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探讨与研究

时间:2022-05-26 09:35: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一、课题的提出
学校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的“和谐审美心态”完全可以决定其自身的发展。教育专家指出: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即个性的张扬。艺术教育的个性显现是基础学科中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倡导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丰富情感态度、价值判断、思考力和创造力。
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当前的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的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艺术学习,这是每一个艺术教师的责任。艺术学习方式的改革已经自然的提出来了,它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应时而生。
“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合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他学科是这样,艺术学科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美术的多样性”来讲,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并于相应得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对他们发展有根本意义。“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也正源于此考虑。
从教学实践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尽管学科背景、理论基础、操作模式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都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顺应这种时代和历史潮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艺术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要求对艺术教学中师生角色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从艺术课程自身性质和目标来看,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艺术课堂是实践性课堂,其最终目标是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水平的形成、发展与提高。从学生艺术学习情况来看,他们都是带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进入艺术课堂的,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美、丑”辨析能力,因此,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在艺术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养成”的,所以,“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是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题。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先于文化。“一部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因而,艺术教育是作为完善人的品格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藤守尧先生指出:“艺术是有一个社会中个人或集体创造出来的美的或丑的、崇高的或卑下的形式,或是供这个社会中的人自我关照,或是以一种同情或共鸣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艺术不是人类的玩物,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内装生命之泉的杯子,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从中倒出,供工业时代远离自然和饱受异化之苦的的干渴的嘴唇品尝。”由此我们更应该懂得,艺术学习决不仅仅是“术”的学习,它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应该通过艺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艺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综上所述,可以说,无论是古今中外的艺术教育理论,还是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现在代表国家意志的课程标准,“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探讨研究也正显现出它的迫切性、明确的。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
(一) 课题的界定
1、和谐审美:
所谓“和谐“是指事物各部分、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协调与促进状态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所谓“和谐审美”,是在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感召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框架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身情感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相适应的审美认识与审美享受的教育实践活动。“和谐审美”是一个复合概念,既有显性的行为参与,又有显性的心理投入,主观审美不仅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投入,同时还伴随着合理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审美心理结构: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它是人脑知、情、意心理系统中储存的关于客体美的图式、式样或格式。它的完善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经验积累、沉淀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只有长期潜移默化的美的感染和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教授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元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其学习就是自主。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艺术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主观探索的欲望,同时注意心理结构的和谐发展。学生作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在安排审美活动之前,应使学生明确审美过程的目的和要求。在学生审美学习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矫正,调控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帮助学生加深审美认知,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构建和谐审美心态。
3、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所谓“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也就是学校的育人作用及社会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和谐学校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协调发展主要有三个指标,即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感兴力。简言之,也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4、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探讨与研究
所谓“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探讨与研究”,是以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改革促课题,让艺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改变学生艺术学习的传统观念,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为学生的成长构建健康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解放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审美心理结构的的民族性、包容性、地域性、国际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调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激发师生双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相长,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艺术课程资源,开拓艺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多方面构建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丰富性、和谐性。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一)同化: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所以,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
