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及对商务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2-05-29 15:10:03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浙江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近年来,浙江外向型农业平稳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在对外贸易的带动下,浙江农业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发育较快,农产品出口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1年,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96.64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6.49%。目前,浙江全省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6万多个,农产品专业市场583个,带动农户848.8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来自出口农产品带动。  

(一)优势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从出口产品看,总体呈现全面回升态势,畜产品、茶叶、罐头、蔬菜、蚕丝、中药材等优势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较快。其中,畜产品出口5.18亿美元,同比增长39.73%;茶叶出口4.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3%;罐头出口3.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7%;蔬菜出口3.7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7%;蚕丝出口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中药材出口0.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7%  

(二)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浙江农副产品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强劲。2011年对欧盟出口2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9%,占全部出口额的22.31%;对美国出口16.89亿美元,同比增长9.73%,占全部出口额的17.47%;对日本出口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8%,占全部出口额的16.52%。同时,浙江农副产品对韩国、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迅速增长,出口额分别为5.63亿美元和6.22亿美元,分别增长20.37%和17.21%,分别占全部出口额的5.83%和6.44%。对新兴市场份额的增加和对传统市场依赖性的降低,标志着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三)骨干出口企业优势显著。浙江农副产品出口企业出现分化,规模大、实力强,原料基地建设较好的企业,出口前景也比较好。2011年浙江全省农副产品出口实绩1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5025家,比2010年增加302家;出口额500-1000万美元的企业234家,减少7家;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39家,增加54家。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占农副产品出口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5%,而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49%。  

二、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出口成本大幅提高。2010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能源、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综合成本大幅上升。一是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造成出口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扬。主要出口农产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出口脱水甘兰、速冻毛豆成本同比分别上涨10.8%、4.7%。二是劳动力用工紧缺,劳动力季节性用工紧张,工资成本增加较快。2011年出口冷冻蔬菜、蜂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长23.08%、30.89%。三是垄断行业改革滞后,煤、油、气价格持续上涨致使成本增加。  

(二)技术贸易壁垒日益加剧。受全球经济危机后期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制度化趋势,发达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技术壁垒已趋向制度化、法律化。为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和落实食品安全措施,出口企业需要加大对农残检测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投入,这也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  

(三)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自身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基地建设规模不及山东、福建等省,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原料靠收购。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低,出口以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不高。由于浙江人多地少的客观因素,农产品原料仍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生产管理环节很难规范,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三、近年来浙江省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举措  

(一)利用国际展会平台,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一是到境外组织展会促销活动。到美国、欧洲等主要目标市场组织会展促销活动,展示展销浙江特色农产品,支持出口企业到境外设厂、设点。二是邀请国外销售企业来浙考察。主动邀请国外农产品经销企业来浙江实地考察,进入国外大批发商、大连锁商的供货渠道,扩大浙江农产品出口。三是办好出口农产品网上展厅。利用“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网”,专门推出网上展厅,以中英文宣传浙江出口农产品信息。  

(二)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水平。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品种。引进先进优良品种,重点发展无公害、有特色的适销出口农产品。例如,浙江水果产业重点发展在国际果品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优势品种,柑桔中的优质宽皮柑桔、杂柑类、柚类以及杨梅等名优小水果。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三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竹木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重点突破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积极开发深加工农产品,实现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飞跃。  

(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农产品出口促进公共服务。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浙江省外向型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商务、农业、质检、海关、财政等部门紧密协作,在农产品境外展览、出入境检验检疫、快速便捷通关、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产销对接。积极引导出口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共建,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标准化生产,实行出口加工企业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体系。在全省选择茶叶、水果及水果罐头等行业有代表性的15家出口企业,作为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监测点,动态掌握国外农产品检验检疫新法规和新要求、质量标准、市场信息和被国外通报农产品问题等情况,指导出口农产品企业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和纠纷。  

四、对我国扶持农产品出口和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尚不完善,在开放条件下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工作机制和手段还不成熟。为此,建议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外贸管理体系,提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公共服务水平,保护农业产业安全,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一)健全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体系,提升出口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加大农产品出口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出口信贷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总结农产品境外促销活动组织经验,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服务机制,以境外促销、产品推介、市场调研等多种形式,巩固和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在日本、美国、欧盟三大主要市场的份额,积极开拓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原材料基地,规避技术贸易壁垒。  

(二)培育农产品出口经营主体,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竞争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与管理理念,培育一批基础设施好、科技含量高的外向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嫁接合作、产品升级换代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延长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营管理水平。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目标市场的相关国际行业认证和认可,加快培育出口农产品的自主品牌体系。  

(三)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出口基地,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出口农产品原材料供应和出口优势产业分布,加快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的培育。坚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健全农产品出口基地检验检疫注册备案制,按照目标市场技术标准和规程,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对育种、种植、经营、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逐步形成出口农产品质量示范区域,带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推荐访问:浙江 农业发展 启示 情况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