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脉络

时间:2022-05-20 19:1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国内对建设和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建立及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社是正在探讨的重要话题,在此有必要对我国在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以供实践者借鉴。
 
    关键词: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
 
    我国农村自1978年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重构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基础,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缺陷开始受到关注:一个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细小,农地相对稀缺,农户经营行为过于分散,使得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无法取得经营规模化效益。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承包基础有了2003年《土地承包法》的保障,这一基础会更加牢固,家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要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再统起来是难点,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发挥组织载体的作用,这个组织就是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不是对家庭经营的替代或排斥,而是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是对家庭经营模式的补充与完善。该组织集农民家庭经营的个体劣势为群体优势,以服务成员为宗旨的经营理念和“民办、民管、民受益”为组织原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而且使其真正成为了农民自己的组织。
 
    当前我国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虽然很大,但毕竟刚刚起步,尚处于量的扩张阶段,无论合作社自身的内部管理、参与主体、运行规范程度,还是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纵向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
 
    (一)20世纪20-30年代对国外合作思想的介绍
 
    20世纪20-3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开展了大量有关国外合作思想的介绍和传播,其中持有独到见解并提出自己的主张的代表人物孙中山、薛仙舟主张率先发展消费合作社,而梁漱溟主张率先发展生产合作社。他们的主张的共同点就是把合作社当作一扶贫济困的社会改良手段,而非单纯的企业或者经济组织。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有薛仙舟的《中国合作化方案》、梁漱溟的《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和《乡村建设理论》等。
 
    梁漱溟认为应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农民和农村。我国农村社会是一个分散的群体,没有组织性和合作的传统。要改变这种状况,农民必须“从分散往合作里走,以合作团体利用外部技术”,而且这种团体要以理性和伦理关系为基础。
 
    另外,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运用社会结构功能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的乡土社会里,家庭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单位,但在日常生活中,合作发生在小范围的有血缘关系的群体或一定地域群体内。
 
    (二)解放后毛泽东的合作社思想
 
    解放后,我国理论界向国内大量介绍了前苏联以斯大林集体经济思想为核心的合作理论和集体农庄模式。当时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并在理论上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毛泽东的合作思想。
 
    毛泽东的合作思想,从早期强调消费、流通和信用合作社,到革命根据地时期强调生产互助合作和供销合作,再到解放后强调从互助向高级社过渡,1958年以后又主张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虽然前后经历了多次变化,但从理论轨迹上看,与马克思主义的合作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理论模式的特点在于,把合作社看作是引导小农私有制转向集体所有制,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桥梁。
 
    但是由于政治干预过多,将农村的合作社办成工、农、商、学、兵于一体的“一大二公”的大公社,违背了社员自愿合作的原则,利益得不到保障,严重缺乏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农村再发展合作社应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
 
    (三)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合作社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全国实行,摆脱人民公社体制束缚后农民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但国家对农产品的流通还没有完全放开,农民对合作社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这一阶段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大多处于回顾、介绍层面,也有部分涉及到恢复合作社的本质和发挥其本来的重要性。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陆文强的《农村合作制的演变》、徐更生等主编的《国外农村合作经济》和米鸿才等主编的《合作社发展简史》等。
 
    王铭铭通过对村庄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农民互助合作体系的历史变迁,质疑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两元论,认为农民合作作为一种社区地方性制度在当前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研究高潮时期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农民组织建设的研究,日益上升为一个热点问题,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对解放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刘建平(2003)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了农业合作化决策的过程及其政治学意义,他认为农业合作化既是以资本主义标签否定新民主主义的思想过程,又是打破尚在建构中的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政治过程。
 
    罗兴佐指出,合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生性,主要通过外部压力将分散的个体纳入一定的组织体系从而强制人们合作。另一种为内生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市场为基础的自愿合作,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内部规则实现合作;以地域为边界,以对社区利益和共同规范的认同为基础而实现社区事务的自治。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存在以宗族为基础的自治型合作;人民公社制度是典型的外生型合作,一旦外部强制力减弱或消失,原有的合作局面将不复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鲁来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我国农村的合作社的企业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近年来合作社在农村再次兴起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针对农村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型合作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进行研究,主要从合作组织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内涵、组建原则、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合作组织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同。
 