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经历下列三种形式:
(1)、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出相同的重复反应;
   (2)、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
    (3)、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二)顺化: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显然,从整体而言,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化,那就谈不上发展。尽管同化作用在保证图式的连续性和把新的要素整合到这些图式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化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换言之,不存在纯粹的同化。当然,如果没有与顺化相对应的同化,也就没有顺化可言。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化过程来说明认识,旨在表明这样的观点: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与顺化。认识既是认知图式顺化于外物,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三)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平衡过程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所以,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化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需要重申的是,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涵着对人的个体自我和谐的深刻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个体自我和谐提供了现实前提;个体自我和谐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因此要不断发展个体自我和谐的现实前提和环境条件,指导个体通过社会实践与自我修炼构建自我和谐。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体自我和谐:“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既是类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所以人以自己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证明自己的全面存在,同时创造和发展社会关系。
(1)个体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
(2)个体自我和谐是作为个体的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个体自我和谐是个体通过劳动实践和“普遍交往”不断实现的。
(二)个体自我和谐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和谐源于人的需要。只有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方有人的自我和谐。马克思通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充分考证,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客观的,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部分。 
(1)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促进个体自我和谐。
(2)个体自我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
(3)个体自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研读《艺术课程标准》,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现状,作出分析,为本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以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为目标,把所学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审美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及时的补充与完善本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
2、综合调查法:        
通过座谈,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作品分析的方法获取资料。例如,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着装现状的看法,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影响,教师课堂仪表对学生学习的潜移默化作用等,更有利于学生和谐审美心理成长的研究。
3、行为活动研究法:
行为活动研究法:在活动行为中研究,在研究行为中活动,加强动态过程的管理,提高研究的实效。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为了解决学生审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既是解决学生审美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会反思、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工作,制定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4、经验总结法:
采用经验总结的方式,及时总结感悟已有的教学经验,点滴积累,理论支撑。我们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审美过程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及时做记录,撰写体会和论文,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总结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规律。  
5、案例反思研究法:
及时剖析社会艺术现象及课堂教学案例,加强反思,加强分析、判断、提升,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对这些学生审美过程的“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审美过程中出现的审美价值取向,及时撰写教学案例,认真进行反思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工作的进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艺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何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艺术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规范倡导学习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价值观与审美评价体系的心理和谐,有利于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审美心理活动的的主人,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尊重学生的审美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合理的审美个性。  
2、主导性原则。教师是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审美情趣,更新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社会、学校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丰富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
3、实践性原则。教师要积极沟通学校、家长、社会、课堂内外学生一切审美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审美活动,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积极构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
    4、整体性原则。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艺术学科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构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   
