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思考

时间:2022-05-13 11:5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中国共产党人高屋建瓴,与时俱进,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全力以赴地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那么作为拥有百万移民的三峡库区,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文社会环境不断调整重组,实现移民“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已成为三峡库区新的历史任务。如何早日实现移民和谐、库区和谐、乃至国家和谐,是三峡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义无反顾的职责和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仅从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意义、目标、面临的问题、基本构想及建议等进行尝试性探讨。

一、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意义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百万移民,世界难题。三峡伟业是我国有史以来改造自然、重组社会的又一伟大创举,是对中国人民自谋发展、自主求强之民族能力的又一次严竣考验,三峡工程如期建成、移民难题成功破解、库区经济快速发展事关国家形象和世界信誉。三峡库区和谐虽是国家和谐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其不同的特殊政治意义和国家地位。

(一)三峡库区和谐是区域价值之必须

从历史地理和人文军事的角度分析,三峡库区素有“地居扼要,弥资金汤”之称,有“得荆襄者得巴蜀”之史证,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巴楚、巴蜀之战,赤壁夷陵之役,唐宋元明次第征服,张献忠、刘体纯浴血川东等历史,近有日本侵略军大肆轰炸欲敲开三峡门户,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国家还借三峡工程以军事威胁。三峡地区,古之为“水陆交会,帆墙栉比,百货鳞集,大利源源”的长江经济走廊的主要片区,近之为中国东西部经济梯次发展的“桥头堡”。历史演绎轨迹和经济潮流走势,凸现三峡库区独具的政治军事经济价值。三峡库区稳定和谐直接牵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兴衰。

(二)三峡库区和谐是实现三峡工程效益之必须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三大效益,对提高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防洪效益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数万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发电效益牵动着国家电力产业的命脉,航运效益占据着我国第一内河运输的主导地位。三峡工程效益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淋离尽致地将之发挥出来,不断消除制约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不利因素,严格地讲就是要构建起和谐的三峡库区,努力为发挥三峡工程效益创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三)三峡库区和谐是改变库区落后面貌之必须。

当前,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库区产业空虚、城市就业压力大、移民安稳致富难、水库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库区大部分区域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距甚远。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就是要通过合理开发西部资源、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小康和谐的新型中国西部。三峡库区是西部和谐的一个子区域,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更加紧迫和必要地催促着和谐三峡库区的到来,为库区人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库区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共处。

二、和谐三峡库区的构建目标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大要素,结合三峡库区实际,构建和谐库区应重点实现以下四大目标:

一是库区移民顺利搬迁,移民安置稳定。按照三峡工程分期蓄水进度要求,移民依法妥善安置,库底标准化清理,移民新区的生产力、社会力、经济力、文化力协调发展,移民的需要得到充分尊重,“迁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全面实现,移民世界难题成功破解。

二是库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库区产业体系完善,经济结构科学合理,gdp持续快速协调增长,人民群众充分就业,库内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三是库区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库区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生产开发规范适度,无污染,可持续,良循环,人与自然融洽共存。

四是库区政通人和,社会安定文明。库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社会关系休戚与共,政治行为和政治透明度较高,民主与法治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库区保持安定团结,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博爱、和睦相处。

三、构建和谐库区的制约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战略主题。当前制约三峡库区社会和谐建设的因素很多,最突出表现在四大制约上:

(一)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

三峡库区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三峡工程实施后,虽然有巨额的移民补偿资金投入,但是移民贫困比例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库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移民难以安稳致富。二是库区经济实力不足,产业空虚,就业岗位不足,发展滞后。据统计,1998年三峡库区gdp为1182.54亿元,仅占全国的11%,人均gdp为5426元,比全国人均约低十个百分点。三是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多为传统“粮猪型”经济,工业化水平低,运行质量不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半数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经济效益低。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恶劣。农村人口和部分城镇人口饮水困难,公路密度严重不足、等级低、通行能力差。通讯、市政、环卫设施落后,极大地制约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科技教育落后的制约

