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副院长关于巩固和提高基层医改成果的发言材料

时间:2022-05-31 09:00:03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新医改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基层医改工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初见成效,基层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巩固和提高的地方。
一、我市基层医改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一)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全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共7889人,比医改前增加3719人,建立了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二)建立了收入分配、绩效考核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绩效工资及奖励政策。卫生院的工作重点逐步回归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运行效率提高,老百姓就医满意度提高。
(三)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群众就医用药负担得到减轻。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及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品种,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群众负担减轻。
(四)实行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得到保证。卫生院药品采购均通过自治区规定的网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采购,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得到保证。
(五)建立了多渠道补偿机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得到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级专项补助均能足额到位,并纳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能按政策规定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到位。
(六)乡村一体化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村卫生室信息化的建设与监管,乡村医生队伍配置、培养与培训,以及乡村医生的补偿和养老保险等工作正在推进。
(七)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有关规定得到实施。各县(市、区)按规定将经费足额拨至卫生院。至2012年5月,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63.18%。
(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良好,基层群众得到实惠。全市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居民参保及新农合覆盖,提前达到全国、全区提出的目标要求。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年增加。
(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县级医院和卫生院新建或改建了医疗用房,配置了新设备,医疗条件大大改善。
二、我市基层医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足、中标价过高。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足,目录脱离基层实际,部分药品中标价过高、配送不及时、种类不全,影响到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
(二)部分医务人员积极性下降。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绩效工资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以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滞后等,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
(三)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编制不足,招聘录用人员困难,人员流失,自然减员不能及时补充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四)新农合经办机构不够完善。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人员少,影响到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和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
(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缺少灵活使用的政策依据。该项目资金是惠民工程款,但在部分基层服务机构,缺少灵活使用的政策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我市基层医改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保覆盖面,加快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全面落实政府医改责任书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城镇居民、职工和新农合参保率达96%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新农合达75%以上,城镇居民达70%以上。推进医疗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付方案。
(二)扎实推进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完善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的实施,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建立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及时招聘基层医疗机构所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可采用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提升学历等方式培养;三是健全对口支援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逐级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四是对到贫困、边远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高校医学毕业生、全科医生,适当提高待遇。
(四)落实村医养老政策。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村医发放养老金。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乡镇执业的村医的补助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认真落实“托低不限高”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努力实现“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有积极性”的改革目标。

推荐访问:副院长 基层 医改 成果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