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政策与名词解析

时间:2022-05-20 08:5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政策与名词解析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指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指在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国家经济发展建立在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内部需求拉动的基础之上。在创新驱动方面,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内生增长方面,必须改变经济增长中内需外需不均衡,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的局面,使经济增长真正立足于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  
    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农业和医药产业,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术等。  
    主体功能区建设  
    指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和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立不同区域在整个国家中的不同功能,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根据各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性债务管理  
    政府性债务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所属基础设施性企业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直接借入的债务,以及政府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债务过重问题。如果不能对此进行有效管理,有可能造成财政偿付能力不足,进而导致金融系统呆坏账,以及对其他债权人的偿付义务无法履行,由此将威胁到经济健康运行以及政府信用。因此,中央提出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尤其要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增强内外部约束力,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成长型创业企业  
    指在新兴产业部门中,在较长的时期内具有不断寻找机会、以创新业务为特征,能够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且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社会就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其初期往往因其风险较大、前景不确定而需要融资方面的支持。因而,政府有责任为成长型创业企业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低碳技术  
    指以低能耗、低污染尤其是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应用和发展低碳技术的经济产业称为“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指对国民收入中不同经济主体所占份额或比重不合理的状况进行调整。党和政府对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实现社会公平高度重视,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步,劳动者报酬增加与企业利润增加不同步。为更好地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强个人收入调节等。  
    结构性减税  
    “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中央在2008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指城镇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对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可容纳的程度。包括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产业就业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承载能力、社会承载力等内容。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局部地区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基础承载能力,无限制地膨胀人口、进行扩张性建设,使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等措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安全网  
    指政府主导形成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等,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在生活、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近年来,中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目标,为我国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保障性安居工程  
    指政府为多渠道解决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推行的保障房建设体系,包括城市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也包括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07年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提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008年国务院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的“10项经济措施”,把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内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又有利于激活居民消费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我国即将出台的用以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 2010年2月28日 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根据《纲要》征求意见稿,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提出了包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重大举措。  
 农村民生工程  
    指党和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党和政府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2009年,农村民生工程进展顺利。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拟安排200亿元,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5%;安排3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造;安排35亿元用于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用户300万户。  
    公益性文化事业  
    指由国家兴办,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事业及其相关载体。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宣传正确的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旋律等等,其主要内容涵盖公益性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等领域。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以及党报、党刊、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纸以及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为己任的艺术院团等,均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载体。我们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服务型政府  
    指把职能重点放在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形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政府类型。服务型政府同时还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项内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内容主要包括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开始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胡锦涛总书记 2005年5月27日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也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要素,这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过程的主旋律和必要条件;民族互助是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和谐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是指两岸正在协商中的关于经济合作的一系列制度化安排。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也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议题。在两岸政治关系回暖,经贸关系加快发展的条件下,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助于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往来便利化、经贸交往机制化,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 2008年12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两岸可以为此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目前两岸已就此多次交换意见,取得多项共识。  
    两岸政治互信  
    指海峡两岸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 2008年12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六点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指出“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并且指出:“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所以,“一个中国”原则始终是建立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只有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互信才能不断增强;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互信就会遭到破坏。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是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遵循的方针与原则,包括: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等。在国际上奉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同主张建立什么样的世界秩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息息相关。互利共赢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具体体现,以经济全球化时代为背景,以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以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实践途径。互利共赢是中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是中国在新世纪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智慧之举。   
   
   
   
   
   
   
   
   
   
   
   
   
   
   
   
   
   