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三峡库区科技教育也较为落后。库区移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学适用技术接受力较弱,适宜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农业方面,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方法占有很大比例,养殖业中,猪、牛、羊等新品种不到40%;工业方面,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拥有高科技、现代化技术的企业凤毛麟角,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30%左右;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数量极少,并且集中在库区的主要城市;教育事业投入不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教育的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加上人才外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人才的馈乏必然会增加构建和谐库区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是长时间和大范围的。

(三)移民思想不稳定的制约

由于整体经济落后,库区移民的个体经济也呈现出普遍虚弱,加上搬迁安置条件不太理想,生产及经营状况较差,自谋生计本领不强,导致移民生活水平比搬迁前有所下降,极少数移民甚至连生存也成了问题。加之移民计划性与经济社会的市场性之间、移民期望值过高与补偿标准偏低之间、移民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与迁建安置对象特殊性之间、移民政策规定与法律法规不一致之间的四大矛盾,从而导致多次出现集访、进京上访、围攻政府等过激行为。某县曾在10天内发生7次集访,少则几十人,多达数百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同时移民新区由于功能不配套完善,贫困人群居住相对集中,治安问题也日趋严重。据某地公安部门调查,2003年上半年该地发生35起群体事件,起源于新区的就有16起,占45.7%。

(四)生态环境的制约

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一是就近后靠农村移民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三峡工程按175米水位蓄水后,将淹没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11.1万亩,旱地24.6万亩。由于三峡库区垦殖系数高达23%,其垦殖量已大大超过(极度),后备宜农土地极少,对就近后靠农村移民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威胁。二是对物种资源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兴建必将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种群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有些物种濒临灭绝,移民迁建对植被的压力也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0%。三是对库区水体的影响。随着水库蓄水,水流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可能会导致严重水体污染。四是地质安全问题。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加剧了人类在三峡库区的开发活动,这种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人为的地质灾害发生。三峡成库后,随着水位线的升高,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将会诱发危岩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水库运行期,坡岸受库中水位消涨变动的影响,会导致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

四、构建和谐库区思路

(一)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移民搬迁安置,实现“和谐移民”

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库区的决定性因素,实现和谐移民则是实现库区和谐的前提。

一是诚信移民。诚信乃库区和谐之本。“施政以德,如有北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应以诚信为先,移民搬迁安置当以诚信为重,在执行政策、实施搬迁、兑现补偿等移民工作中必须以诚相待,要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补偿做起,做到不多补、不少补、不错补、不漏补;要从一人一房、一事一物的搬迁做起,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政府的公信力赢得民心民智民力;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促使移民树立“诚信乃为人之本”的思想,争当诚信公民,帮助移民根除“特殊公民”的思想,主动“舍小家、为国家、建新家”。同时,社会各界要实实在在承担起支持三峡移民事业的民族责任,关心库区移民,支援库区发展,聚全民之力确保顺利破解三峡移民难题,构建起以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行为体系。

二是依法移民。从移民自身来讲,要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做到主动移民,支持移民,配合移民,争当法制移民的模范;从政府方面来讲,要依法制定政策、宣传政策,依法补偿、依法实施搬迁安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举报投诉处理机制、监督检查考核制度、群众评议等制度,要坚持移民工作的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坚持移民政务、政事和政策公开,规范移民行为和行政行为,唱响依法移民、规范移民、有序移民的主旋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坚持依法实施移民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网络职能,进一步强化移民资金、移民工程、移民工作等全方位、多层面、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移民资金有效使用、移民工程质量安全和移民工作规范合法。此外,要预防移民领域职务犯罪,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惩处腐败体系,积极化解库区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法处置形形色色的矛盾事件,严惩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的违法违规行为,打造阳光政务,创建法治政府。

