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

时间:2021-04-29 09:51:36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鸿门宴》读后感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北风萧瑟,英雄末路,《垓下歌》用短短四句诗唱出了让无数人叹惋的悲歌。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人,将力能扛鼎,气壮山河的项羽,逼到了这般的穷途末路呢?

刘邦,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无赖,一个48岁才参加起义的落魄的泗水亭亭长,凭什么能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在兵力,声望,个人能力都不如项羽的情况下,最终战胜项羽,夺取天下?这些疑问其实可以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得到答案——鸿门宴,这个项羽最接近成功的地方。

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中有言道:“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后行黑而已。”

面厚,便是不重虚名,不为世俗所累,刘邦可谓是深谙此道。对于项羽手下一个小小的将士——项伯都能够“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结为婚姻”,对项王更是毕恭毕敬,甚至是一心想杀他的范增也是以礼相待,完全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评价。而项羽却是相形见绌了,刘邦只是短短几句话就让项羽毫不犹豫地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生怕因此为世人所笑,而樊哙进帐后的几句逼问,更是让项羽无言以对只得让他坐下。两相比较之下项羽像一个心性正直的君子,重义,坦诚。

心黑,便是果断,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项羽在鸿门宴上犹豫不决,明明可以一挥手,皇冠加冕,天下楚姓,立万世之功业。他却因为怕有损自己的名声而犹豫,最终让机会白白流失。而刘邦则却完全相反,做事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说前去谢罪就去谢罪,那怕明知九死一生;决定了逃跑就逃跑,一刻不停;甚至到后来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住以此威胁刘邦之时,刘邦更能说出“分我一杯羹”的话。相比之下,刘邦就像是一个市井无赖,为了胜利,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

面厚心黑并非是单纯的`贬义词,有时甚至是褒义词。面厚,什么样的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厚”呢?我想只有那些内心强大,不畏世俗流言的人才那做到吧!心黑,什么样的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黑”呢?我想只有那些心中有沟壑,懂得取舍的人才能做到吧!

正直,勇猛,重义气,这是项羽的优点,然而也是他的缺点。用韩信的话就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我们要学的是真正地“正直重义”,而不应做项羽那样的个人的小义。好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孔子的“以德报怨”便是义,但孔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以德报怨”给恶人,恶人便越发嚣张,社会正气遭到压制,社会就将会变的混乱;而“以直报怨”,恶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社会正气得以伸张,社会才会越来越好。相比之下“以德报怨”是个人的小义,而“以直报怨”才是国家大义。同样,项羽的仁义也是小义,他正直,所以帮他的曹无伤死了;他勇猛,所以他屠城中那些无辜的妇孺死了;他重义气,于是在他可以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的时候,选择分封28路诸侯,所以百姓在那绵延的战火中也死了。

由此观之,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他失败的原因是坐在了与他个人能力,性格都不相匹配的位置上,于是史书上记载的只能是那个在乌江旁悲壮的身影,而不是一统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帝王。

《鸿门宴》读后感2

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的悲剧英雄。项羽身为楚国贵族后裔,从24岁(前209)起兵反秦开始,到31岁(前202)垓下身亡为止,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斗争和楚汉相争的舞台上,只活跃了短短的8年,却留给人们历久不衰的鲜明印象。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此时陈胜被杀,项梁战死。秦军名将章邯率20万主力围困赵军于巨鹿,而反秦起义军首领宋义却坐观成败,延误战机。项羽果断地斩杀宋义,率楚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杀声震天,九战九捷,消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此时的项羽将他的英雄豪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已近尾声。项羽到了四面楚歌的悲惨境地,不免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但在最后一战中,他孤身奋战群敌,“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倒退)数里。”可以想见其多么神勇!但“虎落平阳遭犬欺”,终究摆脱不了受围困的处境,故有乌江边赠马亭长之举,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以自刎之举成全急欲领赏的汉军将领。一代英雄,自我毁灭。死得坦然,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也不禁赞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项羽,岂不是将整个南宋小朝廷比了下去?

项羽是英雄,但只是一个失败英雄,只是一个悲剧英雄。

他力能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他有勇少谋。

他自视甚高,豪爽直率,但“自矜攻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刘邦能利用项伯来摆脱危机,项羽却轻易出卖曹无伤;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项羽有一范增却不用。

他坑杀秦军降卒20万,火烧阿房宫,其暴戾之举令人扼腕。

他自封西楚霸王,-天下以封王侯,更是倒行逆施之举,岂不是要将历史车轮拉回到战国时代?

他在面临垓下之围的绝境时,尚自负英雄,说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拒绝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政治上优柔寡断,目光短浅,不屑于耍弄权术,又怎能玩得过年长他24岁又极有心计极有野心的刘邦呢?

总之,项羽能作一员伟大的军事将领,却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屠洪刚在一曲《霸王别姬》中唱道:“问世间谁是英雄?”后人却更感慨于他生离死别时表现出来的侠骨柔情。至于他是否英雄,他已以自身的行为作了的注解。

《鸿门宴》读后感3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项羽性格的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悲剧。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推荐访问:鸿门宴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