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读后感

时间:2021-06-11 10:29:17 读后感 浏览次数:

篇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案例与反思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材分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眼睛”中的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通过教学本篇课文,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背景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研究,进而理解大眼睛的深刻含义。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设计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全课针对不同段落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而且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找出重点段落的浏览,突破难点部分的细读,升华情感处的引读,次要部分的默读等??以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通过有声有色地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语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二)、过程和方法:

1、能够通过多媒体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

2、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重点:

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

教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让学生说说照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3、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了解背景,初步感知。

1、为了让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于1989年月10月组织实施了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说说你对“希望工程”的了解。

2、“希望工程”这项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工程,让千千万万贫困学生背起书包,踏进校园。1992年,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时,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间昏暗的教室里,发现了一双大眼睛抬头凝视黑板,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这张十分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我爱读书》(出示大眼睛照片)

3、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

三、深层品读,引发感动。

1、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通过抓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学习条件的艰苦。

1)、找出带“跋涉”、“蜿蜒”的句子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

2)、“跋涉”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换成一个四字词语吗?

3)、又要爬山,又要过河,说明什么?

4)、成人在平地上每小时走不到10里路,那么30里路就要走多长时间?刚才大家可能忽略了,成人每小时走的路程,那么对于这些不满10岁的孩子来说呢?(读2—4句,想像求学的情景。)

2、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拔。

3、交流:你是怎样来上学的,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4、虽然上学路途遥远,而且危险重重,但年龄幼小的她却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总是按时上学,是什么信念在支撑这些孩子?她是多么的渴望读书呀?(补充板书:渴望读书的)

5、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是描写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读一读,看哪些词最能概括眼睛的特点?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

6、小组交流感受。

7、学生汇报,教师点拔

“你看,这双大眼睛??每一句话??

1)、谁愿意把你阅读这一段中的感受与大家一同分享?

2)、是啊,在她的眼里,老师板书的每一个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重要,多么专心的大眼睛!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3)、省略号告诉我们,她还生怕漏掉什么?你能接着说句话吗?

练习:她生怕漏掉 。

4)、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一起读一读这段吧!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1)、“忧郁”是什么意思?知道她为什么担心失去学习机会吗?

2)、是啊,正因为贫穷,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正因为贫穷,他们每天来不及梳头洗脸,跋涉30里山路来上学;正因为贫穷,孩子们这样的学习机会也会轻易失去;正因为贫穷,一双本应闪烁着天真和快乐的眼睛却过早地充满着忧郁。能不能结合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用这样的句子说一句话?

练习:虽然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也担心会失去。

3)、老师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那就把你们想说的话融入到朗读中去,与“大眼睛”的小姑娘进行心灵的沟通。(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学习4、5自然段

1)、那省略号让我们感到沉重,引发我们的思索,让我们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跟老师合作读4、5自然段;

2)、(出示大眼睛图)此时此刻,凝视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她在诉说着什么,呼唤着什么??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要读书。让我们一起配合读读下面的句子。 练习:她在苦苦的呼唤 她在真切的呼唤着 透过这双大眼睛,我们仿佛听到千千万万濒临失学的孩子都在呼唤着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也来呼唤吧!

5)、这样的呐喊,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读书的孩子们,直到今天。(学习齐读第7自然段)

四、畅谈体会,情感升华。

1、(出示苏明娟近照)这双大眼睛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渐渐长大了。知道她是谁吗?依旧是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她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了,

而是充满了快乐和幸福。学到这里,你想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代表你此刻的感受呢?

2、你们的感受很深刻,现在不仅苏明娟,所有的孩子都不再为读不起书而忧郁了,因为2008年春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这是一项多好的举措。即使是这样仍有很多孩子无法安心上学,因为她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学完这课,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我们能为希望工程做些什么呢?

2、教师总结。

同学们,赠人玫瑰手余香,让我们每个人都献

推荐访问:读后感 渴望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