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时间:2021-07-01 10:16:15 教学资源 浏览次数:

篇一: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一篇

题目

姓名 专业 学号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系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

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

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

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

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前言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

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

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

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

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

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

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

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

问题之一。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四号)

2.1(小四)

2.1.1 (五号)

2.1.2

2.2

2.2.1

2.2.2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

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

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

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

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

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

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

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

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

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

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

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

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

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

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

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

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

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

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

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

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

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

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

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

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

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

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

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

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

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

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

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

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

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

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

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

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

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

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

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

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

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

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

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

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

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

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

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

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

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

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

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

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

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

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

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

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

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

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

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

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

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

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

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

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

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

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

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

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

目标。

参考文献 (至少15篇)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出版社,2003:21.

就近年来国内外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至少15篇),以所学习的环境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分析与评价,写一篇,字数5000字左右。

要求:1、不准网上原封不动的摘抄!一经发现,以不及格处理!

2、多篇文献整合,有自己的观点在里头!

3、格式严格按照要求写!如发现格式不符,以不及格处理!

篇二:环境保护论文——低碳生活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摘要: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低碳生活;方式;环保

正文:

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这表明,“低碳”不再只是概念。“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正在面临着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也屡屡出现,如今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是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和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在如今这样“危险”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低碳”的重要性,“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概念、政策应运而生。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而如今,走向低碳化时代也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数量巨大的排放量。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下面,就从以下方面,对低碳生活方式做一探索:

1.低碳生活,从饮食做起

“低碳饮食”最早是由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所撰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中提出的,其提出背景与健康减肥密切相关,后来美国医学会发现“低碳饮食”不仅适用于减肥,也符合现代人“低碳生活”的饮食标准,于是“低碳饮食”风靡开来。

在吃的方面,低碳族会注意选择食品的范围和制作过程。

说到低碳食物,首先要涉及的便是蔬菜瓜果。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只占碳排的20%,因而它们是低碳食物的不二选择。当然,低碳食物并没有排除肉食性食物,但其选择有标准,那就是尽量多选择白肉。同时,低碳食物推崇包装简化和加工简化的食物,比如直接购买新鲜的、无保鲜膜的蔬菜、没有多层包装的零食以及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远离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减少白色污染,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资源。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水、电、气的充分利用。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煮饭先淘米并浸泡,如果煮饭时,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能节电10%。按每户每年计算,可节约用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若全国按照中国家庭总户数3.48亿户来计算,每年可省电15.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这个数字不可估量。

2.低碳时尚,做一“低碳达人”

在“衣”的方面,首先,要做到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6.4 千克 。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其次,选择天然面料服装。低碳指的是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研究发现,一件纯棉衣物在其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千克,一件化纤衣物则高达47千克。因此,想要成为“低碳达人”,首先就要做到远离化纤类的服装,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还有,我们可以洗衣选择自然晾干,在不急需穿着的情况下,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另外选购环保款式、减少洗涤次数、选择环保洗涤、手洗代替机洗、旧衣翻新、转赠他人、旧物利用、一衣多穿等,都是“低碳”做法。

3.低碳出行,健康节能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但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会污染环境,对路边的行人造成伤害。不仅如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含量非常的高!二氧化碳会使全球变暖,破坏臭氧层。何况汽车的燃料——汽油,还在消耗着我们所剩无几的石油资源。试想一下,中国有多少的人口,平均每10人一部车,结算出来的数字十分庞大。如果我们减少开车,平均每20人一部车,得出的数字比刚刚的要小多少倍。如果大家都去乘坐公交车,那我们的天空会纯净多少?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开车族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4. 低碳家居,科技先行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

我们老百姓在平时住的方面,应该减少钢材、粘土砖使用量,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低碳型住房,在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砖建1座农村住宅,可节能约5.7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8吨。如果我国农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改用节能砖,那么全国可节能约8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12万吨。

在日常家居生活方面,要注意省电,家电的选择尽量选择节能产品,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看完电视、冲完手机要拔下电源。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省电的知识,并且养成省电的习惯,别看个体省电不多,但是总体大,时间长,节省的电力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其环保意义巨大。同时,结合最近的电价上涨,这些省电习惯和措施就意味着省钱,对于家庭和个人经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那么“低碳生活”到底是什么?要我说,“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低碳生活”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模式,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探索与创新。“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句,也不能仅靠一时的兴奋与热情延续,它需要你做出权衡与妥协,需要你长期的坚持与付出。

让“低碳”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世界呼吸多一点氧气!

[参考文献]

田晨.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世界环境,2008.

陈晓凤.简约生活.自然之友通讯,2008.

田晨.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世界环境,2008(2):31

毛建国.惟有通过法制催逼政府节能.中国青年报,2008年6月17日

篇三:关于环境保护论文一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山曹小学

教师:曹桂花

2011年9月5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

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

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

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


推荐访问:环境保护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