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1 14:4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按照厅党组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以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公开、透明为目的,以进一步推广我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与专业管理为抓手,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调研活动。5月份,中心调研小组深入渭南、商洛、延安、安康及所在市的部分县(区)、街道(镇)、社区,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认真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
  一、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
  (一)基本建设情况
  2012年3月,省政府决定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强大、人员齐备、全国一流”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服务于全省保障房建设和管理,项目总投资1.3亿,其中包含软件开发、硬件设备、数据准备、系统集成等建设内容,并于2012年10月上线试运行。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主要以建设项目、保障房源、保障对象为核心,以保障性住房六大模块为基础,把住房保障工作整理为29个业务流程,研发了129个功能模块,集成为政策管理、土地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房源管理、质量管理、分配管理、运营管理、综合管理等九大业务应用子系统,涵盖了项目建设、申请审核、房屋分配、运营和监督等全过程,各级管理部门的各项业务全部在平台上完成。
  全省住房保障信息平台主要由“一网两库五平台”组成。“一网”,即全省住房保障专网;“两库”,即省市两级数据库;“五级平台”,即省、市、区县、街道、社区五级用户平台。社区平台完成保障对象的申请受理、家庭信息登记、审核结果公示、上报等工作;街道(镇)平台对社区上报的申请家庭进行初审,对审核结果发回社区进行公示、向县(区)上报初审家庭信息等业务工作;县(区)平台,县(区)管理部门发布政策、制定规划计划、测算用地、申请资金,对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管,进行保障对象审核、房屋分配、补贴发放、运营管理和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等工作;市级平台除具有县区级平台的各项功能外,还将对各县(区)工作实时监管;省级平台定位于宏观分析、决策支持,对各市县各项业务工作实施在线监督,实时跟踪监督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展、保障对象申请审核、房屋分配及维护、补贴发放等,实时统计分析各类数据,并向公众提供服务。
  (二)成果应用情况
  据统计,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共有2527个操作平台,其中:省级1个、市级13个、县(区)级147个、街道(镇)676个、社区级1690个。自去年10月系统试运行至今,经过反复测试和调试,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基本畅通。截止目前,一期数据准备系统的数据已全部导入二期信息系统,已入库各类信息包括:调查对象1933116户,其中进入轮候1726895户;保障对象523411户;已保障对象433386户;建设项目3711个;保障房源502013套。其它模块数据包括:政策、土地、资金以及保障对象、项目信息中的附件还在进一步补充录入和完善中。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看到,市县对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视,安康市平利县城关镇南城社区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信息系统培训学习,制定《系统操作管理规章制度》张贴上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社区工作人员已能够熟练掌握,现场给调研组展示了业务受理和查询的操作过程,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也表示,听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看到信息系统的操作过程,他们深切感受到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在执行这项惠民政策,相信社会上将有更多符合保障条件的群众真正受益。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决心大、信心足、力度强。延安市及各县区安排专职人员从事住房保障信息平台的管理和操作,确保各项信息即时输入、即时审核。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延安市宝塔区设立保障性住房申请大厅,将通过住房保障申请审核的保障对象相关信息同步录入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渭南市、商洛市及各县(区)、街道(镇)、社区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已建立,各级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系统中的项目、房源、保障对象等各类数据整理工作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达到系统上线试运行的标准,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应用为促进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推广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管理机构还需建立健全
  推广使用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是实现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要做好此项工作,不仅要有坚强的决心,还要坚持精心组织、实事求是、扎实推进。负责住房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及维护工作是省、市、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的首要工作职责,但目前大多数市、县(区)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机构还不健全。就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渭南、延安、商洛、安康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管理机构的人员、办公场地及相关设施的配备还不到位,管理制度还需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制定实施。
  (二)平台分布和软件功能还需补充完善
  随着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在各市、县(区)、街道(镇)逐步实现全覆盖,一方面为当地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了优惠住房的机会,另一方面对拉大城市骨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意义重大。但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任务分解地点相对分散,加之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学习推广阶段,因此,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平台分布暂还不能达到与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相匹配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系统数据库信息的实时、准确和全面。调研过程中,各市、县(区)对软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安康市提出:系统缺少土地、资金、进度等分项统计、查询功能以及年度统计功能。渭南市提出:部分USB-KEY(系统登陆密码匙)在使用过程中有权限出错的问题;市级无法汇总区、县级项目中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信息。商洛市提出:发放租赁补贴的保障对象转为实物配租方式需要退出保障后再重新走申请流程,年审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延安市提出:今年新增林业棚户区和农垦棚户区任务,林业棚户区数量较大,下达至7个县区林业局和4个直属局,项目过于分散,建议将林业棚户区和农垦棚户区分别进行数据录入。类似以上这些问题有待系统试运行过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三)操作人员及网络环境还需加强改进