5、创新性原则。美术课堂教学要注重审美形象的视觉冲击力、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在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鲜活个性的培养。同时在开发学生审美个性张扬的同时,注意学生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持续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自2007年四月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老师在构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探讨探究过程中,以认识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研究原则,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我们在探讨研究中寻找多学科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师生互动,交流碰撞,真正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三年多来的探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形成“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的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理念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物质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内心情感世界不断被物质异化,迷失方向,美术教育的人文性质越来越凸现出来。美术课堂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创新精神,丰富和内化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人格,构建美术有效课堂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已经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那么,我们是如何构建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教学的美术有效课堂呢?
首先,我们研究了有效课堂的三个要素:速度、收益、安全,也就是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在了解了有效课堂的基本要点基础上,我们又学习了美术教育的独特性,从美术教育的价值理念出发,形成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类课业类型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造力有效课堂的构建过程。
“欣赏.评述”类型美术课题:课程使学生力图多角度的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短评。
其一,我们课题组成员精心备课,针对课题和学生年龄特征,搜集丰富的图片资料,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有意识的分类、凸现艺术美的特征。潜移默化的安排学生对美的欣赏有角度、有形式的区分,有地域有个性的表现,有民族有世界的冲突。我们在这些安排上独具匠心,使学生获得直观视觉感受的前提下,自然的进入到语言文字表述心理的萌动。这种安排的本身就是大量的审美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一种强化,催生学生审美认知的初步形成。
其二,我们课前准备充足,当大量的审美信息经过学生的视觉冲击,自然会出现学生选择性的差异,这也是美术教育的独特魅力所在,即个性的独特审美域。我们的丰富教学资料也就是体现学生兴趣的丰富性、多样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我们特别注意引导,让学生互动起来,各抒己见,进入多角度、多观点、多样式的审美表述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审美情趣被唤醒,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个性审美取向出现端倪。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审美域初步建立,不同的观点开始产生冲突、碰撞。我们提供平台让学生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解读。艺术就是个性对生命的独特认知与感悟。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表现、珍惜学生的认知的独特性。只有先充分发掘学生的这种主体精神,才能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最基本的方法,并以此形成自我评述作品的判断能力。
其三,当课堂教学学生发言讨论过程中,学生在形成的对自然美、艺术美的视觉感知做出自己判断的时候,我们充分利用审美的人文性或者审美情感的文明性、高尚性来阐述学生不同争端的审美解读,决不能武断的判断学生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我们学会用一种优雅的、温柔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内心认知发生着变化,拓展学生对艺术认知的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真正建立起有涵养的人文精神与高尚的审美价值判断。
 “造型.表现”类型美术课题:课程使学生有意图的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使用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学生具有个性得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我们弄清楚课题的性质类型,现在初中美术课本课题已经“去美术专业化”,很多课题具有文学化或者说人文化倾向,不再那么专业直白,或者说课程已经由原来的“专业化美术”过渡成“生活化美术”。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对“双基”学习的抛弃,恰恰相反,教师要深入研究课题性质,精心备课,要有课题的整体观念。如何分配课时,一个课题可以分两个类型甚至三个类型来上,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恰当体现出美术学科的“技术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备课过程中整合、丰富学科知识,恰当把握好课题全局,有效落实好“双基”。
有了上述认识观念,我们在进行“造型.表现”类型课题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有效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就会明朗起来。
第一、导课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节课常规时间是45分钟。很多教师都认为导课时间大约5分钟为宜,其实不然。导课时间的长短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确定,不要为了表演、为了导课而导课。尤其是以绘画、手工为主的造型表现课,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导课简洁明了,切忌教师导课繁琐,无关紧要的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比如我们分析反思了今年的美术优质课《过去的日子》课题评选,很多参评老师都以播放《童年》歌曲作为导课,分析歌曲每段的含义、感受,还让学生诉说自己童年的很多趣事(有些甚至是恶作剧),更有老师也谈出自己小时候去果园偷水果的经历,当作一种勇敢激励学生,导课进行到12分钟还没到正式进入课题,对课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把握不好,严重影响到教学过程的进行,也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利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有效课堂教学。   
第二、我们审美活动的示范画过程: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的程式,教师怎么画,学生怎么学,依样画葫芦,学生不敢走样。我们不是要主张放弃教师示范过程,要根据课题、时间、难易度,选择性进行。我们课堂审美活动的示范不是教师作画的表演,更不是教师的一种炫耀。比如我们研究了反思了今年的优质课《黑白世界》课题评选,个别教师一节课自己就表演了25分钟多去,如何让学生学习操作,还要讲评作业,学生怎么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怎么会有情感体验过程。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感知能力,不要事无巨细的啰嗦挤占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自己能够看懂的就不要示范,需要交待的地方点到为止,还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随时可以充当共同学习者,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融入学生中间共同探讨研究。同时也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随时调控有效学习时间,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最大容量的落实。
