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改革开放30年

时间:2022-05-19 15:10:03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河南大学 马列部,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文章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实 践中生成,通过制度认同确立起自身的政治决策性质,又付诸实践并全面推进了改革开放的 进程,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进程中 不断丰富。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30年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8—0055—0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 强。现实的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践;而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主要是坚持了市场化取向 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理论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源 发于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制度认同确立起自身的政治决策性质,又进一步全面推进了改革 开放的进程,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并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程中继续得到充实和发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决策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 而使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了制度认同性,也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自身性质上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项理论创新,是探索计划与市场关 系的科学决策。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艰辛探索和 研究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围绕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中都有 探讨,并出现过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主张和实践。但这些观点和实践由于没有被当时的 主流政治力量所认同,从而难以在实践中发挥出作用。

1956~1957年,1959~1964年,我国经济学界前后两次掀起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讨论的高潮 。一些学者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以及所存在问题的症结进行了分析,对于原有的高度 集中、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市场机制的经济体制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 观点和主张。如王学文、漆琪二人1959年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有计划发展 的商品经济”。 广东经济学家卓炯在1962年就提出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这 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提出过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如陈云1956年提出在 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市场调节作为补充的思想等,但这些主张和观点都没能在当时的政治和 经济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学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再 一 次就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展开探讨。1979年4月,经济学界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社会主义经济 中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理论研讨会,即著名的“无锡会议”,一些学者当时就提出,社会主义 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之后的几年,理论界继续展开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社 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性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 改 革的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由农 村向城市全面展开。我国经济改革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性质的确立,实质上拉开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的序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就 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表述上仍存在局限:人们往往可 以根据好恶各执一端,或者强调“有计划”,或者强调“商品经济”,实质是没有从总体上 放弃行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理论上的进一步彻底化和深化。

1992年,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决策和理论 创新得以确立,也促使这一理论成为了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流观点。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全面推进了改革开放进程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对 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即企业改革 、市场体系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科 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丰富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迅速推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和全方位展开,并在以下实践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2.1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改革国有企业,健全市场主体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转 换了经营机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活力,使国有经济走出困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到增强 。
2.2 进行财政体制重大改革,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增加了财政 收入总量和中央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并迅速提高了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财政体系又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将逐步实现对全体居 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财政支出将大幅度提高对公共服务、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 支出力度。
2.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入世提高了中国的收益率,中国的 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的增速加快,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 0~2006年平均达到15%以上;而且,开放促进了改革,入世使中国一大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 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废止和修改;入世后,许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自己,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2.4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 长点,是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是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生力 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还形成了我国多元市场主体竞争格局,有力推动了公 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开展。
2.5 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社会领域改革迅速展开:义务教育阶 段学杂费已全部取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从城市扩展至农村;正在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 保障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很快,目前已有七亿多农民参加;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正在积极推进;努力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 等。
2.6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 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转换,从全能型政府、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实行政 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总之,以上许多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到200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成 效显著。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立论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相互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要在 理论层面被论证,而且要在实践层面被广泛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难点在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产生到发展一 直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成问题,难点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与市场经 济的结合。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股份制逐渐被认同为公有制包括国有制同市场经济 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理论上看,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 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可以使公有制企业改革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实践上看,公有制实行股份制后,建立起现代公司制 度 ,既可以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如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又可以同一般市场经济 国家的现代公司接轨,可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总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兼顾,也是社会主 义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相互适应过程。社会主义侧重于生产关系,强调人们对发展成果的 共享性;市场经济侧重于生产力,强调财富的增长性。社会主义适应市场经济,就是要求公 有制特别是国有制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实现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就是 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坚持社会主 义,又坚持市场经济,强调并要求实践中真正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 实现了创新。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进一步丰富 

改革开放30年成就瞩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被初步证明,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说服力的增强,还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强化,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
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加强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

继续进行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攻坚,通过深化“竞争性领域”的国企改革,推进“突破垄断 性行业传统格局”为重点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进而发 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2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新社会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落到实处,使社会主义 保护弱势劳动者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得到体现。
4.3 推进法治建设

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用法律规范来调整经济关系,没有健全、配套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新体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确立起来。通过法治建设,健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保 护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
4.4 增强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应该是当前所有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打 造成为专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应把建设一个为市场机制提供支持的制度平台作 为政府的基本任务,政府应放弃与自身任务不符的权力,从而在根源上减少权钱交易、规则 扭曲、秩序混乱状况发生的机率,也才能保障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法治建设 的顺利推进。

推荐访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