  目前,全省大部分街道(镇)、社区二级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受工作经费和人力资源短缺等条件限制,无法设置专人专岗从事此项工作,由此导致基层平台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系统维护不及时、USB-KEY(系统登陆密码匙)保存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无法消除,直接影响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为确保住房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各级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必须通过连接政务专网或者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实现访问,从全省总的情况来看,各市信息系统网络连接基本正常,但与系统运行畅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渭南市部分社区没有上网经费,工作环境无网络配置,从而加大上一级平台的工作量。另有部分基层信息平台网络运行速度较低、业务量大、工作效率不高;商洛市网络有不稳定情况,阶段性出现断线,部分城市机房布线凌乱、防尘及散热不好,工信机房机架设备没有接地,设备线缆标签需要更换永久性标签,包括延安市部分机房也出现同类问题;安康市存在部分街道、社区带宽不够,网速慢的问题。
  (四)信息比对还需抓紧协调
  为了推动省住房保障信息平台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系统功能,通过信息系统对全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确保更加准确的对保障对象进行保障。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与公安、民政、人社、住房、税务和银行部门的信息进行对接,通过调用各部门提供的接口或者数据,获取公安、民政、人社、住房、税务和银行部门的比对信息,为住房困难家庭信息和保障对象家庭信息的核查提供参考依据。但目前,各市、县(区)信息比对工作还未落到实处,需要与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
  三、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加大推广力度的工作设想
  (一)加快成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省级管理模式,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由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目前,除xx市、宝鸡市、榆林市、韩城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的人员、办公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相对较为成熟以外,其他各市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还在建立健全过程中。3月25日,省委保障性住房专题会议(省委办公厅会议纪要[2013]6号)要求省编办发出通知,督促各市、各县尽快成立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随着省、市、县各级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管理机构的设立,各项制度的建立,以及工作职能的明确,将有力促进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目前,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已完成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培训人数3333人,培训内容主要是:项目管理、房源管理、住房困难家庭登记、保障对象申请审核、保障住房(租赁补贴)分配等数据的录入,以及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的使用。就调研情况来看,市、县(区)、街道(镇)、社区各级信息平台管理使用人员培训后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街道(镇)、社区级人员电脑操作基础水平偏低,加之社区相关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需要建立培训工作长效机制,设置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管理使用上岗证,要求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以确保住房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畅通以及数据安全。下一步,还将对信息系统中涉及市、县(区)级平台的规划、计划、年度任务、政策、土地、资金等模块进行分批分次培训。
  (三)扩展平台分布范围,适应工作需求
  根据住建厅向各地市住房保障信息平台配发PC机、摄像头、打印机、高拍仪、巡查终端等硬件设备的情况来看,目前仍有部分非重点镇、城关镇及下辖街道(镇)、社区的硬件设备未配发到位,主要是受各市保障性住房任务下达范围所限。下一步,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全省将有更多符合享受保障性住房条件的群众纳入到保障对象范围内,与此同时,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覆盖面也将延伸至保障性住房项目所在地,真正实现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的要求。另外,在软件功能方面,随着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级信息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建见和建议,不断升级改进系统功能,使其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补助基层工作经费,确保运行畅通
  通过调研得知,尽管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由省住建厅统一配发,但由于一些县(区)经济发展滞后,下辖社区在工作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住房保障信息平台管理职能,由此产生的人员工资、网络运行、电脑维护等经费,给这些部门造成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一些社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为了节省经费,有的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但也避免不了人员更换频繁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社区网络带宽低甚至无网络使用条件,导致信息系统运行速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或者根本无法运行。因此,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拟申请一部分资金,用来适当补助贫困地区的基层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工作经费,从而确保全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畅通。
  (五)协调信息对接相关部门,完善系统功能
  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要积极与公安、民政、人社、住房、税务和银行部门建立信息对接相关工作制度,设计信息比对工作流程,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为住房困难家庭信息核查、保障对象家庭信息核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省级各部门的联动,推动促进各市、县级部门的积极协作,从而进一步体现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审核功能的全面性、准确性和严谨性。
 

推荐访问:教育活动 管理中心 调研报告 住房 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