第三、我们的评价学生作业观: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生评价就是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机制作用。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美术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基于这点,我们在学生作业上的评价并不仅仅是只限于课堂,或者说课堂最后5分钟必须是作业评价。在学生的作业过程中,我们随时可以对冒出的火花进行鼓励。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甚至是组织性的评价激励。只要对目标整体把握好全局,也可以安排在课下或者活动间进行作业的品评。决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认为教学环节中就必须安排5分钟作业展评而不顾及学生作业过程的状况,更不能为了评价作业采取不恰当的形式而伤害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我们还反思研究了如何杜绝教学安排不合理,为了体现学生作业评价环节,就从学生中挑选了三五个认为不错的学生作业,教师分析了优劣,而完全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草草结束课堂。更有甚者,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举着自己的作业,用全班学生举手表决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学生的作业孰优孰劣。这不仅是违背了现代教育的评价理念,更是给学生造成了不应有的学习美术的心理压力,失去了评价作业带给学生应有的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学习过程的时效性和学习结果的实效性。
 另外,“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类型课业教学,同样作为美育教育的类型之一,不仅能够形成审美情操,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可以激发创造精神,同样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格。
“设计.应用”课题要把握好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给学生认识生活美与挖掘生活美的引导,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美术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趣味性、应用性,课堂与课下充分调控好时间,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发挥学生最大潜在的创造力。
“综合.探索”课题的教学,我们明确课题教学的目的要求,把握课题的整体设计。我们都知道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确是美术课程的价值之一,但这不等于说美术教学中全部要倡导“个体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恰恰相反,在“综合.探索”课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恰当的引导学生淡化自我,融入到群体进行合作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使每个学生都形成合作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己和集体的责任感,并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本集体”的利益。我们课题组成员意识到并在备课过程中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有效引导学生积极综合、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所以,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也就得到应有的体现于落实。
(二)形成“课堂—教师—学校—社会”立体的循环流动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教育策略
  1、“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理念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新、可操作性强、易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易于艺术学科学生和谐的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在理解透彻并与艺术学科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实践具有艺术学科特点的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1)树立审美教育的高雅观。课题组人员共同研究和探讨并实施“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下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2)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奠定艺术平民化的艺术学科理念,借鉴相关学科教学的精华部分,实践艺术学科课程独特的“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流程,课题组成员在广泛深入的理论学习、参观考察、研讨交流、流程构建、更新了观念,统一了认识:艺术教育是学生艺术文化教育,艺术课堂是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艺术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关注不同个性,发展个体并不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兼顾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平民意识的介入,实施平民化艺术课堂,才是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
    2、课题组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自身审美情趣,树立高雅的审美观,高扬健康的和谐社会审美心理结构。 
“一桶水的教学理论”督促着每个课题组成员,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观念自由,审美纷杂,树立高雅的审美观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教师的审美水平决定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的审美观念的流露,无疑对学生审美心理和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创设高雅的审美情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本课审美的价值取向,选择学习方式,进入学习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高雅美的熏陶。我们在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和合作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提倡审美的多样性表现,给学生放飞个性 “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
个别学生模糊的审美认识问题,优生帮教;部分学生不能明确的观念、技法,同桌、前后桌交流,达成一定的共识,后由教师点评引导;大多数学生不能明确的审美观点,我们引导,循循善诱,给学生明确真、善、美的和谐社会审美观念。       
课堂绘画作业在课内按时完成,可独立也可合作。我们巡回督促辅导,当堂面批、点评、自评部分作业,体现明确的审美观点。课下作业且多为课堂的延伸,以构思、创意、审美为主,学生选择不限,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审美都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但是高雅的审美情趣始终是要求的终极目标。
3、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其实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往往比课堂教学更具有直接性,平民性艺术教育更加彰显,学校教师开展得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丰富课外活动的条件。艺术贵在张扬个性。没有民主,学生长期处于服从接受的地位,其个性必受压抑。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倾听学生异议,接纳学生的稚气甚至是错误。课外活动丰富的审美资源,使他们建立自信,感悟到自己的价值、树立了健全的人格,加强了审美心理结构的和谐发展。
(2)摆脱美术课课外活动的功利性、表演性的、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教学活动。美术课外活动地开展,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过程体验是活动的核心。美术教师要走出“师傅带徒弟”、“技法简单训练”、“学生麻木的机械的描摹”课外活动样式,创建学生感知美、认识美、表现美的系列生活审美过程。鼓励学生发现生活美,大胆表现生活美,积极讨论价值审美取向,张扬个性,领略艺术的张力,“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平民意识。
(3)艺术学科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构成部分。其宗旨就是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审美水平,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绝不能等同自然学科。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死板,总想使学生统一到老师的思路和方法上来,不能张扬学生个性,这实际上也背离了艺术教育最重要初衷,扼杀了学生独有的艺术个性,压抑了学生独特观察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艺术认识的积极性。
