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基层“双语”教育的实践与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2 18:4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县把推进农村基层干部“双语”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加速器,想方设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县“双语”工作基本情况  

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县辖8乡、4镇、5个国营农林牧场,186个行政村,17个社区,总人口28万余人,有乡镇干部547人,村干部974(含村支部任命干部),学校及站所社负责人309人。农村基层“双语”教育主要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对干部进行“双语”培训。同时,每年两次针对乡镇及站所社干部的“双语”考核,以考试的形式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自2009年以来,在县委党校共举办为期四个月的基层干部“双语”脱产培训班14期调训干部576人。乡镇党校则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将干部的“双语”教育常规化、制度化,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双语”学习。  

二、农村基层“双语”教育工作实践做法  

一是组织领导得力,营造“学”的氛围。×××县高度认识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双语”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及时转发了喀什地委组织部《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聚住地区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转发了喀什地委《关于全面提高乡镇干部“双语”水平的意见》,还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下发了《×××县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计划》、《×××县乡镇干部“双语”学习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双语”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明确基层干部的“双语”学习抓不好是乡镇主要领导的责任。同时,加大了培训、检查、督促力度,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学“双语”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集中培训,提供“学”的条件。2003年以来,我县坚持对乡镇干部每半年进行两次“双语”考核,并以乡镇干部的“双语”考核成绩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地委党校点名调训乡镇领导和乡科级后备干部,县委党校点名调训乡镇机关、站所社干部制度,对“双语”考核不合格或水平相对较低的干部,优先点名调训。在县委党校的培训按照教育与考核分离的原则进行,县委党校负责教育培训,学习培训结束时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结业考试,考试不合格者进行留学处理,留学期间的培训、食宿费用由自己负责,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回去。  

三是建立“下挂”制度,创造“学”的环境。对维语水平较差的乡镇干部实施“下挂”制度,把他们选派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为他们学习维语提供环境。乡镇党建办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下挂”干部开展工作时每天用“双语”写一篇工作日记,汇报工作时用“双语”进行汇报。对维语水平提高较快的汉族干部优先返回乡镇机关工作,工作成绩突出的列入乡镇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和使用,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语的热情。近年来,×××县共选派33名乡镇干部到村挂职,其中2008年就有9名干部到村挂职,有8名干部到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  

四是利用挂职之机,培养“学”的兴趣。利用挂职干部到北疆挂职锻炼的机会,适当给干部增加学习压力,根据挂职干部挂职前的“双语”考核情况,因人制宜下达汉语读写任务,并要求挂职干部每月用汉语写一份思想汇报,每月把汉字抄写底稿寄回组织部检查存档。挂职干部每次休假回来后,组织部都要在挂职干部家属座谈会上对挂职干部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一次“汉语”笔试和口试测试情况,并适当调整制定挂职干部下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有效地提高了挂职干部“双语”学习效果。目前×××县已选派北疆挂职干部173名,已返回干部165名,第十三批8名挂职干部正在北疆挂职。  

五是注重学习成效,健全“考”的机制。县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委党校、县翻译协会等单位有关领导和干部组成的乡镇干部“双语”考核工作组,建立了乡镇干部“双语”考试题库,共准备了维汉笔试卷52套,口试卷40套,每次考试都坚持同一乡镇同一考场使用不同试卷,有效地杜绝了舞弊行为的发生。在考试内容和方式上把乡镇干部在农村使用的日常用语作为测试的重点,在试题的难度上,针对民汉干部测试题的难度进行适当区别,按照“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汉族干部重点测评“听、说”能力的测试,民族干部在测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对“读、写”能力进行测试,综合确定考试成绩,在全县进行通报。县委组织部为有四次以上“双语”考核平均分在85分以上的40名干部,颁发了由×××县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双语”合格证》,获得《“双语”合格证》的乡镇干部在两年内免予考试,有效激发了乡镇干部学习“双语”的动力。  

