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局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1 09:5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按照中共xx县委《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深入高哨中心社区雷村、石桥峪村,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交流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扎实认真地开展了调研活动。

一、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依然不均。调研中了解到,雷村因交通条件方便,川台地较多,种植大棚菜时间长,产业发展良好,人均收入较高。而反观石桥峪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小,以种植玉米为主,无其他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十分薄弱。该村虽然因油井占地获得了不少补偿,但仍然难以弥补产业发展的不足,没有经济收入作为支撑。座谈中,部分村民就说:“看人家雷村,在全县都是数一数二的亮堂村”,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由于集体经济薄弱,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加之物价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一些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迫切希望改变落后面貌。调研中,雷村村民多次提到,希望能够为村里安装路灯,进一步改变村容村貌。石桥峪村村民希望将柏油路一直通到村里面,改善出行环境。

三是富民产业发展不足。由于土地、资金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调研中就发现,雷村因蔬菜大棚棚体老化,急需进行改造,但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迟迟难以开展,大棚效益难以进一步发挥。养猪小区也因资金限制,难以扩大规模。石桥峪村因各种条件限制,村里无任何产业,社区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村民喂养母猪卖猪仔,也因前期投资较大,村民不愿意而作罢。

四是干部作风有待改善。群众反映个别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宗旨不够,作风庸、懒、散,服务能力、带动能力差,办事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时有发生,干部和群众交流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很好地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在一些走访活动中,干部的参与度不够,造成为民服务活动效果不理想。调研中,石桥峪村村民就提到,希望村干部能够公开村里近几年的账务,让村民知道每一分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当明白人。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地理条件限制。特别是石桥峪村,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转弯较多、路面狭窄,物流交通困难,直接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是信息闭塞,与外界信息交流很少,发展什么,生产什么,只凭主观经验,无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从而使生产的农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大规模交换。再次,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加之石油开采导致的土地和水污染等,也进一步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人口外流严重。调研中发现,雷村近一半人口外出,石桥峪村近三分之二人口外出,在村人口大部分为老弱病残,劳动力严重不足。特别是有一定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在村里的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难以打破和改变旧的生产手段、旧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形式,再加上自然条件限制,资金缺乏等,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是产业开发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落后,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开发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生产依然按照传统方式,以户为单位小片种植,且农作物品种单一,种植的布局、规划、选种、施肥都未进行科学论证,传统模式的农作物生产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生产效益不明显,群众增收难度大。

四是群众观念落后。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家族等级观念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小生产观念根深蒂固,不求进取,不愿改变现状,满足于“有吃即安”、“知足常乐”,面对外界的飞速发展,没有危机感,整天陶醉于自我满足的天地,闭关自守的山沟意识很严重,缺乏一种开拓创新精神,面对陈规陋习不敢冲、不敢破,面对市场经济怕竞争、怕风险,面对现代化不敢闯、不敢冒,安守于“男耕女织”的乐土,不思发展,不愿发展。像石桥峪村,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农民对于栽植经济林和生态林颇多矛盾,认为栽植生态林方便,种了就基本不用管。栽植经济林麻烦,一直要管护,见利也慢,认识不到栽植经济林可以享受双重收益。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检验和衡量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一要看农村集体经济是否得到发展,二要看农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三要看党员干部是否受到教育,四要看干群、党群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围绕“四看”,针对调研活动中了解到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帮助群众致富。要把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发展致富放在群众工作的首位,以符合群众利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党员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搭建创业致富平台,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像雷村这种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子,要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特别是要积极争取落实资金,改造旧式大棚,形成大棚规模,发挥棚均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像石桥峪这类没有产业发展基础,且人口外流严重的村子,可以进行移民搬迁、异地安置,把他们转移到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脱贫基础的地方,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注重各项建设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开发、群众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他们搬的来、留的下、能发展。

二是保障改善民生。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群众最大的实际。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要注重对群众反映强烈、基础性的民生问题,及时跟踪改善。这次调研中,雷村村民希望能给村里面安装路灯,石桥峪村村民希望能把柏油路通到村里,同时给村里修建党支部活动中心,这些是他们多年的心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围绕这些群众所期盼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盼。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引导。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通过学习、培训等,明确党员干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观念。“为了谁”就是要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依靠谁”就是要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把群众工作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我是谁”就是要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既要重视利益导向,又要注重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服理不服人、认理不认官,只要把道理讲清了、政策讲透了,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越是难度大的事情,越要把说服教育、沟通思想的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位。特别是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和群众讲道理、谈政策、算经济账,群众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只有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才是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的。

四是发展基层民主。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权利,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要认真倾听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不能因害怕麻烦不上报,也不能因害怕损失自己的利益不上报,更不能秋后算账,打击报复反映问题的村民。特别是调研中一些村民反映的村里账务不公开的问题,要及时跟进,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研究建立常态机制,确保村务、财务公开透明运行。

推荐访问:实践活动 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 公安局局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