三是安稳移民。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部分后靠农村移民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和生活质量下降问题,着力解决部分城集镇占地移民失去土地、无岗位就业、生活无保障问题,着力解决部分城市纯居民、关破企业下岗职工、商贸企业职工、非农安置移民生活困难问题,基本满足移民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培育库区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着力解决库区财力不足、经济总量不足、就业岗位不足,夯实移民致富后劲。千条万条落脚一条,就是让最广大移民群众有房可居、有衣可穿、有饭可吃、有事可做。

四是致富移民。和谐社会必然是富裕社会,贫穷难以谱写和谐的乐章。三峡库区就当前状况勿庸讳言是并不富裕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移民致富作为建设和谐库区的重要内容抓好。如何帮促移民尽早走上安稳致富之路?笔者认为应重点搞好移民后期的扶持与发展,多管齐下推进移民的需要层次实现。一是扶贫救助式,即对积贫积弱的弱势群体移民,当务之急是要保证他们维持生计,没有温饱之忧。应实行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户的货币扶持方式。给予其优于社会“低保”标准的贫困救助,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二是金融信贷式,即把扶持资金转化为信贷资本,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实行本息归还,使扶持资金能够增量增值,弥补后期扶持资金不足,确保后期扶持工作质效双赢。三是社会保障式,即充分利用社会保障政策,把移民后期扶持与社会保障创新结合起来,用后期扶持资金量力填补社保资金缺口,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应尽可能降低保障门槛,凡符合国家保障条件的,一律享受保障政策,增加移民家庭收入来源,为移民群众提供宽裕优惠的社会保障条件,夯实筑牢移民陷贫返困防线。四是股份合作式,即将后期扶持资金全额转化为移民股份或移民资产,落实到移民人头上,实行移民记名股或记名资产,让移民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或企业产权人,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移民股份或产权利益。五是劳务开发式,即对移民定向进行生产技能培训,优化移民劳动力资源,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移民劳务开发利用。六是直补扶助式,即对部分既有一技之长,又有一定从业经营素质,有潜力可挖的移民对象,充分利用其个人能力,采取资本直补扶助方式(如货币资本给付、生产资料发放等),助推移民自我创业和自我发展,开辟致富奔小康的新天地。

(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不断提高移民就业率和生活质量,实现“和谐发展”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是支撑。俗话说,衣食足而知礼仪,只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而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

一是夯实发展基础。就是要大力搞好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库区的交通、通讯、能源及城乡基础设施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基础设施上档升级,硬件更硬,优势更优,为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突出产业发展核心。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关键在发展,核心在就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手抓存量的扩张,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现有企业,尽力盘大盘强;一手抓增量的培育,结合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强化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注重吸纳资本、技术、品牌、市场等增量因素,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建材业等特色产业,培育带动一方、辐射一片的骨干行业和有市场有效益环保型的绩优企业,发展富有特色的库区循环经济。要认真落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面扩大开放,利用对口支援这一优势平台,强力招商引资。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三是促进文明社会全面建设。在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库区科教文卫事业。要突出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针对库区教育水平落后,移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状况,要重点加强基础教育和培训,在普及初中的基础上,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特别要发展库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有条件地发展高等教育;抓好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和农民劳务输出培训;加快建设传染病医院,强化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处置,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院条件和农村卫生状况;积极发展大众化和普及性艺术,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三)高度重视和落实移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及时妥善地解决移民不稳定因素,实现“和谐生活”

和谐库区的建设离不开上百万三峡移民的参与和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广大移民才是真正和谐的主体。要实现库区移民生活和谐,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满足移民基本需求。必须始终恪守“一切围绕移民,一切为了移民,一切服务移民”的职责信条,把移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移民群众较为满意。要对移民工作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关系移民切身利益的疑难问题,如亏损企业、老弱病残移民及城市贫困移民生活难问题,移民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外迁移民与内安移民补偿不一致等问题。要突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

二是建立社会和睦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一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博爱互助,就没有和谐的社区。社区和谐是整个和谐社会的重要细胞,移民新区是由于移民搬迁而在特定时期形成的新的特殊社区,社区关系和谐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创建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维护好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把社区建设成为充满人文气息的“大家庭式”的移民家园。同时,要注重搞好移民与居民、移民安置区与非移民区、外迁移民与后靠移民、征地移民与淹没移民、重点工程建设移民与水库移民等各个层次的关系,集合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库区“大同”社会的建设。

