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7:51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外国文学开题报告书

说 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篇二:外国文学(论文格式范例)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分析

张如怡201300051104中文2班

【论文摘要】:哥特小说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哥特小说的创作热潮,许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将哥特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艾米莉·勃朗特则把哥特风格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呼啸山庄》中,使这部小说充满了迷幻色彩。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哥特,《呼啸山庄》

导论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米莉·勃朗特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中充满迷幻色彩的哥特风格的描写更是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看点和值得品读研究的的细节。但是它在出版之初并没引起太大反响,反而被一些学者斥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一部作品,受到激烈攻击。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它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发掘,特别是其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哥特式风格的描写更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紧张、刺激的阅读快感。本文将从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分析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及其影响。有不少研究人员已经从上述几个个方面分析了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的运用: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认为,艾米莉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认为小说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小说的范式,触及了人性深处的非理性层面,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还有数十篇期刊论文同样作了相关讨论,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没有超出上述两篇文章。本文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并在一些环境、人物细节上体现出的哥特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

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更为明显。

一、哥特小说的起源及其特点

哥特小说中的“哥特”(Goth)一词古代北欧条顿民族(即古日耳曼族)的一个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原是游牧民族,“曾以野蛮剽悍、嗜杀成性而著称”①。大约公元5世纪条顿民族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称哥特人为蛮族、未开化的民族。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l——1574)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哥特式建筑”曾风行于12至15世纪的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隘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②这样,“哥特”的派生词“Gothic”就具有了“野蛮的”、“粗野的”,“中世纪的”、“黑暗的”等多重意义。 而瓦尔马认为,在英语中,“哥特”一词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8世纪,主要具有野蛮、中世纪和超自然三种含义。③

到了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名称最初来自1764年贺拉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发表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 (The Castle of Otranto),其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 (A Gothick Story)——发生在中世纪古堡里的关于家族败落的故事。随后,哥特小说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英国,佳作频出,影响深远。“英国哥特小说,简言之,即一种恐怖和神怪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由于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的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的不寻常故事。在这种小说中,一切都被夸张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容不得任何中间的、寻常的、平凡的、一般的东西,因此又被称为‘黑色小说’”。 ④ ① 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 2 页。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3)。

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 2—3 页。 ②③

④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葛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 126 页。

二、《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无论在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哥特风格。

(一)环境的恶劣恐怖

虽然《呼啸山庄》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古堡里,而是在荒野的山庄里,但山庄古老的历史、抑郁而阴森的气氛以及恶劣的气候毫不亚于前者:呼啸山庄坐落在约克郡的一个荒原上,它远远高于海平面,完全暴露在恶劣的气候中,这里终年刮着猛烈的北风。“你只要看一看房子尽头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极力倒向一边的枞树,还有那朝一边伸着细枝、好像在向阳光求乞的荆棘,就会想见从山那边刮过来的北风的那股劲头了”;山庄外面:“狭窄的窗户都深深地砌在墙壁里面,房子的四角都有巨大突出的石块护卫着。” 大门周围留着“奇形怪状的雕饰”,还刻着“一五○○这个年份”和“哈顿·恩肖”;山庄里面,终年不见阳光透进来,阴森森的,冒着一股寒气。⑤《呼啸山庄》弥漫着一种既暴烈又多变、既真实又荒诞、既狂热又冷酷的奇特氛围。艾米莉以诗人敏锐独特的想象,紧紧扣住大自然中的原始意象,把笔触伸入到了人物灵魂层面中的野性空间,向人们展示了那足以席卷一切的心灵风暴,与试图扼杀心灵的人为荒原之间的冲突。荒原与风暴是《呼啸山庄》中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意蕴的原始意象。

(二)情节上的哥特风格

《呼啸山庄》,艾米莉这部唯一的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自杀、他杀、身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等多种形式,足以体现作者对死亡题材的偏爱,死亡中所蕴藏的如山洪般爆发的激情,或凄美绝望的悲剧都令艾米莉迷恋不已。

《呼啸山庄》中的一个场景——洛克伍德的梦境被拉尔夫?福克斯称为“整个英国文学中最动人的场面”:他睡在凯瑟琳的床上,在恐怖的梦魇里,他抓着窗外那个哀号着的鬼的瘦小手腕,把它按在破窗玻璃上,“来回地擦着直到鲜血滴下来,粘湿了床单。”⑥与凯瑟琳素未谋面却被惊醒的洛克伍德坚信那是她的亡灵,而深爱凯瑟琳的希思克利夫更深信不疑:“我很相信鬼魂,我相信它们能够,⑤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5页。

