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时间:2022-05-19 08:00:03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阿拉善盟公路管理局,内蒙古 阿左旗 750300)
摘 要:文章阐述并分析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误区,就如何搞好质量管理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质量管理模式、发扬全员质量管理的作风、做好质量体系的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质量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3—010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为主。各施工企业都高度重视质量,并把赢得和保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新目标,“靠质量树信誉,靠效益求发展”,这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把质量作为市场竞争的法宝,走质量效益的经营之路,是现代施工企业新时期在市场中的竞争。
1 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误区
      由于旧的管理体制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误区。
1.1 质量意识淡薄。企业员工对质量参与很少,他所认为质量检验就是对工作的管、压、卡(管住不让干,压住不让动,卡住向你要),他们没有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清楚。
1.2 不能正确处理质和量的关系。对于我们施工企业来说,有一些人长期以来重效益、重进度、轻质量,大多是追求企业利益,强调工程质量的少,这种想法在管理人员当中也是占有很多的。
1.3 一般的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由上而下,管理层参与程度低,容易造成对质量的忽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一般由专职质检员负责,而其他部门不能主动对质量管理提供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有的施工企业还没有专职的质量员,质量要靠上级的检查来督促完成,在企业当中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会做出一些影响质量或破坏质量的行为,这些人也是企业不能顺利开展质量的阻碍。
1.4 还有一些人认为,提高工程质量,会增加企业的额外的负担,不能正确处理必要的投入和质量关系。要知道你用的材料与设计不符,将会给你带来几倍或许几十倍的开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能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待管理成本的上升,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乏战略的思维。
1.5 忽视管理的观念,现在还普遍存在于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当中,他们一般是就事论事,而不能充分重视质量工作对企业效益、企业形象的消极影响。
1.6 忽视事前预防,过分看重过程控制。传统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注重从环节施工组织具体的实施,质量检验等程序上进行质量检查,他们只对施工过程中起到约束的作用,而在工程开工前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导致质量管理人员甚至变成了事故处理人员。
1.7 重事故处理,轻总结教训。有句谚语说的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懂,它对挽救事故损失、弥补质量缺撼有好处,但是当每一次事故出现后,只能接受的教训只是这一点,而不能从质量事故的事后去深入研究事故原因,不能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出一些对以后的施工生产有指导意义的经验,这样的事故处理只会停留在表面,没有触及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存在错误观念,它就会不能保证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再出现类似或同样的质量问题。
1.8 重管理人员培训,轻操作人员培训。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各种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从事现场具体施工的工作、机械人员都很少有培训机会,尤其是从事特种机械,特种工种,特殊程序等的作业人员,都很少有培训的机会,他们的工程质量意识和知识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如遇到工艺复杂,对技术含量要求高的一些工程项目,这些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就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
1.9 重质量、轻成本,注意社会评议。当我们的工程完工后,工程质量得到大家的认可,所承建的工程项目质量也得到保证。现在的施工企业,工程交工后回访都很少,虽然工程竣工支付后还有一年的工程保质期,只简单地认为工程竣工就标志着一个项目的终结,往往忽略了社会对该工程使用后的评价,这些评价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可惜,我们好多施工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对自己意见的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2 质量管理模式的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施工企业也迎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市场变得更加广阔,国家出台了许多关于质量的标准,规定了使用和选择质量体系标准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质量管理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质量方针、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体系。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是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内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质量控制侧重于控制措施、方法和活动,内部质量保证侧重于控制结果的证明和证明的提供,外部质量保证只是当合同有明确要求时才存在。在合同环境下,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外部质量保证的要求。
2.1 施工企业的自身改革
      企业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包括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有保证质量、工期、服务的人力与物力,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活动,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职责明确、有物资保障、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质量只有一个,对于公路施工企业,由于施工任务的需要,下设若干个独立的专业施工单位,那么除了大型施工企业实施总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和形成质量体系外,其下属的多个专业施工单位也可建立各自的质量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实现各自的质量目标。
2.2 施工中的基本原则
2.2.1 适应环境的原则。对于不同的施工任务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合同环境,需要有不同范围、不同程序的外部质量保证,这要求我们对质量体系要素的确定与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要求企业建立质量体系,选择体系要素时,要了解外部合同环境所需要的质量、保证范围和质量保证程序,以确定质量体系要素的数量和应开展的质量、保证活动程序。
2.2.2 实现企业目标原则。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是制订和实施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的全部管理职能,这些管理职能分解与落实,则要反映在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责任和权限的落实上。因此,要求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必须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这个目的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完善质量体系,并进行合理的质量职能分解,落实质量责任制;按照有关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使质量体系运转正常,通过质量评定和审核,提高该质量体系运转(实施)的有效性,提高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
2.2.3 适应工程特点的原则。不同的工程项目其结构形式,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加上施工的特殊性和返修返工的艰巨性,要求施工企业在建立质量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特点,明确了解其各工序应满足的质量要求,以及对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的范围和程序要求,从而要确定质量要素的项目、数量和要素采用程度,以保证稳定地实现工程质量特性与特征的要求。
2.2.4 最低风险、最佳成本、最大利益原则。在保证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下,质量体系要使企业经营机制处于质量与成本的最佳组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 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
      建立质量体系是涉及到企业内部很多部门的一项全面性工作,如果没有企业主要领导亲自领导、亲自实践和统筹安排,是很难搞好这项工作的,因此,企业领导必须真心实意地建立质量体系,是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做好编制工作计划、人员培训,分析企业的特点,落实各项要素,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体系文件。
4 做好质量体系的运行
4.1 组织协调
      就施工企业而言,就要从计划部门、施工部门、技术部门、试验部门、测量部门、检查部门等必须在目标、分工、时间和联系方面协调一致,责任的落实不能出现空档,确保体系的有序性。这些都需要通过组织和协调工作来实现。实现这种协调工作的人应是企业的主要领导,只有企业主要领导主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通过组织协调才能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4.2 质量监督
      就施工企业来讲,甲方和第三方(社会监理)按照合同规定,对企业质量体系的检查,对施工质量的检查签证等。
4.3 质量信息管理
      它是质量体系的神经系统,是保证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是通过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时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进行动态控制,从而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保持受控状态的。
4.4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一是对体系要素进行审核、评价,确定其有效性;二是对运行中出现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对体系运行进行管理,保持体系的有效性;三是评价质量体系时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体系结构中不适用的内容采取改进措施。

推荐访问:搞好 施工企业 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