    应瑞瑶认为合作社在发展中面临各种问题,由此带来合作社制度的变革。合作社制度发生变革有其内部问题,也有其外部因素。各国合作社发展到今天,已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其外延在扩大而内涵在减少。但是,合作社的变革并没有使它演变为股份制企业,合作社在调整、变革过程中,仍然坚持合作社的基本内核:合作社的顾客往往也是它的所有者,合作社的目标是使其既是所有者也是顾客的社员受益;在社员的投票权上,现代合作社承认社员之间的差别,但对社员投票权的加权比例有严格限制;现代合作社为了吸收外来资本,对其实行按股分红,但按股分红的利率有一定限制。
 
    二、横向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组织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以得到启示和借鉴作用。李继东认为,合作社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有内生模式,我国乌托邦的农业社会改革虽然没有成功,但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台湾、韩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搞小地产制,合作社搞得较为成功,关键在于将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多的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内生的,是从社会学角度实验的,不是超前搞,也主要不是完全靠政府搞。非洲的加纳、几内亚、坦桑尼亚以及以色列等国合作社也搞得较为成功,值得借鉴。
 
    (一)对亚洲国家合作社的研究
 
    章政(1998)指出日本农业吸取了西方各国近百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独创了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制度体系——农协,为东方国家实现农村经济起飞创造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刘多田(2001)通过对日本农协的全面考察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农协的发展、组建、服务领域及管理,对我们了解和借鉴日本农协提供了参考依据。
 
    柳金平(2008)认为随着数量的迅速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素质也需要大幅提升。通过介绍韩国农协发展教育培训事业的特点,分析了教育培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合作社教育培训事业的政策建议。
 
    冯开文(2007)分阶段考察了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印度农村合作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并总结了其发展经验为法律的导向作用、政府支持的良性模式、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和健全的组织体系。
 
    (二)对欧美国家合作社的研究
 
    朱伟革(2007)认为严格的审计制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合作社之间的密切合作等是德国合作社成功的要素。
 
    杨少平等人通过对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合作社的考察和比较,提出两国的合作社发展中都注重合作社的全方位的监督,在监督体制和形式上都有创新。
 
    丁太聪(2005)论述了美国农业合作社产生的社会条件、发展经验和作用。
 
    胡盛明提出西方合作社的发展有股份化、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趋势,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借鉴股份制企业筹资方法,并加以改造,达到既改善合作经营,又坚持合作社原则的目的。
 
    张桂春等(2007)认为,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历史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各国农业合作社在组织、运营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我国应结合本国的实际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
 
    (三)对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合作社的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在小地产制度下合作社搞得较为成功,国内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从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合作社立法、个案分析等方面研究。
 
    程朝云(2006)以历史的角度论述光复初期台湾农会和合作社的分合问题,指出国民政府在接受台湾不久,依据大陆“农会政治,合作社经济”的原则,将台湾农业会划分为农会与合作社两种组织,1949年当局将其合并。张洁(2002)介绍了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对其运作机制加以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台湾农业发展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马跃进(2006)认为台湾地区的合作社之所以比较成功,与台湾地区的合作社立法比较成熟有关。而我国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合作社法”,来推进大陆合作社的立法进程。《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家成长机制探讨》一文探讨了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家的成长机制和对农业合作组织作出的贡献。
 
    吴丽民和袁山林(2006)以台湾汉光果菜合作社作为个案,分析了台湾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发展经验并得出重要启示,认为只有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只有因地制宜将已经远离了正规教育而且分散着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运销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小结
 
    我国农村建设中合作社思想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从合作社思想从国外引入国内,到学者和实践者结合我国农村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了合作社的思想并开展相应的运动,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与此同时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比较以借鉴其先进经验。但如何把握这一发展脉络进而深入探讨建设我国农村合作社的问题仍需进行。
 
    参考文献:
 
    1、章政著.现代日本农协[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刘多田.日本农协[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苑鹏.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历史和现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屈四喜,徐玉波.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国农业合作社[J].世界农业,2009(1).
    5、程朝云.光复初期台湾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6(2).
    6、何琳.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工作的定位及两点启示[J].政策,2008(4).
    7、邱梦华.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合作的定义与分类[J].调研世界,2008(8).  

推荐访问:脉络 合作社 农村 思想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