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6-20 19:50:03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12月间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86例对照组与86例研究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品管圈活动。结果研究组的相关指标(常规操作、护患沟通、病情知晓、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意外伤害、服药差错、沟通不良、跌倒等)为13.9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9%,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88%,低于研究组的97.67%,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0.93%)低于研究组的90.70%,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精神病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常规的护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神科患者的需求。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极佳的护理效果[1-2]。为提高该院精神科护理质量,该研究选取在2018年1—12月期间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86例对照组与86例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8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在30~75岁,平均年龄(60.12±2.1)岁。86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31~74岁,平均年龄(60.13±2.3)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具体操作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将科室内成员组成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管理人员,负责分配任务及组织培训。成员们共同讨论,制定活动主题,主题确定后做好分工。②确定计划:定期展开讨论,对精神科室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常见的问题有科室的治疗仪器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及其家属能否了解疾病;患者是否能配合护理等。③实施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做好排班:组长负责落实人员安排,选取两个组员做责任护理,负责对护理过程中的文书书写、用药护理及护理操作,并且分配任务时,要依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进行搭配。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活动执行的标准及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找出科室内存在的缺陷,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要注意保持科室内环境干净、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时消毒。精神科患者病情较为特殊: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入院前指导,指导患者要遵守科室内规章制度,共同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疑虑,耐心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配合医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1.3统计方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指标。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相关指标(常规操作、护患沟通、病情知晓、知识掌握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的情况。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意外伤害、服药差错、沟通不良、跌倒等)为13.9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9%,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88%,低于研究组的97.67%,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0.93%)低于研究组的90.70%,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精神科疾病较为复杂,患者较为特殊,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及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难度较其他科室较大,容易发生不良事件[3-4]。经过该次研究,发现引起不良事件的因素常见以下几个原因:①管理因素:未做好刚入职人员的培训,未规范相关制度,排班不合理[5];②护理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护理操作能力不强,未具备对风险事件发生的预知能力;③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低,加之疾病类型特殊,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该研究通过在精神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及时发现科室内护理质量问题,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6];实施品管圈活动能使护理管理科学化,使普通的护理人员也能参与科室内的护理管理,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7-8]。综上所述,可见在精神科室内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护理水平,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红欣,张宪宾.品管圈对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j].心理医生,2016,22(2):189-190.

[2]徐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48-50.

[3]吴丽媛,刘文广,王莲群,等.品管圈活动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23-925.

[4]杨爱华.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403-1406.

[5]王素红,席永涛,邱玉华,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暴力行为中护士的受伤率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15(14):208-210.

[6]魏冉敬.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46(2):10,24.

[7]方勇飞.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2018,26(7):124-125.

[8]全映波,陈丽波,彭曦,等.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病房危险物品遗存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16(29):138-139.

推荐访问:精神病 护理 品管 活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