⑥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29~30页。

而且的确是生存在我们中间!”失去爱人的希思克利夫渴望借亡灵来抚慰自己的痛苦。黑夜的颜色与鬼灵的飘渺融为一体,而梦的不真实和醒后的真实世界完全重合,似真似幻的场景带给人们惊心动魄的恐怖体验。梦境中的亡灵,血迹斑斑的手,打破的玻璃窗,无一不透露出诡异的哥特色彩。这种意象的怪诞“令读者产生惊惧、敬畏的心理,感到它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自己则渺小微弱。”⑦

还有洛克伍德来山庄被一群恶狗围攻,希思克利夫吊死就要产仔的长毛垂耳狗,亨德莱把刀子插进耐莉的牙齿间、把自己的婴儿沿着楼梯往下扔,凯瑟琳用指甲把伊莎贝拉的胳膊拧得发青,小凯瑟琳嫁给已经死去的小林顿这些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的景象,无不使人联想起阴森恐怖的哥特画面。

在小说的末尾,我们还读到,呼啸山庄一带的乡亲经常看见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一起在荒原上、在教堂附近、在宅子里面游荡;甚至不会撒谎的牧羊的小孩也哭哭啼啼地说,看到希思克利夫和一个女人在在山崖底下。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浓厚的哥特味,使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气氛。

(三)人物类型的哥特模式

《呼啸山庄》中许多人物变态扭曲的性格、极致永恒的爱、狂暴的复仇心理以及怪异可怖的行为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哥特风格。

希思克利夫就源自于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他既是迫害者又是被迫害者。希思克利夫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无父无母,流落街头,幸得好心的老恩肖先生收留,没想到却落入更深重的苦难深渊,受到亨德莱的百般虐待和压迫,遭到恋人的遗弃,发誓报仇。自此,一个被压迫者变成了残暴的压迫者,为了复仇,他谋取了亨德莱的财产,骗取了画眉山庄的所有权。甚至在下一代身上施展他的复仇计划,不仅折磨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有一点骨肉之情,只有赤裸裸的厌恶。这种狂暴与激情带来一种摧毁一切的破坏力量,他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哥特式色彩,简直是恶魔一般,最终不仅导致了恩肖和林顿两个家族的毁灭,而且导致了两代人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女性形象也和哥特体小说的女性形象有相似之处。希思克利夫的妻子伊莎贝拉和典型哥特体小说《奥特朗托城堡》的女主人公不仅有着相同⑦刘甫田、徐景熙:《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版,第17页。

的名字,而且有着相似的性格“美丽,敏感,柔弱,被动”⑧她自小生长在画眉山庄,养尊处优,温柔顺从,被希思克利夫恶棍英雄的魅力所吸引,成为其复仇的牺牲品。嫁给希思克利夫之后,遭到百般凌辱,终于不堪压迫而离家出走。

(四)主题上的哥特风格

哥特小说的主题大多是通过家族仇恨、继承权的争夺揭示人性的邪恶和阴暗。《呼啸山庄》的主题就涉及复仇、阴谋和继承权的争夺。

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一次外出时带回了被遗弃的希思克利夫。老恩肖十分疼爱希思克利夫,可是这却招致了老恩肖的儿子亨德莱的嫉妒和怨恨,但老恩肖的女儿凯瑟琳却和希思克利夫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老恩肖死后,亨德莱继承了遗产。于是,亨德莱百般虐待希思克利夫,让他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把他当下人看待,甚至禁止他和凯瑟琳来往。这对童年时期的玩伴,此时已经成长为心心相印的恋人,亨德莱禁止他们来往彻底激怒了希思克利夫,激起了他疯狂的复仇决心。他曾对耐莉说:“我在打算怎样报复亨德莱。我不在乎能等多久,只要最后能报仇就行,希望他不要在我报复之前就死掉。”然而凯瑟琳在以为希思克利夫已经死了以后与富有体面温文尔雅的林顿结合。绝望的希思克利夫冒着大雨与黑夜间出走。多年以后发了一笔横财,返回呼啸山庄,开始为他以前所受的虐待以及失去的爱情疯狂复仇。他首先以赌博的方式从亨德莱的手中骗得了呼啸山庄,使其穷困潦倒,郁郁而终,并将他的儿子哈里顿降格为奴仆,剥夺他受教育上进的权利。然后,他又去画眉山庄寻找他失去的爱人凯瑟琳,凯瑟琳在婚姻与爱情中无法做出选择,身心憔悴,香消玉损。为了骗取画眉山庄,他勾引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与成婚。后来又诱使林顿与凯瑟琳之女——小凯瑟琳与自己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儿子结婚,骗取了画眉山庄的所有权。希思克利夫甚至将仇恨的目标转向下一代,疯狂虐待哈里顿、小凯瑟琳,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呼啸山庄》的主题——复仇与争夺继承权——完全是属于传统的“哥特主题”。

⑧ Marie Mulvey-Robert,ed.,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P116.