(4)通过作品展示,彰显学生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和谐审美价值观。我们在七、八、九年级结合课堂教学组织书法、绘画展览,班徽设计比赛,墙体绘画——我的地盘我做主系列活动。既张扬学生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审美水平,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经验,促进了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的构建研究的实施完善。
   4、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不是孤岛教育,谁忽视了社会、家庭的在学生成长中的巨大作用,谁将失去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机会。和谐审美心理结构形成的教育更是如此。                                          
(1)社会暴力美学的泛滥,影响学生正确审美价值观形成。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的视觉形象。它主要表现在枪战、武打动作或其它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影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影视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视、网络游戏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影视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例如,有时人的力量可以通过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展示出来,展示过程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划分是清楚的,给人比较纯粹的美学上的感受。虽然暴力美学作品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市场因素,也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的因素,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美学收视群体,但是对中学生未成年人来说,确实潜移默化的摧毁他们正在形成的审美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腐蚀着他们稚嫩的心灵,严重阻碍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所以我们实施学校、社会、教师、家长携起手来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共同面对社会不良网吧、拒绝血腥杀戮的网络游戏,开展有益的社会审美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心审美世界,帮助学生远离暴力美学的侵害。
(2)正确理解社会时尚,树立健康的学生“美、丑”观 。
     什么是社会时尚,简言之,时尚就是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时尚”这个词现在已是很流行的了,几乎是经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频繁出现在报刊媒体上。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时尚在校园蔓延开来,于是整个校园都沸腾起来,摩登起来。男生们的头发越来越长,为了显示某种飘逸潇洒,有事没事总喜欢把头甩来甩去。更有甚者把头发烫染,是为了显示好看,如加上几条黄色的头发,怎么看都不像个中学生。而女生呢,衣服似乎越来越“缩水”,裤腰越来越低,鞋越来越多样化,发型也越来越显得有个性。有的同学还追求名牌,争议心中的偶象,追求明星等等。这些社会想象在学校蔓延,这些所谓的时尚,其实就是眼睛所看到的假美——假美即真丑。翻开几乎任何一本时尚类、健康类、娱乐类、休闲类刊物的封面,都是美丽而光彩夺目的人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打开电视,直销广告,非常露骨地向女性观众展示可以使自己身体变得更有诱惑力的产品;以此诱导人们进入信息消费,满足眼球的猎艳阅读期待;网络上,美女图片、写真数量浩瀚,无所不有,它们以种种魅惑的姿态和表情等待着视觉的消费,人体彩绘活动也成为众多商业活动招徕看客的一个载体,汽车宝贝、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彩票宝贝等应运而生,被充作促销的有效手段;选美活动已经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模特秀、真人秀、时装秀中的身体都是一个被审视、被评估的对象,美丽村姑评选、美丽中学生评选、森林小姐评选、形象大使评选之类都是在于女性人体所具有玲珑曲线和精致脸庞,在于这样的身体被开发出来以后所具有的吸引投资、引起注意、促进消费等实用价值,虚伪暴力美学随处显现。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对社会流行的“美”急于效仿。很多同学主张新颖独特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美丽时尚。因此,对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往往一律收纳。穿着追求流行,喜欢突出个性。事实上流行的东西有时并不都是好的,正如流行性感冒一样。从这个角度讲,同学们自己的选择往往会损坏了一个学生健康的形象。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假如他过多地考虑那些“新颖”“时尚”的服装和发型,时刻琢磨着“帅呆了”“酷毙了”,势必影响学习。一个知识贫乏、甚至是不学无术的人,又有什么美可言呢?另外,久而久之还会养成奢侈的思想,形成攀比之风。审美沦为审丑,已经使丑成为容易消化的泡沫食品、垃圾食品。审美的终结,导致一个食美不化群体的大量涌现,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作为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联手共建的教育策略,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倡导:中学生应该青春活泼,自然,就是最时尚的!自然是美的最高典范。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生着装要符合中学生的身份,应该反映出中学生健康活泼、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并有利于中学生学习、生活和运动。一身运动装似的校服配一张青春的脸和健康的身姿就是我们心中最标准的学生,同时也是最时尚的学生,当然也是最美的学生。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孤岛教育。社会一些现象的美丑不辨,雅俗难分,渗透到学校、影响到学生,这就迫使面我们对学生的渴望求知与新鲜的刺激不是极力堵塞,而是合理疏导。我们大力开展了师生座谈会、我为学校设计校服、学生眼中的教师礼仪、家长座谈学生服装美、班主任眼中的学生美,一些列社会学校活动、调查研究。使学校走近学生、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老师、更了解自己,师生建立平等审美互动机制。经过我们学校、家长、教师合理引导,倡导朴素,不追求名牌,讲清楚中学生的穿着要讲科学,让学生懂得对于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定型的中学生来说,穿着过紧过硬的衣裤会束缚限制身体的正常发育,同时宣传要热爱校服,校服代表着中学生的成长历程,是对学生时代的荣耀纪念。
通过这样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形成立体的循环流动的审美教育策略,使学生审美心理远离社会虚伪的暴力美学形象,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为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教师审美个性与审美素养观念的转变
一般认为,美术教师的审美水平比较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很大一部分美术教师中起码不是这样。我们都知道目前的急功近利的美术师资教育,美术教师的成长道路。他们无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造型技术大军中拚杀出来的佼佼者。如果说大部分美术教师的造型技术水平很高还是比较恰当的(只会画画),审美水平高就不一定了。我们说,造型水平高那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审美水平高那却是文化层面的,需要依托丰富的文化积淀。
