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论文

时间:2021-07-01 10:04:03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

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

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

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

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

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

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

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

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

环境污染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

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

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

表现。

1、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空气里面主要含有氮气、氧气,其中氧气是人和动植物最需要的,大约占空气的

21%;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到16%时,正在点燃着的蜡烛就会熄灭;如果降

到7%时,人和动物很快就会被憋死。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硫氧化

物、氮氧化物、灰尘等气体和物质。如果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灰尘等

有害气体和灰尘含量过高,这种空气就是被污染了,空气中掺杂的这些有害气体

和脏东西越多,空气被污染的也就越厉害,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也就越大。空气

污染首先是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还会引起全球性的

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重庆市污染严重地区的

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超过50人/10万,比相对清洁区高4.7倍。长沙市个别

街区的肺癌死亡率高达94 .36人/10万。

2、 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对人体的危害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所消耗能源急剧增加,以及森林遭到

破坏,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世界的

气候变暖。这就会使人们的呼吸道疾病、癌症、头疼等发病率增高,并助长疟疾

等热带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3、 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能使土壤酸化,湖酸化,从而使森林衰退和枯萎,许多

水生生物无法生存。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酸雨还对文物古迹和建

筑物有侵蚀作用。

4、 水污染的影响。

水环境污染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但使工农业生产备受损失,而且淡水鱼的捕获量

也大幅度下降,许多名贵鱼种如长江鲥鱼和黑龙江的大马哈鱼产量急剧下降,有

的甚至绝迹。全国性污染导致的死鱼、人畜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全国肝癌、胃癌、

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

的地步。

5、 噪声污染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29个环保部门统计,在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噪声问题的占30%以上。一些

工厂工人耳聋、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的发病率高达30%~60%。据上海第

一医院耳鼻喉科统计,耳病患者中,约有1/3是因噪声引起的。有的地区,噪声

已威胁到青少年智力发育。有关部门预测,如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我国

85%的城市居民将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关于水污染的问题根源在于环境的污染,今年来提倡环保都到了大声疾呼的程度,

可保护只是存在人的内心,外界环境却没有改变多少。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危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只有生

产更高科技的滤水设备才能减小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水同阳光、空气一样,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产活

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许你无法想象,被视为生命源泉的水,在受到严重污

染后,正在悄悄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污染,让水成为生命中沉重的话题。80%人

类疾病与水有关饮水安全主要包括水量和水质等。目前我国一些农村饮水中水质

问题十分突出。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种是人为的,即水污染,还有一种是自

然的,即地质本身形成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在南方还有血吸虫疫水问

题。 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

痪,丧失劳动能力。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桶圈腿”、驼背病屡屡发生,直

接影响着适龄人员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

米,出现了“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近几年内蒙古、山

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

造成砷中毒,可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

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广东省翁源县的上坝村,

严重超标的毒水污染给村民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皮肤病、肝病、癌症等是该村高

发病症。据不完全统计,1986~2001年上坝村共死亡人数250人,其中50岁以

下的有160人,占死亡人数的64%;因癌症死亡的有210人,占死亡人数的84%,

最小的患癌症死者仅7岁。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

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的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有关资

料显示,我国有24%的人饮用不良水质的水,约1000万人饮用高氟水,约3000

万人饮用高硬质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污水,而这些数据每年均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因水污染而导致的疾病。这冷冰冰的数据足以

