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6:20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传播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103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湖北鄂州市增强主流媒体大众科技传播能力湖北鄂州市面对群众需求,立足传统媒体传播科技知识,依托网络平台发展网络科普,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大众科技传播能力,努力提升科技传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为提升公众科学素

传播模式论: 《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与儒家传播思维

中国文化遗产传播曲线变化:由被动传播到主动传播

创新传播内容 拓宽传播渠道 转变传播观念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美术传播新特点

宋词的传播背景与传播方式

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加多宝传播策略的研究

我国农村公共信息传播体系及对农村信息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上的电视媒体融合传播第十一届中国电视融合传播趋势高峰论坛广东召开

从弹幕看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匆匆那年》的营销传播

基于5W传播模式理论的组织传播学运用

论自媒体时代童书的传播方式嬗变及其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探讨

基于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学理论的TRIZ传播模式研究

论传播媒介形态变化对高校传播的影响

价值引领传播 技术助推传播

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思考

“微传播”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框架

基于传播诱因的社会化营销传播研究

传播学视角的旅游资源传播分析与策略

打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团队创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派

传播的古董,古董的传播

网络艺术传播的特性及其对传统传播方式的冲击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浅析记录片的传播策略

基于组织传播理论的舞台主持传播策略研究

构建立体化传播模式?推进统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全流程传播 多元传播格局催生新闻传播立法

软传播: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策略探析

瑞格传播 用娱乐传播品牌

传播学视角下贾平凹、莫言小说海外传播对比分析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助力电视访谈节目

传播学5W理论视角下新媒体传播特点研究

借鉴传播艺术,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力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传播学思考

以故意传播艾滋病案探讨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法规制

少数民族的传播习俗对新疆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探析

略论传播效果与传播对象

论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异同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微电影的传播特点解读

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优化传播方式?升级传播效果

网络分众传播背景下果壳网传播实践探究

科技传播视角的科技新闻传播及其评价

微信:大众传播向个人传播的转化

在传播学视角下看微信传播模式利与弊

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博弈

论音乐传播中的刑法保护论音乐传播中的刑法保护

整合营销传播在海尔家电营销中的应用整合营销传播在海尔家电营销中的应用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旅游传播

西藏新闻传播的传播学视角分析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现代传播活动的启示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韩寒《ONE·一个》的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传播学视角下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论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科技传播功能的影响

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的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传播媒介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媒体传播和社会推动对音乐传播的作用

基因科学传播平台的传播实践探析

浅谈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

NHK母语对外传播频道传播理念探析

大众传播视野下的当代书法展览与书法传播

云传播:云计算时代的传播革命

从传播学角度看民俗艺术的传播

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应用

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负面信息传播特点及传播关键因素研究

音乐传播中关于流行音乐传播现状的分析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体育传播媒介

传播学视域下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问题

曼城《圣经》文化传播策略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启示

传播学视角下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研究

“传播流”视角下的政府形象传播新思维

大众传播时代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

浅析自我传播向人际传播过程中心理因素的把控要点

“地下音乐”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分析

解析如何提高电视台新闻传播的传播力度

中国祠堂文化的现代传播——文化传播的视角

大众传播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

浅谈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农村广告传播

试析全媒体传播范式下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传播

致力区域传播和语言媒介研究工程建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派” 媒介传播时代下网络媒介传播发展探讨

基于整合营销传播下的微博营销传播优势及策略探析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借鉴日本文化传播模式研究

国家主导与对外传播:我国危机事件对外传播的三个分期

网络传播趋势下旅游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研究

轻博客的传播特点及对传播生态的影响

试论隐秘传播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汉维民族医患传播模式探讨

改造科技传播促进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

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形态与科技信息传播

传播学视野下城市营销的传播策略

科技企业科技传播形态与科技信息传播

传播学视角下公民新闻传播范式分析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传播学的双重公共性问题与公共性问题与公共传播学的“诞生” 传播音乐的火种——赫哲族“嫁令阔”传播现状

社交传播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江苏省对外形象传播中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会传播学视角下微博情绪化传播探讨

从“5W”传播模式浅析影响盐文化影视传播效果的因素

篇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文两篇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文两篇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摘 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媒体融合,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 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

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和新闻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年上半年,浙大增设了《媒体融合》

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发布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reesenews.org),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也不再是原来的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不论是新闻传播教学还是研究,都必须时刻把握不断变换的媒介环境,方能与时俱进。理解媒介生态的关键是理解我们周围的人,理解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受众”的人们。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思维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具有更强的批判能力,不再认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甚至可信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行为方式上,web2.0的出现使人们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浅层阅读逐渐取代了过去印刷媒体时代的深度阅读;多任务(multitasking)逐渐取代人们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等等。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们,新闻传播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弄清楚现在的人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以情感为例,传统的新闻报道不能掺杂

