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外地经验发展园区经济

时间:2022-05-25 09:2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为加快各地开发区经济发展步伐,在今年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开放会议上,来自全省107家县市区开发区的各级领导交流了经验,研究了对策,对开发区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房县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开发区之一,起步晚,规模小,基础弱,招商引资较为困难,学习借鉴外地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县创新体制机制、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构建特色园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一)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推进园区平台建设。  

    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作基础。而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财力本就不足的县市来说,如何才能栽好梧桐树?  

    天门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十年来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仍是一片空白。该市千辛万苦引来了几拨客商,均走掉了。园区仅落户3家企业,财税收入不到400万元。天门市在当时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探索了负债经营的建园模式。一是以土地做抵押争取金融部门贷款支持;二是以城市经营筹集资金,成立城投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资产,促进城市资产增值,筹措资金;三是在公用项目建设中采用BOT方式,由个人或企业带资、垫资进行建设。四是开发区所有道路、排水及附属工程由财政预算、国资审核、开发区发包、施工方垫资建设。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一年时间平整了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且“四横七纵”的路网和供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成。至今已成功引进了国内外74家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实现税收6000万元以上。  

    十堰东城经济开发区则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开发区。一是以商招商。把土地交给业主,由业主投资完成场地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再由业主对外招商。二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社会集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冠名集资。如开发区皇马大桥就由皇马实业公司出资100万元冠名。四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用于开发区建设。不限身份、不限资金来源、不限企业性质,只要有经济实力,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都可以投资兴业。  

    (二)差异化理念,走出去战略,全力实施满园工程。  

    承接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是推动开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各地招商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扬长避短,以优补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满园工程建设,同样可以后来居上,引来金凤凰。  

    荆州经济开发区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创新招商方式,一年引进项目168个,协议投资100亿元。一是走出去。组织公务人员和企业走出去,利用大企业品牌、技术、资金、管理和营销等优势,开拓市场,迅速做大做强。二是引进来。强化小分队招商和营销式驻点招商,定期或常驻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广泛联系当地企业家,开展招商活动。聘请重点地域的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人员开展委托招商。  

    恩施工业园区采取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干部挂职招商、产业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敲门招商等多种办法,招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规范化管理,高效化服务,构建效能创新体制机制。  

    扩大对外开放,离不开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但制度机制的创新尤其重要。没有运作规范的体制机制,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没有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再好的机遇也会错失。凡是发展的比较好的开发区,无不把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机制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襄阳经济开发区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硬件抓,使开发区从三无(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来源、无开发空间)发展到具有活力和特色的综合性区域。一是界定了范围,明确开发区管理和代管的四至边界。二是理顺了体制。明确由开发区对辖区范围内的经济事务统一管理,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办等部门不再参加开发区企业的管理,土地、公安、城管、统计等部门分别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其人员实行开发区和主管部门双重管理、双重领导。三是建立财政收入激励机制,采取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缴、超收全留的体制,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创新了服务机制。对工业项目审批实行五减举措,即减项目、减程序、减时限、减资料、减费用,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  

    咸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工业园区,并赋予开发区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金运作、人事管理等方面高度自主权,明确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将权限移交给开发区,任何单位不能随意干扰开发区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  

    二、几点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推动经济的大发展。许多开发区建立初期也表现出发展不快、甚至是止步不前的现象,但他们首先从思想上找问题,把思想大解放放在园区工作的第一位,不等、不拖,以软补硬,实现了跨越发展。实践证明,思想有多远、开放有多快,发展就有多快。我县工业园区作为内陆山区开发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但首要的还是思想观念落后、开放意识滞后、开放水平不高的问题,注定我们在开放、合作、竞争的市场博弈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目前全国正在调整新的发展格局,优势与劣势正在逐步转换,我们要有强烈的新起点意识,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以更大的开放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大胆创新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区,如何体现特区之特,关键就是创新。创新是开发区的灵魂和发展不竭的动力,若事事都同别的区域一样,就会失去发展优势。在新形势下,一切有利于解决发展中矛盾的手段和政策要大胆地用,在产业选择上不论轻工业与重工业、不论高中低产业、不论大中小产业,只要符合环保条件的都可以搞,不能拘泥。园区征地、规划、立项、环保等该办的手续既要及时办理,也要实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土地出让、税收奖励、服务环境等方面实行优厚的政策,形成吸纳投资的政策洼地。  

    (三)理顺体制、政策激励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活力源泉。体制不顺是发展的最大环境不优。职责不明可导致相互推诿、无人履行职责。管理不明可导致多头管理、乱管理。规范的管理、有序的体制、激励性政策是各地工业园区降低运行成本、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成功发展模式。我县工业园区范围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无序、服务缺位的问题仍较突出,园区企业发展困难丛丛。  

    三、我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招商引资只看引进了多少资金、实现了多少税收的片面认识,树立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也是招商的新观念;破除坐井观天、封闭自守的落后心态,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发展理念;破除自卑自弃、无所作为的内陆心态,树立永不停顿、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破除怕冒风险、惧怕竞争的畏难情绪,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树立先予后取、你发财我发展的开明胸怀。  

    (二)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发展园区经济的考核与“一把手”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引资实绩与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引资贡献与个人奖励挂钩,使一切工作服从于招商引资,一切单位服务于招商引资,一切措施有利于促进招商引资,以激活各个层面的招商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我县招商项目及时推介,合同项目早日开工,意向项目尽快转化。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对实际招商有贡献者,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要奖得本人激动,奖得大家心动,在全县营造“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发动群众招商。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招商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个个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和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并举、各业并进的招商新局面。三是建立健全招商网络。形成以政府招商为主导、专业招商为主力、企业招商为主体、园区招商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新体制。四是不断整合招商资源。完善招商政策,加强对外商投资政策的研究和对招商引资产业政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研究,用好、用足国家政策。五是切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坚持环境也是生产力,让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经营得好,促使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快特色园区建设。牢固树立做园区就是做市场的理念,采取“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基础配套、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投资乐园”,充分释放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实行优势互补、政策共享、错位竞争,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园区为重点,着力培植医药化工、纺织、汽配、食品饮料等一批特色产品加工企业,把园区做“特”,增强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坚持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理念,严格按照“总量控制”、“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要求,禁止排污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进入园区,努力把园区建设成单位经济产出最多、资源能耗最小、污染物排放最少的地区。
    (四)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下放工业园区必要的行政审批权限,授予必要的经济管理职能,建立相应的财税分享体制。且随着实践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进一步强化园区招商引资的职能,提高园区为投资者和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提高园区管理者完成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出台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实行“老区老办法、新区新办法”,逐步过渡到管理、服务、政策、决策上的统一。参照成熟园区经验,简政放权、界定范围、明确职权、优化服务,实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确保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系房县政府公务员)  

   

推荐访问:园区 借鉴 外地 经验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