证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水正在遭受着日趋严重的污染,而成为人类生

命的第一杀手。 据有关人士介绍说,国内外由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有2000

余种,其中114种具有或怀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我国各地

的水源中一般都能检出百余种有机污染物。 据调查,广东韶关、河源等市有些

农民由于长期饮用含放射性、有害矿物质污染水,新生儿出现发育不全、智力低

下、痴呆、畸形等病例。茂名、汕头等市的部分农村,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

后,自1989年以来每年征兵体检没有一个青年身体合格,体检结论都是肝功能

不正常。

水,不要再流下黑色的眼泪生活中很多人把水同山间的清风,天上的明月一

样看待,认为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供我们尽情的挥霍享受。然而,现在摆在我

们面前的情况却不容我们在继续乐观下去,早在1977年8月联合国水资源会议

上,科学家们就曾这样断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有人曾经

更为悲观地感叹,水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目前在中国,水资源的问题要

比世界的平均水准更严峻,最突出的就是水文过程的随机性与人类对水需求经常

性的矛盾。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谈到目前的水危机时表示,我们要解决的事

情概括起来就是3个字:洪、少、脏。 洪,就是洪水——每年的降水都集中在

汛期的三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河水暴涨,洪涝灾害频繁。少,

说的是中国的水资源缺乏——中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四,但人均拥有

的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仅比世界平均量的1/4略点,处在严重缺水线

的边缘。脏,指水污染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我国的河流、河段

已有近1/4因污染而达不到灌溉用水的标准了。南方一些水网密集的地区,则出

现了因水体受污染而有水不能用的水质型缺水现象。有一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

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

17亿人喝不上清洁的水;每年有500多万人,其中包括200万个儿童死于与水

有关的疾病;伴随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1998年就已达到2500

万人,超过了“战争难民”的人数。有媒体报道指出,中国有1/4的人口在饮用

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

矛盾,更对我们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水资源是基础性的

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一论点已被全世界所接受。在可持续发展世界

首脑会议上,水被列为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化五大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

课题之首,加强对水的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和正在世界范围推广的实践。

一条大河,便是一方文明。一条大河的川流不息,便是一方文明的生生不息。

我们与水环境唇齿相依的关系圈定了人类文明的领地。不注重对它的保护,我们

的文明势必将转眼成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曾经警告世人:环境的恶化

是文明的丧钟。我们自己不能再自己亲手敲响它。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

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

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

体使用价值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

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

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

进入水体等。

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

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体若遭受

污染,则势必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这是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但,对水体所

遭受污染的种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而且,不同的水体污染,还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水体污染通常包括三大类: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

各种疾病。衡量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类指数、细菌总数等。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

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

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

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

传播。

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

质,油、泡沫等污染。其种类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包

括:

(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

沫塑料等。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

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

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2)热污染: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

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

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3)放射性污染: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

篇二: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论文

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论文

学号:xxxxx 专业: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xxx

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论文

摘要:研究表明,在城市存在污染的种类,及城市在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本文列出了五大污染源,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

关键词:环境污染 噪音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是指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城市环境污染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城市环境污染的特征:1.污染的内容全面性。2.污染的范围广泛性。3.污染的时间长期性。4.污染的危害严重性。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种类:1.空气污染。2.水域污染。3.固体废物污染。4.噪音污染。5.土壤污染。

一、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空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的类型很多,已经发现有危害的达100多种,大气污染物根据化学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1.还原型污染:常发生在以使用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地区,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2.氧化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其产生的光化学污染。

3.石油型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放、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烯烃、链烷、醇等。

4.其他特殊污染:主要是从各类工业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 大气污染大致分为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空气污染主要防治: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3.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

4.绿化造林。

5.从自己做起。

二、水污染

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各种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的现象。水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常见的污染水体物质有:无机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需氧污染物质、植物营养素、放射性物质、油类与冷却水以及病源微生物等。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体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1.减少耗水量。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3.产业结构调整。

4.加强监测管理。

5.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6.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三、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生活垃圾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包括食物残渣、纸屑、灰土、包装物、废品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尾矿、工业水处理污泥、煤,矸石及工业粉尘。危险废物是指易燃、易爆、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除固态废物外,半固态、液态危险废物在环境管理中通常也划入危险废物一类进行管理。

固体废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地点,某些物品

对用户不再有用或暂不需要而被丢弃,成为废物;但对另些用户或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废物可能成为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力求使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那些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无法利用的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处置。 固体废物还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按废物的不同特性分类收集运输和贮存,然后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处置,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变废为宝。

四、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人类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世界上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飞机和火车产生的噪声,如果城市规划不好,将工业区规划接近生活区,工业噪声也是一种主要污染,此外像建筑施工机械,娱乐扩音设施,甚至一些办公设备,人们大声喧哗吵闹,都是噪声污染源。物理上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环保的角度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音的危害:

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2.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3.对生活工作的干扰。

4.对动物的影响。

5.噪声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和声致痉挛。

6.噪声对动物听觉和视觉的影响。

7.噪声引起动物的病变。

8.噪声引起动物死亡。

9.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等。

防止噪音的方法: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五、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特征:

1.隐蔽性: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2.累积性: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3.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篇三: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摘要:能源开发利用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和战略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的现状,指出其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能源 环境问题 法律规制 缺陷 完善 环境污染

正文: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开展,中国薄弱的能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进入全新发展时代,能源工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快速进步,中国已进入了世界能源大国的行列。然而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能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到二次能源的生产(发电),以及电力的传输和分配,直至能源的最终消费,各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引起局部的、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安全供应非常重视,相对来说忽视了能源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会有更高的要求,能源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必将使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更加沉重的压力。由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的能源环境问题既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之一。法律作为现代社会最权威、最有效的社会调整方式,在此问题的解决上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我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在立法中进行恰当规制,对我国能源与环境保护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威胁生物栖息环境。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

