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产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7 16:35:05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最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多处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以此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方面,韩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中,在发展IT(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和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到底应该向韩国学习什么?政府需要做什么?企业又如何做?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IT业界和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1、增强国家战略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实际上,综观韩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历程,其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方式、方法等等,我国也基本上在采用。但是,其中有一点却常常被我们所忽略,即韩国国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即国家、企业与个人凝聚力的整合。由于我国人多地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容易使我们忽略韩国所具有的那种民族忧患意识,而丧失发展良机。我认为,这是我国IT业界应该重点学习和强化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国家的角度看,应该站在经济全球化、产业高科技化的高度,找到自己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最佳途径或模式。对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IT产业发展前言课题,进行前瞻性的、长期性的战略跟踪和研究。从一个企业来讲,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变化特征,寻找产品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或区域产业链的途径和方式。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经营战略和思路,把握跨国公司价值链变化的特点,在各自狭窄的生产领域,改变和完善生产管理方式,提升技术能力,并找到产品差异化的目标,1使之成为新技术和新产品领域的竞争者。 
  2、需要重点解决结构性问题。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虽然进入了快速蓬勃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现存的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和解决,将会严重阻碍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规模经济与产业技术水平不协调问题(规模大,技术水平一般);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硬件与软件产业的不平衡发展);研发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问题(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资本不匹配);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核心竞争力和主导权问题)问题等。以上这些问题,在韩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过程中同样遇到过,但是,韩国及早意识到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支持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在1999年公布的“信息通信技术开发五年计划”中将软件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进行大力扶持,还从印度、俄罗斯等国大量引进软件人才,以提高本国的自主开发能力。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软件产业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3、慎重选择主导产业或尖端产业。现在,我国面对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与20世纪70~80年代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难度。首先,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种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全球经济正处在资源积聚时代(雷达2003年),即产业积聚化、簇群化、国际化,其中包括国际产业纵向关联,横向关联、区位优势形成的产业融合或渗透,以及产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的步伐加快。在这种环境下,IT产业表现的十分突出。其次,从FDI方面看,跨国公司投资和技术转移不仅发生了速度方面的变化,而且已经从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其中,产业链中还分生产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因此,这种竞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产品与产品间的竞争(龙永图,2003年6月)。再其次,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路径看,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周期缩短,投入巨大,风险加大。尤其是IC产业价值链的转移、分解到再整合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IC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战略重整,而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从中筛选出正确的发展路径。因此,需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的方针,选择适用先进技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并集中优势兵力,加大投资力度,强化技术公关,打造出自有技术和品牌的产品。此外,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类似韩国三星、LG等企业发展模式:高端路线、自主生产、品牌打造)。 

  4、走核心化、专业化和集中化道路。世界IT强国的经验证明,大而全的发展战略不 适宜IT高端产业的发展要求。核心化、专业化、集中化是IT强国发展主导产业的最有效方式。例如,韩国大型企业集团对公司进行战略重组或整合,以突出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的发展,从而在DRAM、CDMA 和LCD 等主导产品上占据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地位。具体到我国IC 产业的发展上,不一定做得大而全,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都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因为IC 产业属于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度高,与航天、核能一样属于尖端产业,投资大,产品生命周期短,较长的投资回报期和较短的技术更新期,对企业运营将带来极大风险。我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关键不是力求在所有的领域面面俱到,处处高人一筹,而是及时抓住机遇,善于利用有限资源做技术专攻在市场上取得压倒优势,并形成自己的品牌,经过长时期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韩国发展IC 产业所走的道路虽然与台湾有所不同,但同样是将财力、人力高度集中起来,发挥本国技术优势快速吸收消化国外技术后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或个别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自己品牌并迅速占领市场。我国台湾和韩国在IC 产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功业绩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才获得的。因此,我国IC 产业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摊子铺得过大或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产能固然重要,但发展方向应该定位在半导体设计业和提高制程技术上(制造业工艺和技术),而不是过多地去建设芯片生产线。此外,我国应利用全球IT 产业性中国转移的机遇,利用产业积聚和地域积聚特征,集中优势兵力和财力进行联合攻关。 

  5、强化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近几年来,韩国为抢夺IT 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强化并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近几年,韩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迅速增加,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其基础研究的费用已经占到研究与开发费用总经费的20%以上,技术开发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由1980年的0.86%增加到1999年的3.7%、2001年的4.3%,2002年的5%以上。2 而三星电子、现代电子等大型IT企业每年将有占企业营业总10%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因此,加大IT技术研发投入,是自主创新并保证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我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实施建立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专攻核心技术和专项工程,以加速自主研发的步伐。此外,IT尖端产业的竞争,取决于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但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韩国早在1975 年就创立了应用理工研究生院和韩国高级科学院,并提出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企业必须先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与发展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战略。大型IT企业中研发人员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韩国三星现拥有研发人员17000多名,占职员总数的30%多。此外,政府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该建立使用人才的良好机制,不仅会使用人才,还要会留住人才,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我国应该实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应将政府、大学、研究所与企业技术研发趋势有效结合,大力培养理工科人才,理科博士比例应该高于文科博士的比例,重点培养IT产业的博士或专有人才,建立自主研发和人才培养的综合信息专业技术学院。 

  6、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IT行业标准化及规范化同样是核心技术竞争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国际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把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技术垄断联盟,借助于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强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借助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又称垄断性),去实现对某些技术标准事实上的垄断,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目前国外建有多个IT企业联盟,他们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知识产权,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因此,我国IT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掌握IT关键技术的行业标准。在中国IT产业的重要领域,如数字电视、电子测量、显示器件、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技术领域,来自国外的申请均超过90%以上。因此,我国应加快知识产权的建设。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IT产业发展的立命之本,将完善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加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全面的、细致的发展IT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完善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措施,为IT产业顺利发展铺平道路。其次,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从产业各层面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使IT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再其次,政府应该重视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代理人才工作。 

推荐访问:中国 对策 面临 创新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