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任务5小论文

时间:2021-07-01 10:23:59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全部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全部答案(5题)

第1题.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 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瞻、契税、烟叶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 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存货增加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1 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之后。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 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2题. 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

(1)总产出15000亿元;

(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

(4)出口1200亿元;

(5)进口1060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答:(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3. 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10分)

答:(1)从帐户的设置看:收入形成帐户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净值)作为初始项,而以总营业盈余作为帐户的平衡项,反映各部门在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支付后的盈余数额,表明由生产过程提供给初次分配的各种原始收入的来源;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以总营业盈余为初始项,而平衡项是原始收入,反映了增加值各要素的实际分配去向,以及营业盈余的财产收入分配情况及各部门经初次分配后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

(2)从帐户表现的经济内容看:收入形成帐户显示的是创造原始收入的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中对收入形成的贡献数量,而不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收入。原始收入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显示的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生产性收入的多少;

(3)从帐户的编制看:收入形成帐户既可以按基层单位或产业部门编制帐户,也可以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原始收入核算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能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

4.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25分)

单位: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

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

(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4259.81+1165.91+1145.41+691.83+786.20+1417.12+1358.26+418.31=11242.85(元)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4259.81/11242.85=37.89%

5. 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25分)

计算:

(1)居民储蓄额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

答:(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

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篇二:国民经济核算任务2

1--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1、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答:1.国内生产总值含义: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他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

2.居民消费支出含义: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还包括用于生活消费的自给性产品支出。集体用于个人的消费指集体向个人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各种非消费性的支出。其形式是通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指标来综合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 农村住户全年纯收入=农村住户全年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款-上交集体承包人物-调查补贴。

3.资本形成总额含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动,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4.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含义:是指生产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产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5.政府消费的含义: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数据为依据,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提升至105位,经济增长率为9%。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达到44016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5000亿元;

(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 (4)出口1200亿元; (5)进口1060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答:1.根据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2.根据生产法计算该地区的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 =15000-10287=4713(亿元)

3. 根据收入法计算该地区的营业盈余: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净税额 =10287-5240-1480-(610-15)=2942(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单位:亿元

3. 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

答:收入初次分配是指按照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和政府对生产的参与状况和贡献,对生产成果——增加值的分配。由此可以知道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分配流量包括:(1)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产生的劳动者报酬流量。(2)根据资金及其他资产使用权的转让而产生的财产收入流量。(3)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从各单位生产价值中征收的生产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即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分配核算。收入形成账户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分配账户,记录当期生产的增加值分配给参与生产各机构部门流量。原始收入分配核算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生产要素,记录的内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和混合收入、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

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4—(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2)解释以下指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

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内部亲友支出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4259.81+1165.91+1145.41+691.83+786.20+1417.12+1358.26+418.31=11242.85(元)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4259.81/11242.85=37.89%

篇三:电大国民经济核算任务05

1.对推行绿色GDP核算模式的浅议(范文)

本学期通过学习国民经济核算,使我知道了GDP的含义,即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核算与GDP不同,GDP表示的仅仅是一个总量指标,而GDP核算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围绕GDP这个总量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核算活动。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我对推行绿色GDP核算模式进行了研究,下面就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现行的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生活中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对“绿色GDP”理论国际研究背景的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背景之下,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地增长与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强烈呼吁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纠正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的缺陷。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力图从传统意义上统计的GDP数字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即“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使其能更加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表达的关系。

对国内“绿色GDP”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认识。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51-1981)当时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基本上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这一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第二阶段(1982-199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制度的转型阶段,两种核算制度(MPS与SNA)并存,它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第三阶段(1992-1995),1992年我国正式启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实质内容上,与当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核算制度基本相同,并与国际统计口径相接轨。因此,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改革,构建以“绿色G D P”(GGDP)为核心,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是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辛的任务。

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过渡。从总体来说,环境经济综合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概念上是一致的,其本质不同在于前者在资本使用概念上对后者做了拓展。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

最后,通过对推行绿色GDP核算模式的粗浅认识,我尝试对推行中国绿色GDP核算模式提出五点建议:1、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2、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3、确定核算的重点和范围;

4、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5、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

2. 浅谈对GDP的理解。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消耗 。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计算,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 GDP =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以生产法GDP为准。

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常规统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各种抽样调查资料。在统计局外部,则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由此可见,GDP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负责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统计局负责核算。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与国家的GDP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则未做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进行定期的评估。

