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中促进县域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2-05-09 15:5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全省和徐州市“两个率先”大局,万众一心,奋起拼搏,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城乡环境焕然一新,社会氛围安定有序,党心民心空前凝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动、同频并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矢志跨越争先,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干群思想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关键。在苏北欠发达地区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更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跨越争先的目标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近年来,我们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激发活力中凝聚合力。认真向苏南、浙江等发达地区学习,提高对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和城市建设等工作的认识,确立加快发展、奋力赶超观念;全面分析市情民意,综合考虑基础条件、优势特色和面临机遇,提出“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北争先”奋斗目标。在“徐州率先”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综合实力苏北争第一,开发东陇海争第一”,加快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东陇海第三大市的目标。全省加快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开发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抢抓机遇,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提出“突出六大板块,做强六大产业”,全市再次掀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新高潮。2006年6月30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又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全面领跑苏北、全面实现‘三先’”的奋斗目标。

通过向高手叫板、与先进比拼,全市干部群众的认识空前统一,争先的氛围空前浓厚,发展的成绩也空前突出。近两年,我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奖,连续三年夺得徐州市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被表彰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市,整体工作受到各级领导肯定,徐州市委发出了“远学台州、近学————”的号召。省委研究室把我市的巨大变化总结提炼为“————现象”,认为“————现象”是“进入新千年以来,苏北人民解放思想、奋发争先的生动体现,是不等不靠、扎实苦干、依靠内生机制实现跨越发展的生动体现,是弘扬‘三创’精神,干部干事业、群众创家业、能人办企业的生动体现”。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跨越争先的奋斗目标,有了“见红旗就夺、遇第一就争”的发展壮志,才有了————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和谐氛围,才有了————经济社会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

二、增强经济实力,打牢物质基础,保障整体发展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发展是前提。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发达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只有经济充分发展了,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必须牢牢抓住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和徐州市的部署,在经济发展上,全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外向化步伐。围绕招商引资,积极走出去,通过组团招商、派员招商、召开投资说明会等办法推介————,我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市入选“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大力请进来,举办了胶合板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大蒜节、国际银杏节等大型节会,有力加快了我市经济外向化和特色产业的迅速升级。加快建设“一主五副”工业园区,不断优化项目落户环境,市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围绕发展经济,我们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指导创业,重奖致富带头人激励创业,解决突出问题帮助创业,全市特色主导产业大力攀升,人造板出口、银杏产业化、大蒜产量、石膏开发规模实现“四个全国第一”。围绕城市建设,实施“五年再造一个————城”,大力推进“四城同建”,高起点建设新区,人气商机逐步走旺,高标准改造老城,打造民生优质环境,————城路阔、灯明、地绿、景秀,成为我市开发开放的最佳载体和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2006年,全年gdp预计可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6.6%;财政总收入可突破13亿元,增长3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亿元,在沿东陇海线开发中保持领先;自营出口完成3亿美元,继续保持苏北第一。

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三年增长近5个百分点,成为gdp增长的主动力;二三产业还吸纳了全市一半以上的劳动力,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源泉;私个经济上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8%,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攀升,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5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6亿元,是三年前的1.7倍。与此同时,市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便于集中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帮扶弱势群体,保证社会公平,推进利益关系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公平是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统筹各方面的发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各群体的幸福感和美誉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我们在加快“三先”进程中,特别注重让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享受成果。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我们建设的东陇海第三大市,必须是人民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第三大市。县域富民的关键是富农,我们在产业规划上格外突出富民趋向,————的板材、银杏、大蒜、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都属于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可以拉动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全市有30多万农民群众走出黄土地,务工经商致富。2004年,全市农民工资收入和劳务收入首次超过农业经营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带着责任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农村公路建设、草危房改造、改水等工作走在苏北前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带着感情排民忧解民难,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开展了“济困助学、残疾人救助、关心老党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困建房、贫困山区扶贫攻坚”等一系列民心工程。更加善待孤儿,全面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难题;更加善待孤寡老人,使他们没有儿女也能安度晚年;更加善待下岗职工,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便利;更加善待贫困地区,在完成燕子埠扶贫攻坚的基础上,转战南部占城山区,确保两年内解决行路、吃水、住房、增收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创新思路健全保障机制,在全省首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1152名农村独女户家长,每人每月奖励50元扶助金;此外,还在失地农民补助、农村社会保障、免收挂号费就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真正做到了民有所需,必有所为,努力推进社会利益关系和谐。这些举措,不但有力推进了共同富裕,还为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三年来,全市集访和越级上访量、刑事案件发案率一路走低,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改进干部作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人际关系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稳定是基础。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易发多发,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作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构筑社会和谐的环境支持和精神支撑。

领导干部的作风决定党风,引导整个社会风气。改进领导作风,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我们把作风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从四套班子做起,争当“发展经济的先锋、勤政为民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标兵”。严格要求市镇机关干部,察民情到最基层,办实事到需要处,抓发展到第一线,塑造“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形象。创新工作机制,推行重点工作督察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让干部“站出来”,在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市建设等主战场上显身手,凭实绩排座次、靠真功定进退;让干部“走出去”,到浙江等地挂职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让干部“沉下去”,深入一线摸实情,调查研究出实招,开拓创新办实事。

扩大民主,健全法制,推进和谐发展。近年来,我们严格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增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的本领,规范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能,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力打造平安————,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大普法”活动,同时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纪事件,维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地处苏北鲁南接壤地区治安形势复杂的实际,建立健全“大防控”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建立“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变群众上访为机关干部下访,对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事情,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早着手工作。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上,创新“大调解”机制,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建设先进文化,弘扬————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辉煌————文艺汇演”、“十万人看————”等系列活动,激发起全市人民爱我家乡、争创“三先”的热情。大张旗鼓地宣传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创业标兵的事迹,营造学英模、赶先进的氛围,凝聚各方创业创新创优的力量。在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进程中,————人干部群众逐步凝炼出“万众一心、奋起拼搏、扎实苦干、跨越争先”的————精神,这一精神成为鼓舞斗志、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

实现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今天,党中央把握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着眼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深入实践,务实进取,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开创县域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推荐访问:县域 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