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时间:2022-05-30 09:4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创新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创新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是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需要,是基层党建工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和维护好《党章》,坚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一、当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缺位、工作不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力度不大、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

2.党性不够、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思想滑坡、信念动摇,将自己混同地一般群众,工作怕吃苦,表现一般,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3.宗旨淡化、不讲正气。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淡漠,在工作中不敢碰硬,性得罪人,不讲正气,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管理不严、素质不高。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培训敷衍了事。加之少数党员缺乏学习自觉性,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1.对党员教育认识不够,管理力度弱化。普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人心涣散,凝聚力和号召力削弱。有些基层党组织整天忙于业务工作,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投入不够,培训较少,对党员关心不够,谈心交心活动较少,缺乏沟通交流。

2.对党员管理的有效手段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消极等待,被动应付。工作务虚有余,务实不足,工作方法老化,缺乏创新管理方法和长效管理机制。

3.党员对自身要求放松。少数党员忽视了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党性不强、自觉性不够高,党员活动参加少。缺乏有效监督,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

1.保持党员先进性,实现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建立和完善让广大党员经常性受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1)建立党员学习教育长效的机制。(2)建立党员管理长效的机制。新形势下,党员分散性、流动性显著增强。针对这些特点,加大对党员管理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办法和党员管理手段,因势利导地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化手段在内的管理机制,对各类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弹性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实现党员管理的全覆盖,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的机制。(4)建立党内民主参与长效的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党员作为党内生活主人翁的光荣感、责任感,就必须建立让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生活的长效机制,使他们在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的同时,落实党内民主制度。(5)建立党员进出长效的机制。

  2.通过分类、分层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党员的教育管理本身带有很强的时代性,每个时代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社会环境、党员构成、党内思想状况都是不同的。针对党内目前的教育管理状况,必须及时探索分类教育管理和分层教育管理的经验。(1)探索分类教育管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在越来越精细的职业分工中表现出日渐增强的流动性、分散性、独立性。必须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分类教育管理的模型。(2)探索分层教育管理。社会结构分成各种层次,由于党员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处的阶层地位不同,其性质和特点不同,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方法也应不同。对普通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应有区别,需要分层教育、分层管理。

3.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整合技术平台,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党务”,开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天地。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党的建设要重视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应用,发展电子党务,使党的建设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有效整合党建的各类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

4.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探索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在教育的方式上,做到由单一型教育向层次型教育转变、由静态教育向动态教育转变、由单向引导型教育向双向交流型教育转变。在教育方法上,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单位电化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拓宽教育广度,挖掘教育深度,加大教育力度。在教育途径上,建立以业余党校培训为主,工作实践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网络。

四、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措施

  1.教育内容创新。⑴党员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必须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来进行党员教育工作,让党员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用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实回答党员思想上的种种困惑,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趋势,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选择党员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教育。⑵党员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多样性。要因地、因时、因人确定教育内容和重点,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党员的需要,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⑶党员教育的内容要着眼于工作能力的提高。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参加有关培训班,开展工作、业务、劳动技能练兵竞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努力把党员培养成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懂党务、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⑷党员教育的内容应将服务贯穿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宗旨,与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将服务结合于全过程。

  2.教育方式创新。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必须为党员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服务,增强吸引力和适应性。⑴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网络远程教育。⑵借鉴先进性教育的有关做法,定期将问题引向自我,永葆党员先进性。⑶根据党员群体的状况,分层次开展教育。党员教育必须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出发,既要坚持对党员提出基本要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对党员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形成不同的教育重点和内容。

3.管理方式创新。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力求管理有力全覆盖,措施到位有效果,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⑴建立党员预警机制,畅通党员出口渠道。一是建立党员预警劝退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党员资格审查制度。三是建立并形成集中整治和及时处理相结合的疏通党员队伍出口机制。⑵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立足发挥党员作用。一是深化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运用设岗定责这一特定载体,把新形势下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方式、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党员的期望有机融合为一体,通过定岗、评岗等具体环节,为党组织管理党员提供抓手;调动党员立足岗位、干其所长、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二是深化“双提促三先”活动。坚持以“争创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创群众满意的执法单位”为抓手,继续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立足强化服务,提速增效,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审批责任制及预约上门服务制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制度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能。三是深化“两服务、两促进”活动。深入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两服务、两促进”活动,结对帮扶基层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⑶强化党内民主实践机制,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切实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建议。形成党员意见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的机制,保证党员的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民主权利。建立党员代表竞选机制、议事机制、联系党员机制,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⑷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管理。

4.工作机制创新。⑴积极构建齐抓共管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⑵建立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列入定期考核工作中,把能否做好本单位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备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的重要标准。⑶建立党员培养选拔机制。把建设一支懂政策、会管理、素质高的基层党员队伍作为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一要定期组织培训。二要解决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不合理结构问题,着力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党员队伍。三要注重考核。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限期整改甚至淘汰。⑷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投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要有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教育管理条件,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能力建设上我们重点要强化“四个意识”;提高“四个能力”。一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刻苦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需要、一种生活情趣。只有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砺炼道德品性,才能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才能以一颗平常心,以感恩的心态敬业奉献,以苦为乐,扎实工作。二要强化服务大局意识,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善于在科学发展大局下认识和思考问题,要站到高处,看到远处,想到深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服务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和服务发展。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强化责任意识,热爱本职工作,要常学常新,常干常进。要务实强化责任,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努力尽心尽职,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四要强化专业意识,提高具体干事的能力。一是调高标准;二是善于吃苦、敢于磨炼;三是戒骄戒躁,把握自己,增强专业意识,提高办事能力。有职之人,责在首位,主动登门服务,恳请接受批评和建议,出点子、想办法,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体现执法为民。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坚决克服“四难”现象,带头塑造新时期交通执法形象。

 

 

 

推荐访问:教育管理 党员 基层 思路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