篇三:外国文学论文

班级:汉语言1201班

姓名:郑晓晴

学号:201200265

日期:2015年5月23日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作者自己却并不承认,他说:“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它,它也是专门为成年人写的。”1 马克·吐温通过小说人物的塑造,赞扬了帮助、拯救、追求自由的英雄主义精神,包含了对罪恶的蓄奴制的批判和对表面上温文尔雅的上层社会的的尖锐讽刺,体现了马克·吐温平等自由的民主进步思想。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是当时美国特定时代下的产物,是美国当时社会的缩影。本文将通过小说中的描写的双重性简要分析小说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哈克贝利·费恩 蓄奴制反抗与自由对比 矛盾

海明威说:“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部书,此后还没有哪本书能和它匹敌。”2可见这本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儿童第一次在美国文学中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现,而哈克贝利的形象也成为了文学史的经典。二十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说:“谁能比奥德修斯更像希腊人?或者比浮士德更像德国人?比堂吉诃德更像西班牙人?比哈克更像美国人?”3哈克贝利富有正义感、追求自由,正是美国人崇尚历险、坚持个性的精神写照。

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比,这本书最明显的变化是叙述角度的改变。《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的,是作者以其成年人的口吻来讲述的儿童故事。而哈克的故事却是他自己讲的。在小说的第一段中,哈克就像跟读者谈话一样说道:“你要是没有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本书,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那也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说的还是真事。” 1

2 《马克·吐温文集》,马克?吐温著,杨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京华出版社,2010 《海明威全集》,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著,肖杰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3 《艾略特文集》,托·斯·艾略特著,汤永宽、裘小龙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自由与反抗

汤姆和哈克贝利都属于当时美国南部传统教育中所谓的“坏孩子”,不愿被套上传统教育的枷锁,本能地要求突破传统文化,使自己的天性得到发展,向往自由。马克吐温运用对比的手法,把生机勃勃的儿童心理和陈腐刻板的生活环境加以对照,嘲笑资产阶级儿童教育的清规戒律。

哈克从小没有受过家庭、和社会的,是真正的放荡不羁的角色:肮脏,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语言粗鲁。他整天东游西逛,对长辈的说教不屑一顾,总是渴望跑到无人管束的地方去,总是想摆脱文明社会的束缚。但这种所谓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却束缚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压制了他自由的天性。哈克无法忍受这种生活,最后只能弃而远之。

他崇尚自然,觉得在树林里听自然的声音,睡得才是最安稳的,“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装糖的大木桶里,自在逍遥、心满意足。” 哈克贝利要拯救的黑奴吉姆,是当时所谓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坚决否认的阶层;他抵制美国传统教育制度,与当时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这些行为举止都是他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反抗表现。

除了对于自由的向往,小说里还充满了反抗意味。哈克贝利作为一个反抗者,对美国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都存在着强烈的不满。

首先就是对当时美国刻板传统的教育制度的反抗。在小说的第一章,哈克就说:“道格拉斯寡妇拿我当她的儿子,说是要给我受点教化。可是因为那寡妇一举一动都很讲究规矩和体面,实在太闷气,在她家里过日子可真是一天到晚活受罪;所以我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偷着溜掉了。”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和沃森小姐出于同情收养了可怜的小哈克。她们费尽心思,企图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模式改造哈克。她们迫使他学文识字,信奉上帝,努力成为一个能被社会接受的体面人。无论是在小说的开始还是故事的结尾,哈克都因要反抗传统的美国教育制度而偷着溜掉和再次出逃。在小说结束时,斐尔普斯太太想收哈克做干儿子,让他有机会成为文明人,这同样让哈克无法忍受当时所谓的规矩和体面。文明人的说辞最终让一个渴望自由的少年不堪重负而选择逃离。

其次是对宗教制度的反抗。宗教制度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小说中写到“教堂里不见人影,兴许有一两头猪,因为教堂门上没有锁,