新闻人的任何情感,记者编辑必须冷静客观地报道新闻。但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交流。当然,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我们进行决策。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篇二

【内容摘要】建立可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及文化问题都不同程度关联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现象学、解释学及“法兰克福”学派等几种有影响的主体哲学通过社会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内在地决定了传播理论的框架和体系,因而,反思主体哲学根基的弊端,超越人类中心论思维的局限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主、客体的协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当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共同心智及社会知识型理论都提出了结构重于主体的解释模式。这些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传播理论研究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基础理论;主体哲学;主客体协调;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

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

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扩大到社会领域,认为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取决于主体间的一致,意义在于主体赋予对象的过程上,社会互动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体间的一致性。和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相似,现象社会学也是以个体为基本的考察单位,尽管这些理论以互动来解释社会系统,但它们几乎都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从理论上讲,社会结构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个体及集体的参与,但社会制度形成稳定状态后,它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法律到伦理、从制度到信念各个方面来制约个体。主体既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同时,又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制度化的结果。离开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很难解释一些行为和动机的原因,这也是微观社会学理论普遍的局限所在。

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等也都是以个体为根基来解释社会,个体往往成为不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个体,微观理论的共性表现在它们几乎都在表述主体哲学的一些基本主张。

解释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解释的根基建立在个体的体验和理解之上,为了说明解释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说明解释在主体间是一致的,为了说明主体间的一致还要找到更基础的东西。当代的伽达默尔是用语言来解释主体间的一致,语言既是解释学的根基,也是对世界的体验,其核心观念是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用委婉的体验解释世界无

篇三:传播学论文2000字

大学生应形成怎样的媒介观

近年来,媒介的发展速度与影响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没有知识,可以没有信仰,我们可以混沌的生存,但是却不能没有媒介,因为我们是“被媒介”的一族,我们只能臣服于媒介。我们享受着媒介或是说被享受着媒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激情,满足与享受,然而媒介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解构着传统,瓦解着社会,突破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底线。当道德不再光辉,当上帝已经死去,当创新被当作异类,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媒介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著名实例或研究来分析媒介的利与弊,解析媒介的功能与作用,表达了自己的媒介观:爱亦可,憎亦可,关键是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一 媒介是什么

对于“媒介”这一概念的理解现在是十分混乱,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1);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2);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

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3);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对“媒介”认知的混乱,笔引起理论研究的混乱,理论研究的混乱则影响着我们的传播实践,为了能够准确的说明我的观点,必须对媒介有自己的一个定位,也为了说明问题时的一致,我赞同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的观点,即媒介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我认为媒介这一概念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古代的书本、报刊就是那个时代的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媒介也不再是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媒介,还包括了不断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例如,手机也由原来单纯意义上的通讯工具发展到现在的传播媒体。媒介的本质是不变的。中国古代对媒介的定义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而在英语中“media”最早的解释是“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体,手段,工具等。”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过去了,人们对媒

介做过的定义,但它的本质始终是不变的,始终是引导双方甚至多方发生关系的一种中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不是吞并,而是互相融合、相互发展。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媒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传统媒介产生了危机感。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我认为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两者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满足人们对媒介的需求,例如《南方周末》在刊发纸质媒介的同时,也吸取了新媒体的技术,在网络上使用网络版的报纸。从而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扩大的报纸的影响力,我认为这才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

媒介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已经不可能摆脱媒介的“纠缠”了,人们仿佛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媒介编制的巨大网络之中,成了它的“俘虏”。人们总是习惯于吃早餐时看报纸,开车时听广播,工作学习是浏览网页,查找资料,而下班后还得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在这个地球人,几乎没有人可以自豪地宣布,它曾经没有而且永远不会跟媒介扯上关系了,就是据说躲进深山的本拉登先生,曾经也借助媒介力量造成了举世轰动的效果。

媒介是把双刃剑。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媒介也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烦恼,比如,无节制的上网让你鼻梁上的眼镜片越来越厚,孩子长期的迷恋电视让你一筹莫展,而开车听广播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激增又让你长时间诚惶诚恐。总而言之,媒介就是一带刺得玫瑰型美女,一面让你爱不释手,一面又让你痛不欲生。

媒体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据报道,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900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从1991年~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由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1978年,全国只有180多种报纸,现在已经有2000多种,期刊从90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种。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纵观当前的传媒业,无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在关注新闻、反映这个世界动态的同时,大多都加入专家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这些专家不同于以往的媒体评论员.他们多是独立于媒体之外,受媒体之邀.对事件或者社会问题作解释、点评,以指导大众更清

楚地认识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他们精通自己所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因而对相关新闻事件也有一定的权和权威性。

大学生要开阔传播的视野,借鉴各种媒介观点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能一味的相信他们的观点,要有自己特殊的理解,但是不能反媒介,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让媒介接受你,而不是你接受媒介。


推荐访问:传播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