人民时评:政府工作报告承诺“让人民更有尊严”意义何在  
    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继续沿用了去年报告中对形势的研判: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相同的字面,因为时隔一年,其背后的语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的两会前夕,正在宏观调控中艰难行进的中国经济,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人们焦灼关注的是出口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群体性事件频发……当时温家宝在提到“最困难”时的凝重神色,被中外媒体一再重温。而温总理在阐述财政和货币政策时,也将2008年“稳健”和“从紧”的报告用语,一变而为“积极”和“适度宽松”。  
    一年过去,中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让人松了一口气,媒体上甚至弥漫着一股“风景这边独好”的乐观气氛。因此,温家宝在对“最困难”的回顾后,紧接着指出“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让人听来也觉气定神闲了许多。  
    但是,温家宝接下来就用了一个绝不轻松的形容词——“极为复杂”——来描述已经开始的2010年,“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  
    “极为复杂”并不比“最困难”更好应对。应对得不好,“复杂”会转成“困难”。如何在诸多“复杂”的线头儿中找到应对之策,如何确立复杂中诸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我们注意到,除了历年报告中都有的“深化改革”依然得以强调而外,除了用“刻不容缓”形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之外,在今年的报告里,本届政府更对政府工作的终极意义作出庄重承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  
    “有尊严”,最先出诸温家宝之口,是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当时便让人耳目一新,被敏感的中外媒体争相报道。而今,这一崭新的提法,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更让人心情激荡。  
    去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一个甲子过去了,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摘得了许多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而将“以人为本”具像地描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样的认识,是对民主政治的践诺,是对政府职能公仆本色的正本清源。盘点共和国60年精神成果,这样的认识颇让人百感交集。  
    “幸福”这个字眼,我们在共和国开国之后历届政府的承诺中,都耳熟能详。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一响是收音机),是进国营工厂或穿上军装;80年代是“万元户”;90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感呢,则和总理紧跟着提出的“尊严”息息相关。  
    且看,眼下民众热议的、社会矛盾集中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领域,无不飘扬着“尊严”的旗帜。  
    80后对蜗居生活苦不堪言,事实上,他们的居住条件比之同龄时三代同室、或筒子楼一住几十年的父辈来说,未必更差,但是,住房在今天意味着体面和安全感,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  
    野蛮的强制拆迁,拆掉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是“草民”最后的尊严;  
    教育资源的失衡、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城市生存维艰,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遭遇亲子困境和成长的烦恼,剥夺的是弱势群体对下一代有尊严地发展的强烈渴望;  
    社会保障的缺失,看病难看病贵,让草根阶层生存的尊严受到打击;  
    官场腐败现象的层出不穷,体制机制的僵化与迟滞,社会上假丑恶现象屡禁不绝,中国遭遇愈演愈烈的“道德沙尘暴”,拷问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尊严。  
    如果说,以前我们习惯于更多地用物质的尺度来形容“幸福”,2010年政府对保证民众尊严的承诺,或许是一个转机,我们的政府,不但开始意识到走向小康的民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高企,也在用这个尺度对政府工作、对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谋民之利,解民之难,排民之忧,扶民之危,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尊严,是政府的本份和责任。有这样的理解,强迁之手还敢往外伸吗?民办教师的清退还会如此草率吗?钓鱼执法还会横行数年而不知收敛吗?  
    去年,温家宝坦率承认,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与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今年,在这方面的表述中,除了把“不小差距”,变为“较大差距”外,其他对政府负面评价的描述仍大同小异。这一方面说明本届政府并未讳疾忌医,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的自身改革难度极大,不可能短时奏功。  
    但是,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和庄重的承诺,我们对坚守岗位的本届政府,仍然抱有极大的期望;对民众生活的幸福与尊严,抱有极大的期望;对刚刚六十初度的共和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抱有极大的期望……  
   
   
   
   
   
   
   
   
   
   
   
   
   
   
   
   
   
   
   
   
   
两会热点话题:收入分配改革如何不再"雾里看花"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连续多年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新华网等主流网站进行的2010年两会热点调查显示,“收入分配”首次登上“两会最关心话题”榜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键内容之一,今年要求大力改革的呼声比以往更加强烈。这说明有关改革已刻不容缓。如何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把社会财富“蛋糕”分好
    温家宝表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一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我国将采取4项措施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
    三是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
    四是加强个人收入调节。
    全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劳动者基本经济权益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扩大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的比重。我们认为应该把这一要求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并且把它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目标。”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邹震9日表示。
    政协与8部委共商"收入分配":不能让贫富差距再拉大
     3月11日 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就“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提出提案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直抒胸臆,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承办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协商。   
   

 

   
   

   
    背景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其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更加严峻,要竭力避免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动荡,即拉美国家等曾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方面,中国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8上升到目前的约0.47,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并且存在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涨工资:把“蛋糕”分给普通劳动者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话题已经不新鲜,然而近年来,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收入差别不断扩大,物价高了,房价疯了,百姓的工资却总不见涨。收入分配亟待进行实质性的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其中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这块大‘蛋糕’,分给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太多,分给老百姓的份额较少,人们普遍觉得付出和收获有差距。
    破“落差”:不同行业收入差需要“调控”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城乡居民之间在收入、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差异很大;企业技术和管理干部与普通职工之间、城镇工与农民工之间、正式工与劳务派遣工之间,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收入畸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拿银行来说,垄断了资本要素,吃着高额的存贷利差,简直就是暴利,员工的工作却挺轻松。他们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
    增福利:二次分配的公平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低保的补助水平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名词 解析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