因此,在构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与美术教师,艺术家与美术教师的区别。进一步探讨美术教师的审美个性与审美素养对学生的影响,避免审美的强迫与武断,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奠定全面的客观基础。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这是所有学科教师必须具有的,每一学科教师都要遵循的普遍性。那么在这个基础上,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首先自己是一个教师,然后才能在教师的职责之上进行美术教育。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是以教育为为取向的普通学校的基础美术教育,这样的教育只有一个宗旨,即与基础教育中其他的学科教育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如何生活、怎样做人、不断改造着、丰富着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认清并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学生公共空间的公众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服饰、礼仪上来说,不是个性张扬的极致,更不能混同社会另类(男教师理光头、须长发、大裤衩、坎肩背心、穿拖鞋在学生中间晃来晃去,女教师超短裙、坦胸露乳、甚至是内衣外穿、口红四溅),作为公众人物的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自己本身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就是活生生的美术造型,作为单个的社会属性人来说,美术教师张扬个性无可非议,但是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始终是审美道德与言行的底线,接近甚至超越这个底线,已经成了很多美术教师的无意识,这种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大大伤害了甚至扭曲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所以,加强美术教师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的行为自律刻不容缓。
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都清楚,艺术的品质就是张扬个性,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初涉画画的人,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当然也是很多美术教师的梦想。那么艺术家具有哪些品质呢:一般来讲,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和空间想象能力。其实艺术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排他性,即自我。很多艺术家倾其一生在某一个领域劳作,在彰显自我上苦苦挣扎,恐其有他人的影子徘徊,具有非常强烈的非此即彼的审美渴望,这也是一名艺术家的必备的品质。那么美术教师呢,具有这种优良品质当然很好,但是仅仅限于这些还不够,紧紧掌握一种技巧就沾沾自喜,不求上进,甚至以某某艺术家自居更是与美术教师的职责背道而驰。
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责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美术,其实美术就是“术”美,一切方式方法欣赏、制作、美的活动,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绘画活动。一般人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有情可原,如果美术教师有这样的认识并且践行,那就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初衷,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与学生在一起研讨一切“术”美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蔚为壮观的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校园里的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研究将要结题,也收获颇丰。作为广大美术教师中的一员,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时代的变革,社会的突飞猛进。知识、学养、素养、素质、技能、能力,不管哪一个层面,我们都要审时度势,时刻提醒自己充实职业的必须。做教师,就要为人师表。美术教师就要具有丰富的审美水平,就应该具有宽泛的审美域,张扬个性时刻与人民教师的道德底线为准绳,艺术家的气质可以有,艺术家的“行为”应该检点。只有如此,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教学相长,才能在构建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过程中不辱使命,使学生健康、快乐、发展,成长为国家需用的栋梁之才。                            
五、课题研究后的思考与反思
   (一)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对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的理论、方法有了全面的理解,能够全面认识到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在研究课题过程中,锻炼了我们课题组成员,无论是课题组负责人还是承担课题任务的老师,不管是常规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组织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水平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成长,为学生成长为国家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课题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审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才是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基础。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文、科学、信息、五光十色的交织在一起,只要学校教师通力合作,进行有效的学科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真正把握事物的真善美。
2、审美心理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国际性。在学生的一系列审美活动中,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有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习俗,或者说审美的地域性,我们不能随便的褒奖或者贬低,只有在丰富的人文知识基础上,形成审美的包容性,懂得审美就是“审人”,才不使我们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走偏。同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国际交流已经成为常态,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也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国家意识主导的艺术潮流,国与国之间民族审美的差异性或冲突性,也要抱着宽容的心态,理解异族文化,切忌狭隘的民族主义审美价值观,有效地促进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3、教师的个性素养与审美个性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学生就如一张白纸,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师,既可以在这张白纸上写最好的字,画最好的画,也可以胡涂乱抹,污染这张白纸。教师在引导学生审美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既不能把自己的所谓个性审美强加给学生,又不能任学生的个性张扬无度。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和学生交心,懂得他们,融入他们,才能保驾护航,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和谐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审美心理结构,成长为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无疑将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密集型企业需要面对的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课题。深圳富士康公司半年内12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关注,自杀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残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了审美,社会、生命一切都失去了光彩。为了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握学生稚嫩的心理,运用审美的、和谐的、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构建起学生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主要参考资料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国务院关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3、《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作者:郭道胜 陕西人民出版社
4、《境生象外》作者:韩林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美学导论》作者:张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美术新课程教学法》作者:相毅敏 开明出版社,         
8、《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作者:张桂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审美 构建 探讨 和谐