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靠近有效课堂——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体会

时间:2021-05-17 09:21:51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10月14日——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支玉恒、孙双金、陈金龙、汪智星、王文丽名师的课堂和讲座,收获颇多。

名师引领,让我靠近有效课堂。

一、实实在在地阅读,扎扎实实地训练。

语文是以读为本的课堂,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读,产生兴趣读,读中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只有一个地球》在支玉恒老师多种形式教读中学生自然把握了课文内容。语文训练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支老师在开课师生问好时语文训练就开始了。回归朴素、平淡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文本探究中把握住文本的核心价值,才能深得进,浅得出。文本写话中,让学生“出板”(写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写一句抒情的话中充分体验到写话的尊严与价值。有效的课堂是老师服务于学生学的课堂,是学生课堂中尽情展现自己,是学生课堂听说读写自然进行的课堂,是学生生命的跳跃,心灵的呼吸。

附录支老师讲课情景:

第一课时

一)、谈话解题

1.“地球”——谁见过地球?(支老师的这一问题看似问法显拙,却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明白地球在我们的脚下,和我们息息相关。)

2.“只有一个”——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作者为什么单说“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天体常识。)

二)、读出情趣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各自把课文读一遍。

2.形式多样地轮读课文。支老师首先请喜欢读1、2自然段的学生站起来读,却“不客气”地劝举手犹豫、迟缓,有从众心理的学生坐下——“机会是争取来的,举手迟的同学请坐下,你们没有争取到这次读书的机会。”支老师这招反其道而行之,却很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老师们全盘说“是”的今天,支老师敢于说“不”,善于说“不”,反而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和把握机遇的竞争意识。而紧接着第3自然段的朗读则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谁敢说自己是全班读得最好的?”后来的几段朗读中,他让学生纷纷挑战;挑战自我,挑战刚读完的同学,挑战心目中读课文最好的同学、挑战全班同学,甚至挑战老师。学生的自信心就这样被一步步培植起来。)

3.激趣默读课文。(支老师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并钻研、解决这个问题。随后他说:“在我提问之前,你们猜我会提一个什么问题。”并和学生“打赌”,“谁能猜出我这个问题,我就退场。”学生从语言文字、课文内容、天体常识等方面纷纷猜测,最后支老师揭开了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想这一环节的价值在于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时的方法、技巧,并且引导学生读书时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

4.读出你心中的滋味:如读出你看到地球遭到严重破坏时的“酸味”,读出宇航员看到宇宙中美丽地球的“甜味”,读出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他寻的“苦味”……(支老师的朗读指导如同指挥交响乐,他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着读出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一方面用他那指挥家般的手势将学生带到一浪接一浪的如痴如醉的朗读中。

5.引读全文。(学生入情入境,真情涌动,读得有滋有味,场面令人感动。)

第二课时

三)、写出情趣

1.梳理课文内容,将全文大致划分为五部分。(支老师的课处理这一环节时几乎都是“浮光掠影”的,用时近似吝啬。我想一者是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课文层次的把握已成竹在胸;一者是支老师从不为分段而分段,避免了繁琐的分析。)

2.给每一部分写一个抒情的句子——“把你心中的酸甜苦辣写出来;写得好,老师要奖励。”(支老师以此来替代传统教学中的写段意,效果又远远大于分段,这一招令人叫绝!加之他“鼓惑”的语言,学生跃跃欲试。)

3.展示、“出版”、赏析句子。(支老师让学生以抒情的语气在全班展示自己所写的句子,选取写得好的“出版”在黑板上,并郑重其事地让学生在“名句”后署名,然后朗诵给全班听。此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4.赏析“抒情散文”。(这是点石成金的设计,支老师将黑板上的五组句子稍做添改后连起来,耍戏法般变成了一篇“抒情散文”。学生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课堂又掀高潮。支老师又让其他学生把自己的五个句子也改作一篇散文,作为课后作业完成。)[!--empirenews.page--]

二、朴朴实实地激励,快快乐乐地交流。

文本的整合,才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全方位思考,思考得深入,把握得全面。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评价尤为重要,孙老师的课堂激励性评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思考。故事中,感情朗读中,激励交流中学生快乐积极走进李白,对话了李白,感悟到李白是仙,是诗仙,是酒仙;李白是人,是普通的人,是丰富情感的人。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多用到激励性评价,学生是鼓励出来的。学生多多被激励,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积极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更亲近于老师了,因为老师是尊重他们的。这样的教学就充分协调好了师生的关系,教学才会在快乐中师生激励前进。

