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转移”中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

时间:2022-05-21 10:0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摘要:作为经济大省,广东GDP连续24年全国第一,为了突破多年来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突出问题,广东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使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关键词:广东;“双转移”;职业培训
 
    一、应运而生的广东“双转移”
 
    (一)广东发展中的难题
 
    1、资源瓶颈。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广东,以GDP总量超过香港、新加坡后又超过台湾,登上了发展的高峰。GDP连续24年全国第一。但相伴而来的是,深圳已率先提出四个“难以为继”:“土地告急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超负难以为继、环境透支难以为继”;东莞作为珠三角核心区域之一,全市多个地方出现水质性和水源性缺水。过去10年间,广东省总人口净增1644万人,远远高于江苏的439万人、山东的571万人和浙江的567万人,而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累积。
 
    2、制造业“低端”的尴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的产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目前70%的广东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金融危机使广东制造业表露出严重的内功不足,东莞等市县受到重创。
 
    3、人均指标。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某些人均指标却明显滞后。广东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是12万元,远远低于江苏的88万元和山东的22万元。在教育方面,广东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仅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2位。
 
    4、区域协调不够。“东、西、北”三地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4;在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2/3,而“东、西、北”只略高于10%。
 
    5、GDP年均增速减速。2003-2007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4.5%,人均GDP年均增长13%,人均GDP低于GDP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近10年来,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速在沿海省市中排位靠后,只相当于浙江的88.9%。
 
    (二)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战略
 
    广东山区、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两块短板”。先行一步的广东,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拉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更需要先行一步。
 
    “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作为一个全省性的战略,“双转移”事关广东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广东发展转型的一个切入和破题。由政府推动,促进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联手,充分考虑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以及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资源、环境等因素,实现了两地的合作双赢。
 
    (三)“双转移”的作用
 
    对转出地而言,珠三角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过于集中,产业层次不高。如果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不仅可以腾出土地和资源,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而且还可以减少外来人口压力,提升环境水平。因此,“双转移”为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新的空间,通过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治污,集约节约土地等多种资源,达到科学发展新产业的目的。对转入地而言,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不仅得到了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的项目、产业、资金,还得到了技术、人才、管理,甚至先进的机制、体制。这些地区穷就穷在工业基础薄弱,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对“东、西、北”地区来说是发展工业、吸引劳动力的好途径,其工业发展了,税收就能增加,还可以增加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其收入。
 
    二、在“双转移”中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
 
    要做好“双转移”,根本在于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推动产业转移到广东北部山区腹地和东西两翼地区,劳动力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都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不能获得足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广东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强省,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近百万。据统计,广东进城务工人员2600万人,其中外省劳动力高达1600万人,而本省农村还有500万-800万青壮年劳动力闲置转移不出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群体中有八成多仅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其提供职业培训是缓解就业压力与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它关乎数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乎数百万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关乎广东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参加职业培训,使受教育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增强养家糊口的本领。他们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能成为农村脱贫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在调整结构中的带头、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带领其他农民应用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有一定实力和业务基础的,还能创办农村乡镇企业,或创办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绵钦.汕尾部署推进“双转移”鼓励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N].汕尾日报,2008-06-06.
    2、谢思佳.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N].南方日报,2007-04-26.
    3、文远竹,史伟宗.以“双转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N].广州日报,2008-06-14.
    4、赵燕华,张晓锋.广东将盘活用地确保“双转移”[N].羊城晚报,2008-06-18.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推荐访问:职业培训 转移 发挥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