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时间:2021-06-29 10:26:34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山东省郓城县第一中学(274700) 李召峰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煊(xuān)温 剥(bāo)花生 疲惫(bèi)濒临绝境(bīn)

B、曝(bào)晒赭(zhě)色 包庇(bì) 瞠目结舌(chēng)

C、海滨(bīn)润(rùn)泽 畸形(jī) 破绽百出(zhàn)

D、甘霖(lín)深邃(suì) 贮藏(zhù) 心潮澎湃(pài)

2、 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冷的日子,在明天的二月尽头,最多也七八天的样子。

A、或许大约 肯定只有 B、也许 肯定 会 就

C、恐怕大约 将总不过 D、恐怕 或许 就 总不过

3、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B、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C、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D、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

4、下列句子有病句的一项是:( )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二、 阅读理解: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节选《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5、 读这段文字看,概括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点?

6、“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作者说“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意思是什么?

7、作者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说“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他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

一、1、B,曝应为(pù);2、C;3、D,省略号后面不应该再用“等”这样的词语;4、C,逻辑不当,应在“在于”后加“能否”。

二、5、气温高、植物多。6、作者化用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是说江南的冬天温暖,草木没有完全枯败。7、因为江南的冬天气温较高,草木也多,跟春天没有太大的差异。

篇二:江南的冬景 导学案 参考答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品味文章质朴清淡、明白晓畅的语言

3、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通过诵读,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 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

(见《随堂1+2》P81 作者简介 )

2写作背景

(见《随堂1+2》P81 写作背景 )

三 阅读导航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煮茗 煊羊肉 蛰居 间或 曝背铭刻 闽粤 丰腴 乌桕 赭 槎桠 远阜 恣意

2、积累下列词语(释义)

亘古如斯

青天碧落

莫名其妙 地滨大海

物阜民丰

2)、复读文本局部导读

(一)自主探究

1、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的独特之处。景物描写也应该写出对象的特征:晴天丽日、和风习习是一种特征;西风猎猎、风雨凄凄又是一种特征。那么,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季,其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2、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一般是指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所谓“神不散”一般是指散文主题集中、写作思路确定。“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灵魂,好的散文应当是“形”与“神”的对立统一。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又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呢?

(二)合作探究

1、在写景散文中加入民俗风情描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古人笔记大多如此。“民俗”体现着“民情”,他能很好地传达“情与景的交融”,浓化文章的人文气息。本文作了如下民俗描写:“凡在北国过过冬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民俗描写有何作用?

2、在散文写作中引用诗文,不是一种单纯的嵌入、点缀,它应当是一种“契合”,应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同时也应当增强文章的文化质感。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其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3、写文章讲究笔法,如《诗经》“六义”中的“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有时候用笔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候则可以宕开一笔,再转入正题。但这些均非闲笔,是立意笔法所需。本文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但作者开笔即写北国冬天,文中也一再提到北方的冬景,甚至写到日本人、德国人喜欢徒步旅行的情景,这些是不是闲笔?

4、宋人韩拙在其《山水纯全集·后序》中写到:“人为万物之最灵者也,故人之合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即“人物”画入画中,可使“景物”尽乎其妙,画理如此,之道理亦然。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但却在好多处写到了江南冬日人物的活动,对此应如何理解?

四质疑反思

1)1)质疑(提出阅读过程中的疑难)

2)2)反思

《江南的冬景》学案答案

二、整体感知答案略

三、文本导读

(一)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绘出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作者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把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江南的冬景,与内心的主观色彩——可爱、明朗、美丽、迷人,自然地融为一体,全文紧扣“可爱”二字,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2、本文采用“以情驭景”的手法巧妙地将江南冬景与个人情思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江南冬景特有的情调,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冬景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选取了江南冬景的几幅画面:寒郊散步、江南雨景、冬日雪景等一幅幅优美惬意的田园画、人物画,还引用了大量的诗词,选材上无拘无束随意挥洒,但无不饱蘸着作者对江南冬天浓浓的喜爱之情。情和景是那样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二)1、本段文字用北国之冬对比写出了江南之冬的特点:(1)树叶不至于脱尽(2)寒风吹得时间短(3)地温高,有鸟雀的欢叫(4)老人和孩子不必躲在屋里过冬,可以在屋外隙地曝背谈天,突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郁达夫善于将自然景物描写和民俗描写结合起来,用简约的语言勾勒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景,将不同品质的美烘托出来,因而舒缓有致,柔和淡雅,引人入胜。

2、作者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江南冬景,引用了不少诗句,这些诗句的运用,使文章在主旨的体现和文学趣味上大有作用。如:“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这是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引用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冬日山野的蓬勃生机。“暮雨潇潇江上村”是唐五代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中的诗句,是为了体现人在江南雨日“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的豁达胸怀,突出江南冬景的迷人。

