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时间:2022-05-14 08:15:02 讲话致辞 浏览次数:

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2008年2月18日)

同志们:

新春佳节刚过,市委党校第四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今天举行开班仪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和市委党校给大家拜个晚年,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举办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推动我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集中学习、系统培训、专题研讨,全面准确地领会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济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把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市委重大战略部署要求上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学习研讨交流中参考。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继续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我们要全面深刻、系统深入、原原本本地研读十七大报告,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抓住纲目,突出重点,着重在领会实质、把握精髓上下功夫。

(一)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形成的新认识高度统一起来,第一次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强调高举这面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等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体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一贯性。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真正弄懂弄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不为任何艰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深刻领会党的科学发展思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各个方面,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并郑重写入《党章》,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贡献。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首次引入了“人均”概念,确立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新变化。这些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具体、行动方向更加明确、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在学习十七大过程中,要对照我们的发展实际,不断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新任务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

(四)要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明确提出了“一条主线”、“五大建设”和“一个目标”,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机遇、新挑战前所未有。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但必须明确,我们所要改革的,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党的具体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等。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总体要求、目标道路和工作任务,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强调,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六用九提高”的总体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出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解决“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紧密结合,强调要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发展实践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全党工作的重要要求,是对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思想的新发展。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和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强调一下粮食安全问题,这关系到防止明显通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温家宝总理强调: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促进重要品种稳定增长,保证市场供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村工作会议一定要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并要鲜明地提出在今后几年内一定要保持粮食继续稳定增长,保障供给,确保粮食安全。这是一项关系全局必须做好的艰巨工作。总书记和总理的批示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这不只是口号,可以说这是个战略,是个方针,是个政策,必须从思想上克服一些模糊认识。

一要防止认为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降低,农业的地位也随之降低的认识偏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GDP的比重越来越低,这既是发展的规律,也与统计方法有关系,目前只统计农业初级产品,一到加工,就不算在农业账上了,农业附加值没有体现在农业上。比如苹果装在筐子里算农产品,装在罐头瓶里就算工业品了。若按二次加工计算,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还要占35%左右,发展中国家占的比重更高。发达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然只有3%左右,但仍把农业当作重点,他们的农业部都是重点大部,世贸谈判中农业问题始终是焦点、难点。要认识到,虽然农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还会逐渐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不仅不会改变而且更加重要,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更加强化。

二要克服认为发展农业投入大、财政又不增收,得不偿失的思想观念。有的同志认为,农业税取消、实行农业补贴后,农业不但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反而还要“倒贴”。这些同志对农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浅层次上,只把农业看成“吃饭产业”,而忽视了农业之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多种意义。回副总理讲了“三个强化、三个彰显”:食物保障功能强化,原料供给功能强化,就业增收功能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彰显,观光休闲功能彰显,文化传承功能彰显。二三产业中的食品工业、造纸、酿酒、烟草、纺织、医药、旅游、商贸等,都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来源。我市210万农民工主要在从事二三产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不是得不偿失,而是一举多得,社会综合效益巨大。

三要克服认为粮食生产已经过关,不必担心粮食安全的错误认识。部分同志认为,连续几年粮食增产,粮食安全问题不大了,国际上粮食价格也不高,有问题还可以进口粮食。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有害的。外国粮价不高,但人均几百亩、上千亩土地,美国只有200多万农民,却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大国。阿根廷每个农民10公顷土地,还要吃国家的许多补贴。而我们一人只有一亩多地。因此,粮食基础并不稳固,上去很难,下来很容易。粮食出问题,社会就会出乱子。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把吃饱饭的命运押到进口粮食上肯定不行,必须走粮食基本自给的路子。

