标和离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审批工作,现已圆满完成。

四是积极稳妥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今年我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41名,其中计划分配31人,自主择业10人,另有随调家属4名。目前,31名军转干部全部安置到位,顺利完成了年度军转安置工作任务。同时抓好全市2000余名企业军转干部群体解困政策及维稳措施落实。举办自主择业干部“新启航”创业培训班,强化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的帮扶与指导,

五、立足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协调扎实有效

一是健全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出台《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强化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等基础性工作。1560家用人单位办理了网上登记备案,11.97万人进行了用工登记备案,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26%,集体合同覆盖率85%。

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立调解仲裁建议等新制度,建立劳动仲裁集中办案制度,提供绿色劳动仲裁帮助通道,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联动机制标准化,实现了仲裁与法院、司法、工会、企业联合会、工商联等有关部门联动工作的常态化。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632起(其中仲裁323起、不予受理31起、调解结案278起),仲裁结案率98%。

三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印发《关于开展20xx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评价工作的通知》、《阜阳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办法》,完善用人单位信用信息记录和社会公开制度,强化信用监管,两网化管理覆盖率100%。积极开展20xx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评价工作,组织开展规范劳动用工和劳务派遣行为专项行动,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083件,结案2057件,结案率98%。

四是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组织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集中进行实地执法检查,共涉及4.51万人,涉及金额xx亿元,累计收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xx亿元,处理群体性的案件55件,移交公安机关17件。由于我市劳动监察工作表现优秀,受到国家人社部的通报表扬。

六、立足夯实基层基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了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促进城乡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阳光就业网上办事大厅已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健全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体系,建成医疗保险监控系统。注重管理服务,发挥社保征缴经办机构职能作用。优化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一站式”服务流程,加大基金征缴清欠力度,及时按缓缴协议补收欠费。

二是不断强化基层工作平台。认真抓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所)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发放。社保卡应用拓展到社保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及代扣代缴等方面、医疗保险待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城镇职工养老资格认证的身份凭证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通过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发放6个方面。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不同领域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

四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开展“五走进”活动和“依法行政推进年”活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纪律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活动,引导人社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