夏天猪就爱躺在木头拼成的地板上,因为那儿凉快。你要留心就会发现:大多数人只有非上教堂不可的时候才去教堂,猪却跟人不一样。”这里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将不喜欢去教堂的大多数人与喜欢到教堂乘凉的猪相提并论。正是哈克反宗教的一个例证,对宗教的僵化及人性的伪善揭示得入木三分。华珍小姐接着告诉哈克,只要他每天做祷告,不管他要求什么都能得到。出于孩子的好奇,哈克进行了验证,却发现并不是这样。很多人都无法不在强大的宗教势力面前妥协,哈克却能对周围虚伪的客套寒暄和现实大胆质疑。他以孩子特有的纯真好奇敏感以及亲身感觉表达了对宗教制度的反抗。他既不去教堂作祷告,也拒绝通过学习那些诡诈世故的处世哲学和虚假的文雅举止而成为一个所谓的文明人。他的这些行为举止都与当时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格格不入。

再者,小说中描写对比最为激烈着墨最多的是对蓄奴制度的反思与反抗。小说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哈克帮助吉姆逃亡的曲折经过和复杂的心路历程,这无疑是小说的核心部分。在存在社会等级蓄奴制的社会里,哈克一方面从当时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出发,评判好坏善恶;另一方面又以一个孩子独特的观察思考和价值观行事,遵从个人的道德感觉,而非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这实际上也是马克吐温自身对奴隶制的思考过程和对解放黑奴的觉悟过程。

哈克贝利的探险其实就是一种在内心声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的一种探索过程。他试图帮助黑人吉姆逃跑的想法,是他通过对社会的思索得出的一个决定,也是由探索走向拯救的一个决定。他用他那双童话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他童话里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直到他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渐转变为逃避,以拒绝成人世界的文明、向往没有开发的自然作为逃避的方向。

在经历了种种历险后,哈克贝利还是选择离开去漫游。这是他的选择,是他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被迫的流浪。而历险是自由与个性的发展,是为了获得新鲜与刺激的体验。主人公哈克塑造成了一个有着正义感的美国现代文明的代言人。

对比与矛盾

在小说中,马克吐温采用了非常多的对比手法来展示美国的景象和社会的状态。美国社会族歧视的劣根性和顽固性,和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特点在对比下更加突兀和明显。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经济上繁荣的美国却“到处呈现出一片停滞

和衰败的景象。乡镇是鄙陋的,居民贫困而愚昧,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人们贪得无厌,杀人越货的强盗态意横行,江湖骗子到处流窜,居民们精神空虚,二流子们穷极无聊”。作者以真实而具体的笔触,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生活图景,如凋敝的农村、空虚的居民、残酷的种族压迫等等。描绘了大河风光和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以对现实生活的精雕细刻,来批判蓄奴制度下的丑恶世界。

小说中的哈克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承认自己没有教养。对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他常常觉得它是对的。它的规矩、礼数、道德准则、法律等都是那个社会所应该有的。违背这些礼数道德就是错的,而帮助黑奴逃跑更是犯法的事。哈克帮助杰姆获得自由,明明是在做好事,他嘴里一个劲说的却是在“干坏事”,将来准备“下地狱”;本来走的是正路,却说成打定主意再走“邪路”。这样的对比,正是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的荒谬,如同一出滑稽可笑的闹剧。

葛伦裘福德家从财产到礼节,做派,应该算真正的贵族。他们接纳了哈克,待他很友善。他们信奉宗教,却是带着枪械去教堂的。这样的对比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小说中还对高雅和低俗进行了强有力的对比讽刺。小说的通篇语言都是“俗”的,小说中马克·吐温使用了多种方言土话,密西西比河流域黑人土话、西南僻远地区土话、普通“派克县”土话以及最后这一种土话的四种略有变化的分支。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一直在用方言俗话讲自己的故事,有时还跟吉姆信口开河,胡诌历史。

与哈克的“俗”截然相反的是葛伦裘福德家已故女儿埃蜜琳小姐的“高雅”。这位小姐喜欢吟作画。她的画上全是哀伤女子,写的诗也全是悼亡诗。这位小诗人写什么从不挑剔,只要是感伤的题目都能写。每逢有人死了,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娃娃,死人身子还没凉,她就做了挽诗送来。有一次为了押死者名字的韵,伤了一番脑筋,此后便渐渐的消损下去,没有再活多久。

“良心”与健全的心灵

用马克·吐温的话来说,“这是健全的心灵与畸形的意识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所谓畸形的意识是指孩子被当时世俗所污染的种族歧视思想,而健全的心灵则是指作家所追求的没有种族歧视、人人平等的民主理想”。


推荐访问:外国文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