四要克服认为工资增长越快越好,农产品价格越稳越低越好的思想倾向。十年时间干部职工工资增长了几倍,工业品价格也上涨了很多,只有农产品价格从去年6月份开始才略有上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与工业品比价极为不合理。一人一亩地种粮食农民靠什么增收致富?虽然猪肉、鸡肉、油料和大豆价格的变化启动了本轮上涨的进程。但在这次涨价之前,这些产品的价格都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猪肉涨价前的十多年来,养猪是保本或赔本的,前两年养一头猪要亏损80元左右,没有给农民补贴。现在猪肉涨价了,养一头猪半年左右的时间也只能获利150元左右。某几种农产品产量下降直接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恢复性的价格上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总体是合理的,对增加农民收入有好处。2006 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5.8%,亦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1/3 左右,而且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因此,本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二)准确把握“多予少取放活”的根本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是对农民的恩惠恩赐,而是合理的补偿。众所周知,农民对于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农民建国后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最保守估计高达30万亿元。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条件依然很差,农民的收入仍然很低,中央对“三农”“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农惠农支农的新政策,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对“三农”的投入,实际上是高效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温总理讲,向“三农”投入是启动消费的一步活棋,没有个过热的问题。要刺激消费,关键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去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率仅是0.4,而农民则达到1.16,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把60%的钱存到了银行里,农民则挣100元,花116元。因此,要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中央这些年支农惠农政策的含金量高、推动力大、受益面广,去年中央财政投入3900多亿,我省财政去年拿出92.2亿,我市财政去年拿出3.2亿元,应该说增幅较大。正如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讲的,中国再大的数,除以13亿都是小数,中国再小的数,乘以13亿都是大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今年关于“三农”投入“五个三”的政策要求,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五个三”就是 “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和“三个大幅度”。“三个明显高于”,就是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三个调整”,就是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国家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三个继续加大”,就是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三个提高”,就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个大幅度”,就是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地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支持投入。

(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十七大报告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以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等等。作为济宁市来讲,就是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坚持“六化”并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国内外经验表明,哪里产业化经营搞得好,那里农产品竞争力就强。荷兰耕地面积只有我国的2%,人均耕地只有1.8亩,但农业却相当发达,农产品出口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各级要深刻理解“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我市实际出发,要围绕农业“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壮大发展规模,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过得硬、打得开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建500个特色农业专业村,新增100处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0家。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但是,大不等于强,多不等于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质量安全作保障的产业,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大,迟早要出问题,要被挤垮、被淘汰。去年发生的多宝鱼事件,涉及产值30亿元,差点毁掉一个产业。但从药检分析,一个人吃260斤多宝鱼,才相当于吃一片痢特灵。一个并不真实的报道尚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若质量真的不过关,后果难以想象。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制约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突出问题。今年,我们要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重点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三大体系”。年内规划建设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再有10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获得省级以上认证。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将来耕地资源还会减少,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我省只有52%,我市也只有50%多,与发达国家的70-80%比,差距很大。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关键要在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上下功夫,真正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农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农业开放的国家,无一不是农产品进出口大国。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利用外资连年大幅增长,但也面临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日趋严重、人民币升值削弱农产品竞争优势等严峻挑战。今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篇文章,一方面加快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体系,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环境友好型农业项目,引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巩固扩大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利用外资水平。

五是加快推进农民组织化,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影响当前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变千家万户各行其是、单打独行的分散生产、分散销售为千家万户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销售,才能增强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当前,要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金融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要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年内力争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500家。

六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成就和发展成果,差不多都展现在城市;农村虽有改观,但是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推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产品向“三农”开放,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年内,我市要新建改造乡村公路1000公里,在600个行政村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及管网升级改造,保证半数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标准,改造5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争取60%的行政村通有线电视,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

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带头践行十七大精神的表率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的根本保证。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希望大家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上对我市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再思考、再研究、再认识,真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对工作进行理性认识、系统思考的过程,成为对全市重大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共识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真学真信真用的模范行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具体说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与理论武装相结合。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指南,关键在于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对十七大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好、贯彻好。这既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又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责任。希望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政治责任,大力弘扬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推进十七大学习向纵深发展,力求学得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

二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与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相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关键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真学是前提,真信是关键,真用是根本。通过学习不但要提高认识水平、思想境界,更要坚定理想、坚持信念,努力使自己在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坚定,操守上更加高尚,作风上更加务实,行动上更加自觉。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党和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作为最高追求,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相结合。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仅要看学习的态度、理解的深度、信仰的程度,还要看是不是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带头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要带头研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握方向,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带头探索十七大精神与各自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创新思维,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带头狠抓工作落实,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使每一项工作都要善始善终,都要一切工作具体化,都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与解决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相结合。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像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亟需大家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的课题就有:一是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二是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三是如何加快培植优势产业产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四是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五是如何加快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六是如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七是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八是如何搞好试点示范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等。希望大家学习期间多研讨多思考,回去之后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同志们,本次脱产集中培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部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参加培训的全体同志要高度重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全市党员干部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最后祝大家学习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班上 讲话 精神 专题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