3、不是闲笔。作者开笔写北国冬天的人们的活动是引子,是陪衬,是为了引出对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描写,并突出江南之冬与北国之冬的区别。文中一再提到了北方的冬景乃至写到日本人、德国人,这些都是对比手法,以此突出江南冬景晴和、宜人的特点,突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4、人是景物的主宰,是景物的核心。本文第2段写“老翁小孩在门前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生涯”。第5、6段写江南冬日寒郊散步,去体验“特异的恩惠”。这些图景都是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具体化,使作者的感受更加真实可感。最妙的是第7段的冬日农村图中的“几个喧哗的酒客”,意境朦胧,给人留下了丰富想象的空间;第8段中“喜欢弄雪的村童”的“”,给美丽的画面上平添了几分灵性。景物中有人的活动,使原来可爱迷人的景物更有灵气、更有生活气息。

篇三:《江南的冬景》学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情况和作者散文特点,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

2 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

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

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

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

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

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

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

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

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

文的美学特征。

2、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1933

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过着隐逸恬适的生活,

这一时期虽然心情苦闷但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这篇散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

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

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3、同义近义词辨析:

⑴眷恋·怀恋 二者都有怀念的意思。不同的是:“眷恋”指(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

深切地留恋,程度较重;“怀恋”指怀念,程度较轻。

⑵铭刻·镌刻 二者都有“刻”的意思。不同的是:“铭刻”主要用于深深地记在心里。

“镌刻”则主要用于雕刻在品物上。

⑶变迁·变革 二者都有“变化”的意思。不同的是:“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如“时代变迁”。“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

预习自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品茗( )涮( )羊肉 脂( )粉 间( )隙 曝( )

铭( )刻乌桕( )赭( )色 给( )予 冬霖( )胸襟( )恣( )意犬吠( ) 泊船( ) 剥花生( )

槎( )桠( ) 绿( )林豪客

2.选词填空。(在正确的选项前划钩)

(1)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

种 的情调。(A、明媚 B、明净 C、明朗)

(2)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

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 B、肃杀 C、凄凉)

(3)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 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 B、潇洒 C、悠然)

(4)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

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异境。(A、居住 B、居家 C、蛰居)

(5)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 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

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 B、铭刻 C、铭记)

3.本文引用了一些古代诗句,请在下面的空白出填写出原诗句。

①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 ,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③“柴门闻犬吠,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④“ ,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

景了。

课内探究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2.学习散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激发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文本研习】

1.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

2. 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的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

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3.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请用最概括的语言分别填写出比较的内

容。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重要特征?

(1)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国冬天:

江南冬天: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江南秋天:

江南冬天:

(3)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方夏夜:

江南冬天:

(4)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

闽粤冬天:

江南冬天:

(5)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德国寒郊散步:

江南寒郊散步:

概括江南冬天的特征:

第二课时

研读重点段落(5—9),深入思考讨论:

1 作者共描写了几幅画面?请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2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赏析文本中的画面,用富含深情的语言朗诵最喜欢的画面,并思考

这些画面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如何?运用了何种手法?

3 写江南雪景,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

意境。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请运用想象对诗句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还原,进行再造

想象

4.这篇散文写景时做到了语言风格与景物特征的和谐,试作简要分析。

课后阅读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

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

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每日都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江南的冬景》中描写冬日的画意颇有诗趣,这篇文章写冬日也颇有“诗趣”,不同点在于江南冬天给作者感觉是____________,白马湖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___。在写法上,两者又各侧重于不同的感官,前者着重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写的,后者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上写的。

2.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和暖得真不像冬天”,这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面吗?这几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白马湖之冬”的特点。

《江南的冬景》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作者笔下的江南当是指长江以南、闽粤以北地区,以江浙一带为主。文中有这样一些具体语句:①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②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尊了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③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④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⑤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

2. 晴暖温和 可爱 明朗的情调 优美闲适 和煦温润

3、(1)北国冬天最有劲;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屋内温暖如春,闲食与节期更让人怀恋;江南冬天温暖可爱,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江南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江南冬天则有明朗的情调。 (3)北方夏夜和江南的冬天都有明朗的情调,大致可抵得过。 (4)闽粤的冬天过于和暖,以至像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不像冬天;江南的冬天有独特的冬天特征。 (5)德国南部地区四季变迁与江南差别不多,冬天均适合寒郊散步,那是一种享受清福的机会。

江南冬天的特征:晴和—润泽如春:清朗一一有明朗的情调;不肃杀,有生气;有画意,有迷人的美景。 第二课时

1 略

2 第5段作者写到江南的植被(实写)。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第7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虚写)。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第8段写到了江南的雪(虚写)。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避实就虚地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3 略

4. 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课后阅读

1、晴和,清朗,富有生气,诗情画意。天寒地冻,寒风怒号,湖水澎湃 视觉 感觉

2.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和暖得真不像冬天”,并非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面,而是为了衬托“忽然寒风来了??天地变色的情形,两相对照,更能突出白马湖冬天的风的特点。

3、白马湖究竟是南方,冬天下雪较少,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太阳好而无风,则和暖得不像冬天,可以曝背谈天;有风的时候,则荒凉萧瑟,天寒地冻,松涛如吁,山湖变色,有声有色而极尽“冬寒”之至。


推荐访问:江南 达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