六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奖”的机制。2003年以来,县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奖惩激励机制,明确对干部“双语”学习实行“三挂钩”。一是把学习语言与提拔任用干部挂钩,将语言作为一项硬指标,在干部自身素质同等的条件下,对“双语”水平高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二是学习语言与评先选优挂钩,对“双语”学习进步快、效果好的干部优先考虑,对平时不注重“双语”学习的干部进行引导和批评。三是学习语言与乡镇主要领导的工作成绩挂钩。把一个乡镇“双语”学习能否形成风气,学习效果好不好作为了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建立了奖惩机制,对“双语”考核成绩不及格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把处罚资金用于奖励成绩优秀的干部,在基层干部中间有效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的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 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近几年,通过全县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地委组织部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双语”水平进行全面测试和在地委党校举办乡镇党政一把手“双语”强化培训班以来,全县干部对“双语”学习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学习“双语”的学习、培训、考核、奖惩“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在学习上,各乡镇党委都把“双语”学习列入重要议程日程,制定了各种制度、措施,专门聘请“双语”教师规范学习,实行乡镇干部上班前半小时必学“双语”,做到了有计划、有制度、有落实。我县多来提巴格乡还总结出了“维汉三互”学习法(即维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互教、互帮、互提高“双语”学习法),夏玛勒乡根据本乡工作实际编印了《夏玛勒乡“双语”学习手册》,三岔口镇干部互教互学“双语”歌曲等,形成了乡镇干部学习“双语”的良好氛围。在培训上,不断输送干部到地委党校调训、县委党校经常办班的培训机制得到很好的落实。考核上,县委组织部每年对乡镇干部“双语”进行两次测试,并以文件形式将测试成绩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有效地提高了乡镇干部学“双语”、用“双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奖惩上,县一级有了硬杠杠,乡一级有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奖惩措施,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并举机制形成。  

二是落实得力,形成了长抓不懈工作局面。县委组织部在抓好乡镇干部“双语”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基层干部“双语”学习档案,把每名乡镇干部基本情况、工作简历、每年的“双语”水平的考核变化情况等内容都纳入档案,对乡镇干部的“双语”学习情况实行跟踪管理。同时,各乡镇结合实际,也探索建立了学习“双语”的长效机制,不仅制定了干部“双语”学习长远规划,而且普遍实行了“一天一学”、“一月一结”、“一季一考”的学习办法。即坚持每天至少学习一次“双语”,并由“双语”教师统一布置作业,每天进行批改;每月对本乡镇干部“双语”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小结,由乡镇干部自我查找差距,迎头赶上;每季度由乡镇自行组织对乡镇干部的“双语”情况进行一次测试,对干部“双语”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对“双语”学习进步快的进行奖励,对进步慢的给予适当的处罚,使乡镇干部都能自觉地长期坚持“双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在开展乡镇干部“双语”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县通过各种措施抓“双语”工作,提高了乡镇干部的“双语”水平,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有效发展。但还存在个别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一是在“双语”考核过程中,将乡镇站所社全体干部、中小学(包括村级小学)校长纳入到考核范围,从考核来看,成绩还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日常自学。二是县直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的“双语”培训工作需加强和提高。  

五、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双语”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一是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提高乡镇干部及站所社、村级干部及中小学校长对“双语”学习的认识。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引导力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只有通晓“双语”,才能与群众直接进行思想交流,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详细、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基层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才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与群众交流感情,提高乡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二是“双语”培训必须紧贴农村工作的实际,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乡镇干部以“五大”毕生、选调生和军转干部为主,他们上岗前大都经过了至少半年的“双语”培训,但走到工作岗位上后,大都不能独立开展农村工作,主要就是因为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多,真正贴近农村工作实际的较小。因此,开展乡镇干部“双语”培训必须紧贴农村工作的实际,以农民群众常用口语为基础,以农村政策、农村实用科技知识为重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学习方式必须灵活多样,使基层干部在工作、生活、娱乐中提高“双语”水平。乡镇生活单调而枯燥,而单纯的就学“双语”而学“双语”难以激发乡镇干部的学习热情,所以必须将“双语”学习贯穿于乡镇干部工作、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将“双语”学习成功的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将农村工作、生活、娱乐常用日常用语编印成小册子,让每名乡镇干部随身携带,提倡日常会语全部使用“双语”。在安排工作、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时,尽量民汉搭配,促进民汉干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是进一步完善机制,使乡镇干部学习有动力。“双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干部“双语”的各项机制,用制度保障“双语”学习的顺利实施,并长抓不懈。在落实好现有的乡镇干部“双语”培训、考核、奖惩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引入日常“双语”学习竞争机制,使乡镇干部真正看到、感受到学好“双语”带来的实惠,增强学“双语”、用“双语”的自觉性。  

五是加大“双语”集中培训力度,抓好扩展培训。在每年度的“双语”集中办班培训计划中,将县直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纳入进去,在培训班中占一定比例,编制县直机关单位实用“双语会话”普及教程。  

六是形成一个好的用人导向。在选拔作用干部时,将“双语”能力做为必备的条件之一,尤其是乡镇干部及中小学校长的配备,使“双语”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与工作和生活相结合,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服务基层群众的工具。  

 

推荐访问:双语 农村基层 推进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