三、轻轻松松地学习,自自然然地了悟。

特别有感于陈金龙老师执教的《月之故乡》,这是一首小诗,也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歌曲。作者是彭邦桢,著名的湖北籍台湾旅美诗人。全诗内容如下: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小诗,语言质朴、真挚而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陈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扣文章主题,围绕“看月亮思故乡”一句展开教学。而后又进行了相关的拓展、延伸。

上课伊始,陈老师真诚的从自己的名字谈起,自然进行语文训练,说到自己的乳名,想起故乡,亲切自然风趣娓娓道来,仿佛不是在课堂,是和孩子们在快乐语文游戏中学习,那0是什么?说读月亮的诗,师生配合写《月之故乡》诗句,二行诗的放入,改写诗句,以作者生长线品读诗句,自然流淌中,轻松诙谐中进入诗心诗情,入情入味。

师:这是原文中的诗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老师把它们稍作修改,你们读读看。显示——他乡一个月亮,故乡一个月亮。

生:放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师:谁能模仿我来改改以下的诗句——“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生1:故乡一个月亮,他乡一个月亮。(与老师上述诗句颠倒而已!)

师:颠倒老师的话也是一种智慧!

生2:他乡的月亮在水里,故乡的月亮在天上。

生3:一个在故乡,一个在他乡。

师:智慧的孩子总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事来。

生4:他乡的月亮在天上,故乡的月亮在心里。(台上台下,掌声雷动!)

师:多好的诗句啊!大家改的是你们自己心中的故乡,作者彭邦桢心中的故乡又是什么样的呢?

师介绍作者简历:湖北省人,十五岁时开始写诗,少年时代便在家乡黄陂县颇有诗名。1938年流亡恩施。1944年二十五岁时随青年军赴印度远征。1946年随军开赴台湾。1973年,移居美国。(通过地图显示,了解诗人的流亡路线。)

…………

师:从恩施到印度,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流亡的日子,引读“看月亮,思故乡。”

师:所有的心情都包含于这六个字中,再读“看月亮,思故乡。”生放声朗读。

师:从印度到台湾,一程山、一程水,多少的艰辛在其中!再读:“看月亮,思故乡。”

生再次放声朗读。

师: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诗人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生:……

师:假如他在一个月圆之夜,遇见了一位家乡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

师:把他这些都融入在这六个字里,再读“看月亮,思故乡。”

…………

师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

师:再看这六个字,你会怎么读?

生:……

师:乡愁一直记于诗人的心中。再来看看诗人的游子生活:

1938年——恩施;1944年——印度;1946年——台湾;1973年——美国。

师: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句。

生:……

…………

师:欣赏这首带着乡愁和乡思写下的诗,一首悲伤的诗,一首揪起人心的诗。播放歌曲《月之故乡》,教师动情歌唱。

师:当我们再次看故乡的那轮月亮时,你还把它仅仅当作一轮月亮呢?老师也即将赶回我的故乡了,在你们这能不能找到故乡的感觉呢?

学生掌声想起……

陈老师的课是洒脱的,是自然的,是幽默的,也是智慧和富有诗意的。最终是具有魅力的!教师指导的魅力和智慧点评的魅力是这堂课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好好去锤炼的地方吧![!--empirenews.page--]

后来陈金龙老师激情演讲到,要让课堂有效性,作为课堂首席的教师必须做到:1、尊重文本。尊重文本从尊重作者开始,进入作者的情感里才能读出文本,读出心里,教出心里。课堂上学生就会在教师首席的带领下进入作者的心里,进入文本文字的温度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着文字的温度,用心灵与作者心灵碰撞,课堂中学生心灵滋润了,丰盈了,成长了,这样的课堂当然是有效的。2、尊重课堂。真实才是好的课堂,课堂有几份真实才有几份效果。是的,只有真实,才会去了解学生,才会以学生为出发点,才会关注学生的生成,才会把握学生的生长点,才会真正做到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只有真实,课堂上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跃动,生命的拔节。3、尊重自己。作为课堂上的老师,你的自信传达着自信,你的积极传达着积极,你的尊严传达着尊严。老师要活出自我,活出自尊,活出自己的风采。没有玫瑰的娇艳,也要有南瓜花的从容实在。

名师的引导下,我要在课堂实践中靠近有效性。

推荐访问:观摩 名师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