2、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处理人工注水产生的污水的排放;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卤素以及锂、钾、溴、铯等元素,其主要危害是使土壤盐渍化;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炼油废水、废气(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应后产物)排放;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等等。

3、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

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于水库中生物质的腐烂而产生的甲烷);等等。

4、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核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阶段:核燃料生产和辐射后燃料的处理。由于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之中,通常燃料生产过程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但它毕竟对人体有害,故仍须予以充分注意。目前核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裂变能。核燃料的基本原料是铀,铀的生产过程包括:地质勘探、铀矿开采、选矿、水冶加工,最后精制得到浓缩铀,在核燃料生产中,铀矿山和铀水冶厂是主要污染源。从这里排出的废物,虽然致入射性水平低,但排放量大,分布广。铀矿山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铀矿山废水不仅含有氡、铀及其衰变子体,而且有其他共生的有害化学物质。水冶厂的废物性质随矿石成分、水冶流程、使用的化学药剂不同而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序也随之不同。水冶厂的液体废物主要有贫铀溶液,其中放射性物质最危险的是镭。废水中还含有其他化学物质,例如硫酸根、硝酸根、有机溶剂等。酸废水排入河流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放射性物质更严重。

二、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的现状与缺陷

(一)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一般法律规制现状及其缺陷

1、法律规制的现状

(1)环境立法

通过相关环境立法,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能源环境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能源规划及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同样适用于能源规划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适用范围广泛,是协调能源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a.能源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b.环境许可证制度 c.排污收费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 e.环境事故制度

(2)电力立法

电力是由一次能源转化来的优质二次能源,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电力行业是环境污染的重要产生源泉,作为规范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的电力立法,其中也必然涉及环境保护的规定。这部分规定不论是对煤电、水电、核电、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发电等都适用,因而也属于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一般规制,当然相对于前一部分来说,更具针对性,可谓一般中的特殊,我国《电力法》对电力活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些原则性规定。

2、法律规制的缺陷

环境及电力立法为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环保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实践证明,相关的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主要包括:(1)环境立法的问题 (2)能源立法的问题

(二)煤炭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其缺陷

1、法律规制的现状

我国《煤炭法》第十一条确立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目前煤炭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有关立法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

2、法律规制的缺陷

法律规定对减少煤炭勘探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燃煤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硫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体系上与具体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

(1)立法体系不完善,法律层次低

(2)制度不完善,立法内容空洞,配套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差

(三)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现状及其缺陷

1、法律规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石油天然气法,也没有系统规范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其规范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中的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

(2)关于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海洋环境保护的特殊规定

(3)关于船舶污染防治的规定

(4)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规定

2、法律规制的缺陷

(1)立法不健全,空白较多

(2)现行规定过时,亟待修改

(3)多头管理,执法不力

(四)水电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现状及其缺陷

1、法律规制的现状

水电开发对保证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水电建设力度的加大,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尤其是流域梯级水电建设,其影响范围广、因素复杂、周期长,有些影响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甚至还有一些影响是不可逆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立与协调成为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水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因而属于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一般来说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水电可谓是一个特例,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对其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专门探讨与规制。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主要的一些规定包括:(1)一般性规定 (2)关于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法律规制的缺陷

我国针对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的立法还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虽然《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也规范了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但并没有针对水电的特殊问题的特殊规定。在这方面,仅靠国家环保总局前述两个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就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言,现行的立法技术性规范居多,缺乏明确的监管、程序、责任追究等规定,导致该制度的执行在实践中遇到很大的困难。

(五)核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现状及其缺陷

1、法律规制的现状

核能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主要是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

2、法律规制的缺陷

目前我国在该领域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立法空白;(2)现行立法文件的问题。

三、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完善相关环境及能源立法,加强能源环境问题的一般法律规制

1、完善有关环境立法

2、完善有关能源立法

(二)完善煤炭开发利用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急速增长,煤炭高强度开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大幅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未来我国应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完善相关立法。

1、完善立法体系

2、完善制度,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三)完善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

加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相应地我们也应更加关注其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完善立法,提高执法水平。

(四)完善水电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

从世界范围看,促进水电发展都是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一部分。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水电建设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支撑作用。因为环境保护而完全否定水电,至少在当前及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水电开发中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是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而立法在这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五)完善核能开发利用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

积极推进核能开发利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一直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提速,我国未来仍应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完善相关立法,保障核能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原子能法》的立法工作,在《原子能法》中应对核工业全面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专门加以规定,如核电站的可行性研究、立项、环境影响评价、首次装料以及环境监测事项,放射性矿产资源开采,核燃料加工运输,乏燃料处理利用,放射性废物处理,核事故应急处理等等。


推荐访问:环境污染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