我国的GDP核算始于1985年,是统计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此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使用的一直是MPS体系,即源于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物质平衡表体系。1985-1992年间逐步向SNA过渡,即向联合国推荐的源于西方市场经济的核算体系过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化成分的不断增强,计划成分的不断削弱, SNA核算体系越来越适合中国国民核算工作的需要。因此,自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不再并列提供MPS核算资料,而是彻底转向SNA体系。国民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由MPS转向SNA的过渡期至此宣告结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已经完成了一整套包括GDP核算在内的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工作,并配套出版了《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与计算方法系列丛书》,全面概括了我国核算领域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有关问题。目前GDP核算工作正在此基础上对服务业,不变价,不可观测经济等较薄弱环节做进一步地完善。

GDP的作用根据用户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需求的近似性,我们可以将用户大致分为三大类。政府用户、专家用户和其他一般公众用户。对于政府用户来讲,GDP核算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规模和健康性,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宏观决策者将根据GDP运行的总量、态势和轨迹来预计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并制订相应的控制目标,采取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3. 浅谈MPS和SNA的核算体系的区别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标准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物质产品核算体系”(System of MateriaI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和“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 counts,简称SNA)。MPS和SNA两大核算体系都是以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核算为主要内容,都力图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上反映社会总产品的运行全貌,但由于两个体系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二者在核算内容、核算方法、指标概念、指标体系及部门分类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根本区别。对这两大核算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及其换算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也有利在此基础上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核算观点不同: MPS采用限制性生产观,限制性生产观是指它对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相应地,社会产品只是从事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和提供生产性劳务部门的生产成果。所以,MPS把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通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并将这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作为MPS的社会产品价值核算的内容。至于其他部门如文化、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生活服务等,由于不生产物质产品,被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这些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活动,无论是为生产服务的,还是为其他部门或居民服务的,统统都不算产值,也不算使用,只作为对物质生产部门所创价值的再分配处理。 SNA采用综合性生产观。综合性生产观是指将所有创造效用并取得收人的活动,不管是生产物质产品还是提供各类服务,一律看作是生产活动。所以SNA将服务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等同看待,归人生产部门。也就是说,SNA的生产范围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外,还包括了除个人自我服务以外的各个社会服务领域。因此,SNA的社会产品——商品就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产品的合称。这样,SNA的核算范围就不仅包括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劳务。

(2)核算内容不同: MPS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核算体系,主要描述社会再生产实物运动,对资金运动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反映。 SNA增加了资金流量和存量方面的核算内容,并与其他核算相联结,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

(3)核算方法不同: MPS采用单式平衡表方法,设置一系列平衡表,通过左右两栏数字的平衡综合说明作为统一整体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和直观,但平衡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整个结构不够严密。SNA采用复式记帐法,运用国民经济收支活动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以帐户和矩阵形式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把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联系起来,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纵横交错的庞杂的经济活动关系。

4. 浅谈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

1.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

(1)生产的概念和生产核算的地位

生产:是指生产者利用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耗,创造出新的货物和服务的过程。生产所包括的范围即生产货物和服务这两类活动的范围,具体包括在核算期生产者生产的供出售的全部货物、生产者自产自用的货物和生产者为外单位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

生产活动是指经过劳动、物质资料和资本的投入,转换成货物和服务产出的过程。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和积累等环节连续循环的过程,生产是起点,所以生产总量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2)生产活动的主体

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

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也是国民经济生产核算重要主体。

(3)生产的产出:货物和服务

货物和服务是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两大类产出。

A.货物:指的是物质产品,即有形的商品。其特点包括:

a.货物是有形商品;

b.货物被生产出来后,在未被消费以前可以储存;

c.货物的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它们要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实现两个过程的统一。

B.服务

与货物的生产相比,服务的生产有些抽象,它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如:为确保货物价值的顺利实现,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对货物的服务;(如运输、销售、修理、清洁等)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生活需要的服务;(如客运、旅宿、医疗、卫生等)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精神需要的服务;(如教育、咨询、娱乐等)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的生产及商业需要的服务。(如科研、地质勘探、保险、金融等)。

与货物相比,服务的特点包括:

a.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

b.服务不能被储存;

c.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

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或非盈利机构提供)和非公共服务(以经营为目的)。

(4)生产核算的范围:

生产核算的范围覆盖了三次产业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和成果。

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

按国际标准界定,生产核算的范围不仅指市场产出,也包含非市场产出。

A.市场产出: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

其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它的生产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市场价格。市场产出是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主要部分。

B.非市场产出:是指不经过市场的生产产出。其特点是生产产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由市场决定其价格。

非市场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估算或推算,也称虚拟核算。需要虚拟核算的非市场产出主要有两类即:自给性生产和其他非市场产

推荐访问:经济核算 国民 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