三是构建移民活力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失去了活力就失去了前进的助推力,而移民的生产生活失去了活力就只能是倒退和落后。如何构建活力社会呢?一是激发民力。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不断调整完善社会利益分配制度,形成公平、合理、竞争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奖惩明确、褒贬分明的社会劳动评价体系,确保每一份社会劳动都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二是鼓励创造。大力弘扬“知识就是生产力”的社会精神,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创造型三峡库区。三是倡导先进。多形式宣扬“三峡移民精神”,积极引导库区群众学习、传播、追求健康向上、文明高尚的先进文化,严厉抵制和打击反主流文化,树立正气,弘扬美德,建设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四)大力开展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实现“和谐生态”

和谐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库区子孙万代生存大计。当前要加大四个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就近后靠移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力度。目前,就近后靠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都很不理想。要努力提高移民生活用水的质和量,有效解决农业灌溉用水达不到基本要求和新垦农地土质贫瘠等问题。要建立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和土壤快熟技术推广机制,建立有别于传统粮猪型农业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确保就近后靠移民新村的经济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占地移民城镇化的建设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设法创建一个良好的过渡环境,帮助移民实现职业转变、角色转变、心理转变和整个社区精神面貌的转变,使占地移民及其他进城镇移民顺利地从农民转变为城镇移民,由乡村生活方式顺利地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成为地方城镇有机的组成部分。三是加快库区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建设力度。三峡工程的兴建,强化了人造景观,弱化了自然景观。为了使自然景观的损害尽可能降低,必须加大三峡植被恢复工作的力度。植被恢复可以建设生态林,同时还可以建设经济林和景观林,实现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并将景观绿化与生态绿化有机结合,展示出自然的三峡、历史的三峡和人文的三峡,重塑大小三峡世界奇观的名胜效应。四是加快抵御库区地质灾害能力的建设力度。三峡库区是地灾易发多发地区之一,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库区地灾防治科学的区域性研究,制定和实施地灾治理的恒久长效方案,力求做到根治灭患,确保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几点建议

(一)实行库坝合一的管理体制,建立三峡经济走廊。把三峡库区作为特别的经济发展单元,建立三峡库区与三峡坝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产业、财政、金融政策,运用计划、信贷、财政、税收等手段,对限制的产业加以约束,对禁止的产业加以限止,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加以鼓励,不断调整库区产业结构,以确保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移民对口支援基金,重点发展库区产业。要根据三峡库区社会经济以及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制订专门的三峡库区产业政策,国家应有重点有计划地在三峡库区安排项目,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库区进行倾斜。各省市特别是三峡工程受益省市应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力度,开展项目对口扶持,下达任务或实行交钥匙工程,同时对到库区投资的企业实行特殊优惠。

(三)加大对三峡库区科技文化的投入,提高移民科学文化素质。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三峡库区移民素质较低,人才资源紧缺的现状,国家应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吸引科技人才到三峡库区落户,解决三峡库区发展需要的人才问题。

(四)捆绑使用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要全面梳理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制定的各项政策,包括2004年中央1号文件、退耕还林、劳动保障、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扶贫开发、工商税收等,让这些政策从条块实施转化到综合惠及移民领域,避免行业运作的排它性,使移民也能同其他居民一样享受到其他政策的优惠。

(五)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经测算,国家从三峡电力收入中每度电提取4.5厘作为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移民就此每年均390元、月均30多元生活扶持资金,提取比例过低,不能满足解决移民后期扶持进程中基本生活要求。建议按每度电1分提取,保证人平每年有800元的后期扶持资金,用于解决生活困难。同时,对移民后期扶持时间应由原定的10年延长为20-30年,以期与三峡库区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和恢复发展相适应。

推荐访问:库区 构建和谐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