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高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究

时间:2022-06-17 08:40:03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赵雪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赵熙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务绩效与管理;吴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广西桂林541004)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06-02新时代发展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育改革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发了高校对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双高型”青年教师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双高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双高型”青年教师的内涵及意义1.“双高型”青年教师的内涵。一般来说,“双高型”青年教师是指具有硕士(含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并且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铸造师魂、陶冶师德、培养师能”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为适应新的社会变革,创造更多卓越的“双高型”人才,许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双高型”教师的重要素养体现,教师必须具有高科技文化知识和高人文素质修养,高学历和高职称以及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崇高的人格与品德。2.培养“双高型”青年教师的意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求,不仅要具有高科技文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要具备高人文素质修养。新时代社会需要“双高型”人才,呼唤“双高型”教师。广西高校将培养“双高型”教师作为师资建设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目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双高型”青年教师师资建设是培养“双高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卓越人才资源的保障。二、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综合分析当前,各高校采用多种措施不断逐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本研究对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进行综合考量和全面分析。1.思想政治素質有待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积极向上,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但少部分青年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意识淡薄的情况,有待引导建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社会阅历,人生经验较少,思想观念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部分青年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需要逐步适应职业角色转变。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自我定位的剖析,没有规划清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而导致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此外,由于部分高校缺乏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导致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使青年教师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从而降低其自我发展动力和贡献成果。3.缺乏良好的科研平台。青年教师处于科研起步阶段,学术视野比较狭窄、科研能力比较弱、创新难度比较大。大部分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薄弱,需要各个方面资源的投入与支持,而青年教师由于资历和职称的限制,缺乏良好的科研平台,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申请课题困难,缺少锻炼的机会,在一定限度上抑制了青年教师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4.面临工作生活双重压力。一般青年教师的薪水待遇较低,大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正面临婚姻和住房的双重压力,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较大。在工作中,青年教师虽有一定的创新活力与科研动力,但教学研究经验不足,并缺乏指导,或多或少地也限制了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三、高校“双高型”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和实施办法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培养“双高型”青年教师的前提,作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青年教师的思想觉悟水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推动以及高等教育未来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的引领,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并健全工作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如定期就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开展会议和活动;坚持实施“理论引领工程”,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2.构建青年教师能力发展平台。建立特色学术团队是培养“双高型”青年教师的重要措施。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通过“传递、帮助、带领”,可以加速青年教师教学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升。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让不同层次的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与合作。活跃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拓宽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构建架构合理、制度规范的学术团队,有助于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3.建立多级联动的培养体系。培养“双高型”青年教师是一项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工程,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有效的培养机制要结合青年教师不同的学历、职称和发展阶段,制订不同的培养机制,形成多点结合、交叉融合的发展制度体系,相互补充和协调,实现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四、结语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尚处于不成熟、完善的阶段,高校应当重视对“双高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双高型”青年教师新时代内涵的剖析,讨论了“双高型”青年教师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由此引出高校“双高型”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和实施办法。高校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才能全面加强“双高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参考文献:[1]王凡,蔡阅.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3):129-132.[2]张安富,靳敏.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3):67-71.[3]邓兴珍.浅析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82-83.[4]刘瑞贤.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与特点[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0-51.

推荐访问:探究 青年教师 机制 培养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