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5:18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论文

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论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决定,是因为在当前,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

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改革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同时人民希望改革能够使我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起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期待。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过去五年改革实践中,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个,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2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也比较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怎么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样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怎么样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文化精品和传世力作;怎么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怎么样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怎么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之,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从中可以看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奋斗目标。明确这一点,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个高起点,而且可以使得我们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规划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那么,怎么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还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就要在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

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

篇二: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论文 A4

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摘要

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内核,而文化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形态的综合国力竞争,如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既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考验,也是中国政府需要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中华文化 软实力 增强 国际影响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含义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文化的功能是塑造人、感化人、美化人,使人有高尚的人格、坚定的信仰、美好的追求,对大自然讲恩德与敬畏,对人际关系讲诚信与和谐,对自己的行为讲约束与律己。人在文化的浸润中提高素质、规范行为、升华境界、提升人格,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是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文化软实力有“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而达到目标的能力”。它看似绵软无形,却有如水银泄地般的渗透力和滴水穿石般的塑造力。它的发挥根本上是靠文化的吸引、精神的感召,具有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文化软实力在行为层面体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一

个国家或民族内部体现为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国家或民族外部则体现为渗透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活动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1世纪,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崛起。

二、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就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能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发展文化产业,只注重文化的商品属性,忽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过度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把文化一窝蜂地搞产业化。强烈的物质欲望不可能产生文化软实力,只有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内在信仰,才能真正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首要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有没有吸引力、感召力,根本上取决于这种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文明正大之邦、歌诗礼义之地,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

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还必须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种优秀的文化,必须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魄。只有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才能不断进步、永葆生机。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化的交流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海外留学人员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到国外,同时,又把国外的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在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海外留学人员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对于创新中国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设施建设当然需要分层次进行, 从国家层面来说, 要有选择地建设一批重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化大都市集中力量兴建体现中国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的具中国气派的一批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其它区域中心城市

重点建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对地方来说, 各地主要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 逐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建设一批综合性的文化设施, 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 也要不断加强旅游文化设施的建设。作为正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还要特别强调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 必须要从摸清文化遗产家底入手, 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 为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 要从增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入手, 为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要从厘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入手, 让文化遗产造福社会; 要从宣传教育入手, 强化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自觉意识, 调动全社会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尽管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文化的主导权,占据着文化软实力的高峰,拥有最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通过文化品牌输出他们的价值观。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等都是文化输出的品牌先导。文化品牌是一种文化象征,是文化人的创意,更是无形的资产,价值无法估量。从根本上说,文化品牌的竞争其实是文化创意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包括生产有形资源为基础的商品,还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融合而成的高文化价值高物质价值的文化品牌,即创意产业。因此,当前增强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要树立精品意识,发现创意人才,扶持品牌项目,靠品牌保持中国文化的尊严。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而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出去”、“送出去”、“融出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走出去”,要求文化有世界眼光,有中国特色,有艺术水平;内容和形式首先是外国人喜欢看的,外国人能看得懂的。“送出去”,是文化活动要由政府组织、国家出钱出国举办,我们现在国外开展的很多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大都是这类型的。“融出去”,是更高一层的要求,要求内容具有震撼人心

的生命力,形式和载体要适应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运用高科技的传播手段、高水平的外语翻译,这样就可能融入世界主流文化形态。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富强,始于文化的复兴;一个民族的振兴,源于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只有在世界文化中有相当的作为,才能进入大国之列,才能成为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陈正良,2008.《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2 李仁质,2012.《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 叶昌友,2012.《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学习与探索》.第7期 4 白玉杰,2011.《立足典籍传播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前沿》.第13期 5 李耀明,2009.《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西南大学》

6 夏妍,201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兰州大学》

篇三:马克思-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姓名学号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深一步的阐述。本文从十八以来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指导思想、内涵的深化以及新的思想和理念几个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内涵、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和十七大相比较,十八大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怎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实处。如何在制度层面、在体制机制层面、在干部政绩观等方面解决好一系列实际问题,同时在民生问题、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等其他方面都作了非常具体的阐述。

1. 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纲领性文献。代表们以及专家学者们对报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了新勾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概括、对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新表述、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了新谋划、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等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就是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但是,我们党考虑到,当时科学发展提出时间还不长,还需要进一步经受实践检验,因此没有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党十六大以来的10年来,特别

是近5年来,我们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因此,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对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进行新的定位,比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等。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战略思想、指导方针上升到指导思想,立意更高,指导的更广,影响更加深远,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2. 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十七大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人们理解可能更多指经济发展。十八大提:“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且还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协调发展。十七大提:“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多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提法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上升到立场的高度,更加体现“以人为本”上升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境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上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十七大与十八大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提法没有变,但内涵进一步拓展。从过去的四位一体,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不仅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而且还要建设“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中国”。十八大报告还强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与十八大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上提法也没有变,但过去理解“就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八大报告强调:一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二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三要“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 新的发展思路及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句话:“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十八大首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旗帜居于统领地位,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旗帜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体现和展开;旗帜以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为支撑,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以旗帜为标志,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之中。

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新论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十八大首次在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郑重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4. 结语

科学发展观以其创新的理论成果、重大的理论贡献、独特的理论价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新的魅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提炼了新的结晶,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篇章。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根本支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基本方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于庆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李长春. 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求是, 2010(12).

任俊英.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人民出版社, 19941.

邓显超. 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理论探索》2011(3).


推荐访问:实力 文化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